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孙文政研究员的《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城镇史地研究》即将付梓,发来书稿,嘱我作序,推辞不过,免为之序。
我与孙文政相识于2008年,当时他在齐齐哈尔市社会科学院工作,邀请我到齐齐哈尔市参加中国·齐齐哈尔市金长城学术研讨会,自此以后,我们相识成为学术朋友。他在学术界很活跃,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今天的古代史所)、考古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有很多好朋友。他多次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每次来我们都谈得很多,从学术谈到生活,从生活谈到学术,成为知心朋友。
孙文政研究员勤学好思,每次与其交谈都能听到很多学术设想。他有学术敏感性,提出的学术问题,大都具有前瞻性,与学术焦点和热点问题吻合,且不回避学术争鸣问题,勇于探索。从《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城镇史地研究》的后记不难得知,孙文政研究员走上辽金史地研究之路,是从齐齐哈尔城史纪元论证开始的。当时关于哈拉古城是否是辽金时期的厖葛城,在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分歧。他顶着各种压力,撰写了《哈拉古城址为金代厖葛城说质疑》发表在《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上。不畏学术权威,敢于学术探讨的勇气,实为可佳。记得2013年8月30日的《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了孙文政《学术争鸣要友好》一文,文中阐明了他对待学术争鸣的态度。他说:“我真诚地希望,学术争鸣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在讨论时,抱着友好的态度,对一些确实立论有问题的学术观点,指出其学术观点的问题所在,并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友好地商榷,以此共同推进学术研究事业的发展。”孙文政研究员的这一胸怀和学术品格,是值得学术界同人学习的。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是源自历史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目前虽还不是国家承认的学科,但在当今的政治和学术领域其关注度愈来愈凸显。宋辽金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和女真人建立的金朝一度实现了我国北部地区的统一,尤其是金朝不仅灭亡了北宋,而且实现了淮河以北地区的统一。辽金史地研究不仅是中国历代王朝历史的重要构成,也是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重要内容。多年来,宋朝历史的研究是学界关注的重点,辽金史研究未能得到应有重视,而由于史书记载匮乏的缘故,辽金史地研究更是进展缓慢、歧义丛生。作为一个地方辽金史地的研究者,《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城镇史地研究》一书,既是孙文政研究员多年对辽金史地诸多问题研究的心得,能否做到拾遗补阙、填补空白且成一家之言,有志于此的学人读后自然会有客观评价,但我想它也承载着孙文政研究员对白山黑水的赤诚和推动辽金史地研究不断深入的美好愿望。
《白山黑水之间:辽金城镇史地研究》虽然把孙文政研究员多年零散发表的辽金史地研究成果做了集录整理,但却是系统反映了孙文政研究员在辽金行政机构治所地望、行政机构设置沿革、古城历史地位及遗址保护利用,以及古代城市起源、结构、鉴定方法等诸多方面的研究成就。辽金时期的古城遗址多没有经过细致的考古发掘,即便是做过考古探查的古城遗址有些也因为遗物的匮乏难以和文献记载的辽金古城形成明确对应,因此孙文政研究员考证古城遗址的基本思路是,充分利用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互相印证,并辅之亲自探查,这种做法无疑是可行的。
他在书中对辽金城镇建筑时间、机构治所地望、设置沿革等的研究,不仅利用历史学、考古学方法、人类文化学相关理论,而且还运用古文字学,通过比较分析方法,论证辽金城镇史地相关问题。如《辽史·圣宗纪》载“十三年春正月壬子(995年2月7日),幸延芳淀。甲寅(9日),置广灵县。丁巳(12日),增泰州、遂城等县赋……庚午(25日),如长春宫”,孙文政研究员通过古文字学解读“赋”字,推定泰州建城时间在统和十三年正月丁巳(995年2月12日),解决了长期以来辽泰州建筑时间当在辽朝初期或辽朝中期的争论。
总而言之,该书所提出的一些观点是否构成一家之言虽然还有待学界同人的认定,但推动辽金史地研究的深入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在感谢孙文政研究员积极研究和传播辽金历史文化的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学者从事和关注辽金史地研究,共同推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的发展。是为序。
李大龙
2021年9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