
第10章
张岭军一脸认真地调整姿势,那专注的表情和他看建筑图纸时一模一样。
回家的路上,颜书瑶终于忍不住笑出声:“张大建筑师也有不擅长的事!“
“我可是第一次接触太极拳,“张岭军辩解道,“给我一周,我能打得比李阿姨还好。“
“吹牛!“颜书瑶撞了下他的肩膀,两人笑作一团。
公寓楼下,门卫老张正在擦玻璃。看见他们,老张笑眯眯地打招呼:“书瑶,取快递回来啦?哟,这位是?“
“我朋友张岭军,“颜书瑶已经懒得解释,“老张,这两天有我的包裹吗?“
“有一个,“老张从柜台下拿出个小盒子,“好像是出版社寄来的。“
回到家,颜书瑶拆开包裹,是一份合同和一封信。她读完信,脸色变了。
“怎么了?“张岭军关切地问。
颜书瑶把信递给他:“出版社想提前终止我的合约。说《重逢》的预售数据不理想...“
张岭军快速浏览信件,眉头紧锁:“这群白痴。他们根本不懂什么是好作品。“
“也许我真的...江郎才尽了。“颜书瑶轻声说,眼眶微微发红。
张岭军放下信,双手捧起她的脸:“听着,颜书瑶,你是我认识的最有才华的人。不要因为一群不懂欣赏的商人怀疑自己。“
他的手掌温暖而坚定,颜书瑶不自觉地蹭了蹭:“谢谢。不过现实是,我可能得开始找份'正经工作'了。“
“你会度过这个难关的,“张岭军轻声说,“就像你度过之前所有的难关一样。“
小雨不知何时蹭到两人脚边,“喵“了一声,像是在表示赞同。
傍晚,张岭军在厨房准备晚餐,颜书瑶坐在餐桌前校对新书稿。窗外夕阳西下,将整个厨房染成金色。张岭军切菜的节奏、锅里汤汁的咕嘟声、小雨偶尔的喵呜声,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奇异地安抚了颜书瑶焦虑的心。
“对了,“张岭军突然说,“我明天要去见个老同学,你要一起吗?“
“谁啊?“
“周明,“张岭军背对着她,声音平静,“你父亲公司的财务总监。“
颜书瑶的笔停了下来:“为什么见他?“
“你母亲不是让我打听公司的事吗?“张岭军转身,手上还拿着沾满酱汁的勺子,“周明是我大学室友,也许能套出些信息。“
颜书瑶皱眉:“小心点。周明是我爸最信任的人,如果真像我妈说的他有问题...“
“放心,“张岭军给她一个安抚的微笑,“我可是在非洲跟部落酋长谈判过的人,区区一个周明不在话下。“
晚餐是红烧排骨和清炒时蔬,张岭军的厨艺越发精进了。颜书瑶吃得津津有味,暂时忘记了出版社的烦恼。
“我妈明天要回上海了,“她突然说,“我爸公司的事需要她处理。“
张岭军点点头:“要我送她去机场吗?“
“不用,公司派车。“颜书瑶犹豫了一下,“她...邀请你周末去上海做客。“
张岭军的筷子停在半空:“你父亲知道吗?“
“这就是有趣的地方,“颜书瑶苦笑,“我妈说'先斩后奏'是她的专长。“
张岭军沉思片刻:“你怎么想?“
“我...“颜书瑶咬着下唇,“我不知道。一方面,我想让你和我爸见面,把当年的误会说清楚;另一方面,我怕...“
“怕他再次伤害我?“张岭军轻声问。
颜书瑶点点头,眼眶微红。
张岭军伸手覆住她的手:“我不是七年前那个毫无还手之力的学生了,书瑶。现在,我有能力保护自己...和你。“
这句话让颜书瑶的心脏漏跳一拍。她反握住张岭军的手,感受着他掌心的温度和力量。
饭后,两人坐在阳台上喝茶。小雨趴在张岭军腿上——令人惊讶的是,他的过敏症状似乎减轻了许多。
“适应了?“颜书瑶指了指小猫。
“可能是抗过敏药起作用了,“张岭军轻轻抚摸着小雨的背,“或者...是爱的力量?“
颜书瑶噗嗤一笑:“张大建筑师会说俏皮话了?世界要末日了?“
“跟你学的,“张岭军微笑,“你总是能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找到笑点。“
夜风轻拂,带着初夏特有的温暖和花香。颜书瑶看着身边这个男人的侧脸,突然意识到——无论未来如何,此刻的平静与温馨,都值得珍惜。
“岭军,“她轻声说,“谢谢你回来。“
张岭军转头看她,眼中闪烁着复杂的光芒:“即使只是为了这一刻,我也愿意再回来一千次。“
远处,城市的灯火如星辰般闪烁。在这个平凡的夜晚,在生活的琐碎与配角们的环绕中,他们的故事,正在悄然展开新的一页。
周明选择的见面地点是CBD一家名为“云顶“的高级会所。张岭军站在会所金碧辉煌的大门前,整了整西装领口,深吸一口气。他口袋里装着录音笔——这是颜书瑶的主意,虽然他觉得这过于戏剧化。
“像个真正的间谍,对吧?“昨晚颜书瑶把录音笔塞给他时,眼睛亮得惊人,“不过答应我,如果情况不对,立刻撤退。我可不想明天去派出所捞你。“
张岭军当时忍不住笑了:“担心我?“
“才怪,“颜书瑶嘴硬道,却偷偷往他包里塞了一盒抗过敏药和一瓶防狼喷雾,“只是...小心点。周明不是善茬。“
回忆被门童的问候打断:“先生有预约吗?“
“周明先生的客人。“张岭军报出名字,立刻被恭敬地引入电梯。
电梯直达36层,门一开,周明已经等在那里。七年不见,他发福了不少,昂贵的西装包裹着微微凸起的腹部,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金丝眼镜后的眼睛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岭军!“周明热情地张开双臂,“老同学!多少年没见了!“
“七年零四个月。“张岭军与他礼节性拥抱,闻到对方身上浓郁的古龙水香气。
“记忆力还是这么好!“周明拍拍他的背,“非洲的阳光把你晒黑了,但更精神了!来来来,包厢已经准备好了。“
包厢装修得奢华而不失品味,落地窗外是整个城市的天际线。服务员悄无声息地上完菜后,周明挥手示意他们离开。
“先干一杯!“周明举起茅台,“庆祝老同学重逢!“
张岭军端起酒杯轻抿一口,火辣的酒液滑过喉咙:“听说你现在是颜氏集团的财务总监?恭喜。“
“嗨,混口饭吃罢了,“周明摆摆手,眼中却闪过一丝得意,“比不上你在国际上的成就。生态村项目拿了奖吧?“
张岭军微微点头。两人寒暄了几句,话题逐渐转向过去。
“记得大学时你总泡在建筑系馆,“周明回忆道,“有次为了赶模型三天没回宿舍。当时我就说,这小子将来必成大器。“
“你也差不多,“张岭军顺着他的话,“金融系的学霸,考试前整层楼都找你补课。“
周明哈哈大笑,脸上的肥肉跟着抖动:“那时候多单纯啊!“他突然压低声音,“说起来,你和颜书瑶...还有联系吗?“
张岭军的手指在酒杯上轻轻敲击:“偶尔。听说她父亲最近要退休?“
“是啊,“周明的表情微妙地变化了一下,“颜总身体不太好,董事会决定让他提前休息。“他凑近一些,“其实...公司最近有些麻烦。“
“哦?“张岭军装作不经意地问,“什么麻烦?“
周明左右看了看,尽管包厢里只有他们两人:“税务上有点小问题。有人在搞颜总。“他意味深长地说,“大人物。“
张岭军心头一紧:“什么大人物能动摇颜氏集团?“
“这个嘛...“周明拖长音调,突然话锋一转,“对了,听说国际建筑师联盟在挖你?迪拜那个标志性项目?“
张岭军没想到话题转得这么快:“还在考虑。“
“别考虑了!“周明激动地拍桌,“那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年薪少说百万美元吧?“他眼睛发亮,“你要是去了,我介绍几个中东土豪给你认识,他们手里有大把项目...“
谈话逐渐被周明主导,他滔滔不绝地谈论着中东的投资机会,时不时插入几句对颜氏集团现状的抱怨。张岭军耐心听着,寻找突破口。
“说到颜氏集团,“他趁周明倒酒的间隙插入,“你刚才说的'大人物'是谁?“
周明的动作顿了一下,金丝眼镜后的眼睛眯了起来:“岭军啊,你什么时候对商业八卦这么感兴趣了?“
“只是关心老同学,“张岭军面不改色,“看你好像压力很大。“
周明叹了口气,突然压低声音:“其实...我最近也挺难的。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他看了看手表,“这样,我待会还有个会,但有些东西...也许你该看看。“
他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个加密U盘,推到张岭军面前:“这里面有些资料,可能对...某些人有用。密码是你大学学号后六位。“
张岭军心跳加速:“这是什么?“
“保险。“周明神秘地笑笑,“我在颜氏这么多年,总得给自己留条后路。“他站起身,“对了,听说程阿姨最近在找你?小心点,那女人不简单。“
离开会所时,张岭军的手紧握着口袋里的U盘,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周明最后那句话在他脑海中回荡——“程阿姨最近在找你“。颜书瑶的母亲找周明做什么?
他刚走到地铁站,手机响了。是颜书瑶。
“怎么样?“她的声音透着紧张,“没出什么事吧?“
“拿到了些东西,“张岭军压低声音,“一个加密U盘。周明表现得很奇怪,好像...既想警告我又不敢明说。“
电话那头传来纸张翻动的声音:“我查了些资料,周明最近三个月频繁往返香港,而颜氏集团在香港并没有什么大业务...“
“你查周明?“张岭军惊讶地问,“怎么查的?“
“作家有作家的方法,“颜书瑶神秘地说,“林小满的男朋友是财经记者,他帮我查了些公开记录。对了,你快回来吧,我这儿也有个奇怪的事要告诉你。“
回到家,张岭军发现颜书瑶盘腿坐在客厅地毯上,周围摊满了文件和笔记本电脑。小雨正试图把一个文件夹当玩具抓挠。
“别闹,小雨!“颜书瑶把文件夹从小猫爪下抢救出来,抬头看见张岭军,眼睛一亮,“快来看这个!“
张岭军脱下外套,蹲在她身边:“这么激动?“
“我收到一封邮件,“颜书瑶调转笔记本屏幕,“来自一个叫'晨光'的书评人,他对《重逢》的评价...简直不可思议!“
张岭军凑近阅读那封邮件。署名“晨光“的书评人用极其专业的语言分析了《重逢》的叙事结构和主题深度,称其为“近年来最富情感张力的都市爱情小说“,甚至预测它会成为“年度畅销书“。
“这...评价很高啊,“张岭军说,“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是他太专业了,“颜书瑶咬着下唇,“'晨光'不是任何知名书评人的笔名,但他的分析精准得可怕,甚至指出了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叙事伏笔。“她调出另一页面,“而且你看,他在豆瓣和微博都发了长篇书评,已经引起小范围讨论了。“
张岭军若有所思:“会不会是你出版社的营销策略?“
“我问过李编辑了,他说不是他们安排的。“颜书瑶的眼睛闪闪发亮,“更神奇的是,今早李编辑突然打电话来,说暂缓终止合约的决定,想再'观望一下市场反应'。“
张岭军忍不住笑了:“看来这位'晨光'先生帮了大忙。“
“是啊,“颜书瑶突然皱眉,“等等,该不会是你...?“
“我?“张岭军摇头,“我对文学评论一窍不通。不过...“他犹豫了一下,“我确实买了二十本《重逢》送给非洲项目的同事们。“
颜书瑶瞪大眼睛:“什么?什么时候的事?“
“上周,“张岭军有些不好意思,“我想帮你提升销量...“
“张大建筑师!“颜书瑶抓起一个抱枕砸向他,“你这是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