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文学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一 起源神话

叶·莫·梅列金斯基指出,神话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两类,一为对事物本质的推本溯源:对事物的构成加以阐释,说明其由来;二为对周围的世界加以描述,即讲述开天辟地的经过。[2]这与黄任远等在《鄂温克族文学》里,对鄂温克族起源神话的分类,可以说是一致的,即宇宙起源传说和人类起源传说。除了这两类,《鄂温克族文学》一书中还提到了一类,即氏族来源传说。

1.宇宙起源神话

有一则《天地的传说》:

地是母,天是父。为什么说地是母亲呢?因为世界上不管什么东西,都离不开大地,都是大地所生。人也是地上长的,死后还要变土。天呢,上边有星月,有太阳,好比是男人。人间若没有太阳,没有天,没有男子,就过不成日子了。所以管天叫父亲,管地叫母亲。天上有天神,叫“保克”,世上有各式各样的“保克”,“恩都力保克”或叫“恩都鲁保克”,是最高的神,它主管旱涝。每当大旱大涝时,人们就喊:

“恩都鲁保力,艾思乐哈!”

“恩都鲁保力,特思拉哈!”

意思是“求天保佑”。传说恩都鲁傈克能指挥姆都鲁下水。龙长四条腿,有鳞,能行云布雨,吸干海水,喝净小泡子。它从小泡子往上吸水,鳞都装满了,一抖搂身子,就往下洒呀,洒呀,这样就下起雨来了。[3]

这则神话里,可以看到人们赋予天地等自然客体以生命,具有人的形貌,具有一定的社会体制,这是由于“原始”人尚未将自身同周围自然界截然分开并将自身属性移于自然客体所致[4],而这种浑然不分的特征,正是体现了神话思维的一般属性。[5]

2.人类起源神话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也可以说是创世神话。叶·莫·梅列金斯基在《神话的诗学》中认为,创世神话作为一种题材,至少要求具备三种“角色”,即被创造的客体象、渊源或质料以及从事创造的主体。[6]

《用泥土造人和造万物的传说》[7]讲述了尼桑萨满挪动了神龟,帮助天神继续造人的神话。在这则神话的前半部分里,三种角色一目了然,“客体象”便是人类与生灵万物,“质料”是泥土,“从事创造的主体”是保鲁痕巴格西天神,这三种角色,共同合力创造出了人类。而神话的后半部分里,讲述的是宇宙的起源,可以说这是一个两种神话类型的混合体,而关于宇宙天地的由来,其实我们也依然可以分辨出三种“角色”,作为“客体”的天与地,作为“渊源”的神龟阿尔腾雨雅尔以及作为“创造主体”的尼桑萨满。《人类起源的神话》[8]以及《开天辟地的传说》开头,“相传,在太阳出来的地方,有个白发老太太,她长着两个很大很大的乳房。她是世间头一个哺育万物的萨满,人间的幼男幼女,就是吸吮她的奶水长大的”[9],都可以看到,显示客体、渊源和创世者基本上可以把创世神话的程式概括。

3.族源神话

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中流传着“拉玛湖”神话。《鄂温克人的起源传说》讲:

世上还没有人的那时候,有个留辫子的鄂温克人,在一条大河附近的山里发现了一个大湖(LAAMu)。从这个大湖的岸边望去,离太阳似乎很近,太阳好像从对岸升起。这里冬天很暖,但是一过大湖就很冷了。大湖里长有许多好看的水草,水面上漂着荷花。这个大湖,有大小八条河汇入。在大湖的日出方向有一个河口,河口水深,里面住着一条从天而降的大蛇。大蛇,身长十五尺,头上长着两只犄角。这条蛇只跟萨满通话,不跟人说话,它就是舍沃克神。在这个大湖周围有很多大山,山上的树木不怎么多。山顶上有一个大洞,洞口冒出大雾,雾大雨就大。世间人最初在这一带生成,也是萨满教主神(sewenki)的发源地,也是鄂温克人的发源地。[10]

《我们的祖先从勒拿河来》[11]也提到了拉玛湖。这两则关于拉玛湖的传说,蕴含了鄂温克民族重要的族源信息。“拉玛湖”到底在哪儿?有两个观点。

一个观点是,汉族学者吕光天在《鄂温克简史》(1983)中,根据《西伯利亚民族志》《西伯利亚古代文化史》等书籍,以及古贝加尔湖沿岸居民的考古资料发现,认为“拉玛湖”就是贝加尔湖,提出鄂温克族起源于贝加尔湖及沿岸地区的猜想。另一个观点是,鄂温克族学者乌云达赉根据他在语言学、神话学、古地名学等方面的知识积累,以交叉的视角切入历史,破译古地名中北方河流的原义,审定其方位,梳理古籍资料,认为“拉玛湖”就是乌苏里江的源头兴凯湖,兴凯湖沿岸及乌苏里江两岸,是鄂温克民族的起源地和发祥地。经他考证,现今的鄂温克人,是沃沮人的后裔,ewenki是由olgi生发而来,olgi是沃沮—通古斯语,意为烧水时锅底翻花、沸水漩动状态为olgi,所以把翻花矿泉、漩流矿泉也叫作olgi,沃沮是olgi的音译。沃沮的汉语音译最早出现在汉代典籍中,沃沮族群的起源地在乌苏里江上游的萨玛伊尔矿泉[12],这里是鄂温克古老的萨玛伊尔氏族的祖籍,“鄂温克”族称的原初含义,也就是“居住在萨玛伊尔矿泉的人们”。这一论断的提出,将鄂温克的起源地还原到鄂温克语所属的“满—通古斯语系”的文化生成区,其学术价值和意义不可低估。这些考证与著述,经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重新整理补充,于2018年重新出版《鄂温克族的起源》,在鄂温克旗60周年旗庆前夕首发。无论是从人类学还是历史学的角度看,都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除了上述这类讲述整个鄂温克民族,即整个“人类”起源的神话以外,还有一些族源神话是关于鄂温克氏族的由来,即“社会”起源的神话,比如《彩虹的来历》和《索伦人姓氏的来源》就属于这类“社会”起源神话。

《彩虹的来历》[13]讲了鄂温克七个氏族的由来:

很久很久以前,洪水来了,高山被淹没,世间的人也都被淹死,只剩下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姑娘。为了延续后代,繁衍子孙,这个老人和小姑娘结婚了。

从此老人和姑娘,在一起生活,生活得很和睦,他们已经生育了七个孩子。但是,他们的年龄差别太大了,这种结合是违反风俗的。他们的婚姻触犯了天神,招致了天神的惩罚,天神降罪于这个地方,使这里连续几年遭受了干旱。在这大旱的日子里。土地龟裂了,水塘干涸了,他们怎样祈祷求雨都没有用,开始了可怕的荒芜和瘟疫。他们多年的积蓄吃完了,面临着死亡,这时才想到他俩成婚而触怒天神。所以在后来的一天,他俩把在撮罗子里睡觉的孩子们的门关得紧紧的,从撮罗子门的缝里扔进了火,点燃了撮罗子,然后,他俩在树上吊死了。

这时天神一看,七个孩子有啥错?所以降下大雨,浇灭了大火,此时只见一股五颜六色的烟雾飘了出来,慢慢地升上天空,变成了一道色彩缤纷的彩虹,横在天际。孩子得救了,雨水滋润了大地,草木又恢复了生机。从此,每逢雨露滋润大地,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生机的时候,天空中就出现那道美丽的彩虹,如果你仔细地观察,那个彩虹有七种颜色。

人们说:那就是孩子们的化身(灵魂),为他们的父母触犯天条,败坏风俗的行为深感羞愤。所以,时常带雨露与彩虹来滋润和温存大地及万物。

从此以后,这片土地上的七个兄弟分成了七个氏族。

《索伦人姓氏的来源》[14]也是关于七个氏族形成的故事:

不知多少年前,发生过一场洪水,连高山都全被淹没,世上的人也都被大水淹了,最后,只剩下一个父亲和一个女儿。女儿对父亲说:咱们还得延续后代。于是,他们就成婚了。后来,生下七个儿子,因为是他俩成亲生的孩子,所以,每个儿子给一个姓,还告诉他们,同姓之间可以婚配。

在这两则关于古代鄂温克族“社会共同体”由来的神话中,有一个共同的情节是父亲—女儿的婚配,也即现代人所谓的乱伦。按叶·莫·梅列金斯基的观点,乱伦是对外婚制之违忤的体现,神话中的社会因素以血缘的“生物的”知觉为中介,并因此而动人。[15]《彩虹的来历》《索伦人姓氏的来源》这两则特殊类型的“社会”神话,始祖均为父女,它是萌生于对人类源出于同一氏族的笃信[16],体现了鄂温克古老神话中“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渗透的隐喻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