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影弘仁本《文馆词林》校注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答兄機》一首 西晋 陸雲

題解:此詩乃答贈兄陸機,可分四層:首先,追溯輝煌家世,歌頌祖考功德;其次,自責未能重振先祖基業,表達内心的慚愧之情,并寄兄仕途順暢;再次,抒發故園之思情,并寫歸鄉途中兄弟歡會,由相聚短暫而引發人生的感慨;最後,讚美兄詩并附答詩之目的。據劉運好《陸士龍文集校注》此詩作於元康六年(296)。此篇又見《陸士龍文集》卷三。《藝文類聚》卷二一節引32字,即引龍、雄、墉、蓬四韵,題作《答兄詩》。《韵補》卷一節引16字,即引才、湛二韵,卷四節引16字,即引構、騖二韵。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晋詩》卷六。

伊我冠[世]族,太極降精。[1]昔在上帝〔一〕,軒虞篤生。[2]厥生伊何[3],流祚萬齡。南岳有神[4],乃降厥靈。誕鍾祖考,胤兹神明。[5]運步玉衡,仰和太清。[6]賓御四門,旁穆紫庭。[7]紫庭既穆,威聲爰振。厥振伊何,播化殊鄰[8]。清風攸被,率土歸仁。彤弓所彎,萬里無塵。[9]功昭王府,帝庸厥勳[10]。黄鉞授征[11],錫命頻繁。闞加虓〔二〕獸[虎][12],肅兹三軍。光若辰時〔三〕,亮彼公門。[13]仍[世]上司[14],芳流慶雲〔四〕

純和〔五〕所産[15],爰育仁〔六〕昆。誕豐岐嶷,實昭令聞〔七〕[16]令聞伊何,休音允臧[17]。先公克搆,乃崇斯堂。[18]曜穎上京,發迹扶桑。[19]戎車出征,時惟鷹揚。[20]鷹揚既昭,勳庸克邁。天子命我,鎮弼于外[21]。代〔八〕作扞城[22],以凌南裔。降灾匪蠲,景命顛沛。[23]惟我賢昆,天姿秀生。含奇播越,明德惟馨[24]。太陽散氣,乃禀厥和。山川垂度,爰則厥遐。厥遐伊何?惟光惟大。惟大伊何?如岱如渭。恢此廣泉[淵],廓彼洪懿[25]。弘道惇德[26],美[淵]哉爲器。統我先基,弱冠慷慨[27]。將弘祖業,實崇弈代[世][28]

諮予頑矇,蕞爾弱才。[29]沉濯玄渚,挹庇雲淇。[30]陶化靡移[31],固〔九〕陋于滋。瞻仰洪軌[32],實忝先基。巍巍先基,重規累構〔十〕[33]。赫赫重光[34],遐風激鶩〔十一〕。昔我先公,爰造斯猷[35]。今我六蔽[36],匪崇克扶。悠悠大道,載邈載遐。洋洋泉[淵]源[37],如海如河。昔我先公,斯綱斯紀。今我末嗣,乃傾乃圮[38]。胄[世]業之頽,自予小子。仰愧靈丘,銜憂没齒。[39]

憂懷惟何?顧景惟塵[40]。峩峩高蹤,眇眇貿辰。[41]明德繼體[42],莫非哲人。今我頑鄙[43],規範靡遵。仍代[世]載德[44],荒之予身。莫峻非丘,有俊斯登。莫高非雲,有翼斯凌。矧予成搆〔十二〕[45],匪克階升。玄黄長坂,載寐載興。[46]豈敢憚行,哀此負乘。[47]茫茫高山,自予頽之[48]。濟濟德義[49],匪我〔十三〕懷之。終銜永負,于其愧而[50]

昔予言曠,汎〔十四〕舟東川。[51]銜憂告辭,揮泪海濱。羲陽趣駕[52],炎華電征。自我不見,邈哉八齡。悠思迥望,寤言通靈[53]。昔我往矣,辰在東隅〔十五〕[54]。今我于兹,日薄桑榆[55]。銜艱遘湣,因瘁殷憂[56]。哀矣我代[世],匪蒙靈休[57]。開元迄玆,天迭興微〔十六〕[58]。震〔十七〕風隱駭,海水群飛。[59]王旅南征[60],闡曜靈威。

予昆乃播,爰集朔土[61]。載離乖〔十八〕久,其毒〔十九〕太苦[62]。上帝休命[63],駕言言歸。我多遘愍,振盪朔垂[64]。羈旅〔二十〕殊俗[65],初願用違。嚴駕東征,肅邁林野。[66]夕秣乘馬,朝整僕旅。[67]矯矯乘馬,載驅載馳。[68]漫漫長路,或降或階[69]。晨風夙零,朝不遑飢。[70]傾景鯈墜,夕不存罷。[71]雖有豐草,匪釋奔駟[72]。雖有重陰,匪遑假寐。[73]

煢煢僕夫,悠悠遄征。[74]經彼喬木,有鳥嚶鳴。[75]微物識儕,矧伊有情。[76]樂兹常棣,實歡友生。[77]既至既覲,滯思曠年。[78]年在殊紀〔二一〕,覲未浹辰[79]。悵其永懷,憂心孔艱[80]。天地永久,命也難長。生人忽霍,曷云其常。[81]我之既存,靡積〔二二〕靡紀[82]。乾坤難并,寂焉其已。生若電激[83],没若川征。存愧松柏,逝慚先靈。[84]匪吝性命,實悼徒生。[85]。苟克折〔二三〕薪,豈憚冥冥。[86]。瞻企皇極,邀福上天。[87]。冀我友生,要則永年。[88]

昔我先公,邦國攸興。今我家道,綿綿莫承[89]。昔我昆弟,如鸞如龍[90]。今我友生,凋俊隊雄。家哲永徂[91],門業長終。華堂傾榱〔二四〕,廣宅頽墉。[92]高門降衡[93],脩庭樹蓬。感物悲懷,傖矣其傷。

惇仁氾愛,錫予好音。[94]懷光羨寶〔二五〕,煥若南金。[95]披華玩藻,曄若翰林[96]。咏彼清聲,被之瑟琴[97]。味此殊響,慰之予心。弘懿[98]〔二六〕鄙,命以〔二七〕反覆。敢投桃李[99],以報寶玉[100]。冀憑光益〔二八〕,編諸末録。

【校勘】

〔一〕“帝”,《陸士龍文集》作“代”。

〔二〕“虓”,《陸士龍文集》作“虣”。

〔三〕“時”,《陸士龍文集》作“跱”。

〔四〕“慶雲”,《陸士龍文集》作“慶純”。

〔五〕“純和”,《陸士龍文集》作“雲和”。

〔六〕“仁”,《陸士龍文集》作“二”。

〔七〕“實昭令聞”,《陸士龍文集》作“夙邁令問”。

〔八〕“代”,《陸士龍文集》作“在”。

〔九〕“罔”,《陸士龍文集》作“固”。

〔十〕“屢搆”,《陸士龍文集》作“累構”。

〔十一〕“鶩”,《陸士龍文集》作“鷺”。

〔十二〕“矧予成構”,《陸士龍文集》作“矧我成基”。

〔十三〕“我”,《陸士龍文集》作“予”。

〔十四〕“汎”,《陸士龍文集》作“氾”。

〔十六〕“隅”,《陸士龍文集》作“嵎”。

〔十七〕“天迭興微”,《陸士龍文集》作“震興迭微”。

〔十八〕“震”,《陸士龍文集》作“弱”。

〔十九〕“乖”,《陸士龍文集》作“永”。

〔二十〕“言”,《陸士龍文集》作“其”。

〔二一〕“旅”,《陸士龍文集》作“系”。

〔二二〕“年在殊紀”,《陸士龍文集》作“曠年殊域”。

〔二三〕“積”,《陸士龍文集》作“績”。

〔二四〕“折”,《陸士龍文集》作“析”。

〔二五〕“榱”,《陸士龍文集》作“構”。

〔二六〕“懷光羨寶”,《陸士龍文集》作“晞光懷寶”。

〔二七〕“亡”,《陸士龍文集》作“忘”。

〔二八〕“以”,《陸士龍文集》作“之”。

〔二九〕“益”,《陸士龍文集》作“蓋”。

【注釋】

[1]伊:維。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三:“伊,維也。”太極:大極。《易·繫辭上》:“易有大極,是生兩儀。”降精:降神。釋法琳《辨正論·九箴》:“陰陽交合,二氣降精,精化爲神。”

[2]上帝:遠古。劉知幾《史通·雜述》:“昔在三墳、五典、春秋、檮杌,即上代帝王之書。”軒虞:軒轅黄帝、舜帝。篤生:厚生。《詩·大雅·大明》:“篤生武王,保右命爾,燮伐大商。”《毛詩傳》:“篤,厚。”

[3]伊何:維何,如何。《詩·小雅·頍弁》:“有頍者弁,實維伊何。”鄭玄箋:“言幽王服是皮弁之冠,是維何爲乎。”

[4]南嶽:霍山。《爾雅·釋山》:“霍山爲南嶽。”郭璞注:“即天柱山,潜山所出。”此泛指南方之山。

[5]鍾:聚集。《玉篇》:“鍾,聚也。”胤:嗣。《詩·大雅·既醉》:“君子萬年,永錫祚胤。”神明:尊稱死者。《禮記·檀弓上》:“其曰明器,神明之也。”鄭玄注:“言神明,死者也。神明者,非人所知。”

[6]玉衡:帝王正天文之器。《尚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孔安國傳:“璣衡,王者正天文之器,可運轉者。”此指三公之位。太清:天。左思《吴都賦》:“魯陽揮戈而高麾,回曜靈於太清。”劉淵林注:“太清,謂天也。”

[7]賓御四門:迎接四方來朝者。《尚書·舜典》:“賓天四門,四門穆穆。”孔安國傳:“四門,四方之門。舜流四凶族,四方諸侯來朝者,舜賓迎之,皆有美德,無凶人。”紫庭:帝宫。王融《雜體報範通直》:“紫庭風日好,青槐枝葉新。”章樵注:“帝王之居象北極紫微宫,故曰紫庭。”

[8]殊鄰:异邦。揚雄《長楊賦》:“是以遐方疏俗,殊鄰絶黨之域。”

[9]彤弓:朱漆弓。古代天子用以赏赐有功者使专征伐。《尚书·文侯之命》:用赉尔秬鬯一卣,彤弓一,彤矢百。無塵:無戰爭。庾信《周宗廟歌·獻高祖武皇帝》:“戎衣此一定,萬里更無塵。”

[10]庸:《爾雅·釋詁》:“勞也。”厥:《爾雅·釋言》:“厥,其也。”

[11]黄鉞授征:吴主授黄鉞以征。陸機《吴丞相陸遜銘》:“魏大司馬曹休侵我北鄙,乃假公黄鉞,統御六師及中軍禁衛,而攝行王事。”

[12]闞加虓獸:形容將士之威猛。《詩·大雅·常武》:“王奮厥武,如震如怒。進厥虎臣,闞如虓虎。”鄭玄箋:“前其虎臣之將,闞然如虎之怒。”《玉篇》:“闞,聲也。”

[13]辰:北辰。《公羊傳·昭公十七年》:“北辰亦爲大辰。”何休注:“北辰,北極天之中也。”公門:朝門,朝廷。《穀梁傳·莊公元年》:“主王姬者,必自公門出。”范寧注:“公門,朝之外門。”

[14]仍世:乃世,累世。《尚書·旅獒》:“允迪兹,生民保厥居,惟乃世王。”孔安國傳:“天子乃世世王天下。”

[15]純和:即“雲和”,指昆山。張衡《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雲和之瑟。”李善注:“雲和,山名也,出美木,用爲瑟,其聲清亮也。”

[16]岐嶷:幼而聰慧。《詩·大雅·生民》:“克岐克嶷,以就口食。”毛詩傳:“岐,知意也。嶷,識也。”令聞:美名。《詩·大雅·文王》:“亹亹文王,令聞不已。”鄭玄箋:“其善聲聞,日見稱歌,無止時也。”

[17]允臧:誠善。《詩·鄘風·定之方中》:“卜云其吉,終然允臧。”毛詩傳:“允,信;臧,善也。”

[18]克構:能構立基業。潘岳《楊荊州誄》:“篡戎洪緒,克構堂基。”崇:盛。《爾雅·釋詁》:“崇,充也。”郭璞注:“亦爲充盛。”

[19]發迹:事功之興。陸機《贈顧交趾公真》:“發迹翼藩後,改授撫南裔。”扶桑:東方。《淮南子·天文訓》:“日出於暘谷,浴于咸池,拂於扶桑。”

[20]戎車:兵車。《詩·小雅·采薇》:“戎車既駕,四牡業業。”時惟鷹揚:惟此勇武之將。《詩·大雅·大明》:“維師尚父,時維鷹揚,凉彼武王。”時:是。《爾雅·釋詁》:“時,是也。”

[21]鎮弼:鎮守。《爾雅·釋詁》:“弼,俌也。”郭璞注:“俌,猶輔也。”

[22]扞城:同“干城”,喻勇武之將帥。《詩·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毛詩傳:“干,扞也。”鄭玄箋:“干也城也,皆以御難也。此罝兔之人,賢者也。有武力可任爲將帥之德,諸侯可任以國守。扞城其民,折衝御難於未然。”

[23]匪蠲:不潔,指政事荒穢。《尚書·酒誥》:“惟我一人,弗恤弗蠲,乃事時同於殺。”孔安國傳:“惟我一人,不憂汝乃不潔汝政事,是汝同於見殺之罪。”景命:大命。《詩·大雅·既醉》:“君子萬年,景命有僕。”

[24]明德惟馨:神靈所享者只有明德之芳香。《尚書·君陳》:“至治,馨香感於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孔安國傳:“政治之至者,芬芳馨氣動於神明。所謂芬芳,非黍稷之氣,乃明德之馨。”

[25]恢:即“恢恢”,《玉篇》:“恢恢,大也。”廣泉:即“廣淵”,唐因避讳,改渊为泉。廣大深遠。《尚書·微子之命》:“乃祖成湯,克齊聖廣淵。”孔安國傳:“言汝祖成湯能齊德聖達,廣大深遠,澤流後世。”廓:《玉篇》:“大也。”

[26]惇德:厚德。《尚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孔安國傳:“惇,厚也。”

[27]慷慨:不得志而悲嘆。張衡《歸田賦》:“感蔡子之慷慨,從唐生以决疑。”李善注:“《説文》曰:慷慨,壯士不得志于心也。”

[28]奕代:即“奕世”,前代。《國語·周語上》:“奕世載德,不忝前人。”韋昭注:“奕,亦前人也。”

[29]頑矇:也作“頑蒙”,愚鈍無識。《玉篇》:“頑,鈍也。”蕞爾:小。葛洪《抱朴子·内篇·道意》:“蕞爾之體,自貽兹患。”《經典釋文》卷十九:“蕞爾,小貌。”

[30]玄渚:江中洲渚。陸機《赴洛詩》:“南望泣玄渚,北邁涉長林。”吕延濟注:“玄渚,江中洲渚也。”挹:退。《荀子·宥坐》:“此所謂挹而損之之道也。”楊倞注:“挹,亦退也。”淇:淇水,代指洛陽。

[31]陶化:自然之化。《淮南子·本經訓》:“天地之合和,陰陽之陶化萬物。”

[32]洪軌:即‘洪範’,大法。《尚書·洪範》:“武王勝殷,殺受,立武庚,以箕子歸作《洪範》。”孔安國傳:“洪,大;範,法也。言天地之大法。”此指先祖典範。

[33]重規屢搆:比喻基業累積而盛。

[34]赫赫:昌盛。《詩·大雅·常武》:“赫赫明明,王命卿士。”毛詩傳:“赫赫然,盛也。”重光:《經典釋文》卷四:“重光,馬雲:日月星也。太極上元,十一月朔旦,冬至日月如叠璧,五星如連珠,故曰重光。”

[35]造:《玉篇》:“至也。”斯猷:此善道。《尚書·君陳》:“斯謀斯猷,惟我后之德。”孔安國傳:“此善謀,此善道,惟我君之德善。”

[36]六蔽:《論語·陽貨》:“子曰:‘由也,汝聞六言六蔽乎。……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37]洋洋:廣大。《詩·陳風·衡門》:“泌之洋洋,可以樂饑。”毛詩傳:“洋洋,廣大也。”泉源:即“淵源”,深遠之源頭。班固《典引》:“與之斟酌道德之淵源,肴覈仁誼之林藪。”

[38]末嗣:末世子孫。乃: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五:“猶‘且’也。”圮:《説文》:“圮,毀也。《虞書》曰:方命圮族。”

[39]靈丘:先祖陵墓。曹植《感節賦》:“豈吾鄉之足顧?戀祖宗之靈丘。”衘:同“銜”,含。《六書正僞》:“衘,俗銜字。”没齒:終年,意爲至死不忘。左思《吴都賦》:“舜禹游焉,没齒而忘歸。”劉良注:“齒,年也。”

[40]景:同“影”,光影,日影。惟塵:“維塵冥冥”之省略,形容晦暗。《詩·小雅·無將大車》:“無將大車,維塵冥冥。”維:通“惟”。

[41]峩峩:同“峨峨”,高聳貌。《正字通》:“峩,同峨。”高蹤:高迹。傅咸《贈何劭王濟》:“豈不企高蹤,麟趾邈難追。”眇眇:微微。《尚書·顧命》:“眇眇予末小子。”貿辰:不明之星辰。

[42]明德:美德。《尚書·康誥》:“明德慎罰。”孔安國傳:“顯用俊德,慎去刑罰。”繼體:繼承祖德。左思《吴都賦》:“岐嶷繼體,老成奕世。”

[43]頑鄙:愚昧淺陋。

[44]仍代:乃世,累世。載德:踐行的道德。陸機《吊魏武帝文》:“運神道以載德,乘靈風而扇威。”李善注:“《國語》曰:祭公謀父,奕世載德。載,猶行也。”

[45]矧:何况。

[46]玄黄:馬生病。《詩·周南·卷耳》:“陟彼高崗,我馬玄黄。”毛詩傳:“玄馬病則黄。”阪:坡。載寐載興:半睡半醒,指起居不寧。《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載寢載興。”鄭玄箋:“載寢載興,言思之深而起居不寧也。”

[47]憚:忌憚。《説文》:“憚,忌難也。”負乘:擔荷車駕者,指馬。《廣韵》:“乘,駕。”劉運好《陸士龍文集校注》:“此句深層意是言小人居事,君子失位也。”

[48]頽:衰毀。

[49]濟濟:豐富繁盛。《詩·周頌·清廟》:“濟濟多士,秉文之德。”

[50]愧而:當爲“愧恧”,慚愧。《玉篇》:“恧,慚貌。”

[51]言曠:曠遠。言,語助詞,無意。《爾雅·釋詁》:“曠,遠也。”汎舟:同“氾舟”,泛舟。

[52]羲陽:羲和駕日。《楚辭·離騷》:“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王逸注:“羲和,日御也。”趣駕:疾馳車馬,形容時光飛逝。《玉篇》:“趣,進也,疾也。”

[53]寤言:我寐。《詩·邶風·終風》:“寤言不寐,願言則嚏。”鄭玄箋:“言,我。”通靈:接通神靈,指夢。潘岳《寡婦賦》:“願假夢以通靈兮,目炯炯而不寢。”

[54]辰:日。東隅:日出之處。喻年少。

[55]薄:迫。《尚書·益稷》:“外薄四海,咸建五長。”孔安國傳:“薄,迫也。”桑榆:日落之處,喻晚年。《後漢書·馮异傳》:“始雖垂翅回谿,終能奮翼澠池。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56]銜艱:含辛。遘湣:遭憂。班固《幽通賦》:“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湣以行謠。”應詔注:“遘,遇也。湣,憂也。”困瘁:憔悴困苦。殷憂:深憂。《詩·邶風·北門》:“出自北門,憂心殷殷。”《爾雅·釋訓》:“殷殷,憂也。”

[57]靈休:神靈吉美,意指神賜福慶。杜光庭《李玄儆爲亡女修齋詞》:“叨深玄渥,夙荷靈休。”

[58]開元:開始。此爲開國。《爾雅·釋詁》:“元,始也。”迭:更替。天迭興微:出自《詩·邶風·柏舟》“日居月諸,胡迭而微”。

[59]隱:痛。《詩·邶風·柏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毛詩傳:“隱,痛也。”駭,《玉篇》:“驚起也。”

[60]王旅:晋師。《廣韵》:“旅,師旅。”

[61]朔土:北方,指洛陽。

[62]言毒太苦:指痛苦深。《詩·小雅·小明》:“心之憂矣,其毒大苦。”太:同“大”。《經典釋文》卷六:“大,音泰。”鄭玄箋:“憂之甚,心中如有毒藥也。”

[63]休命:美命。《尚書·説命上》:“疇敢不祗,若王之休命。”

[64]振盪:動盪不安。《鶡冠子·世兵》:“精神回薄,振盪相轉。”朔垂:北陲,北方邊疆。垂,同陲。

[65]羈旅:寄居异鄉。《左傳·莊公二十二年》:“齊侯使敬仲爲卿,辭曰:‘羇旅之臣……敢辱高位?’”

[66]嚴駕:整駕待發。顔延年《秋胡詩》:“嚴駕越風寒,解鞍犯霜露。”東征:東行,指回鄉。肅邁:慎行。《廣韵》:“肅,戒也。”

[67]秣:飼馬。整:振。《尚書·大禹謨》:“班師振旅。”孔安國傳:“振旅,言整衆。”

[68]矯矯:雄武的樣子。《詩·魯頌·泮水》:“矯矯虎臣,在泮獻馘。”鄭玄箋:“矯矯,武貌。”載驅載馳:驅馬行進。《詩·鄘風·載馳》:“載馳載驅,歸唁衛侯。”毛詩傳:“載,辭也。”

[69]階:升。《玉篇》:“階,上也,進也。”

[70]夙零:早落。曹植《王仲宣誄》:“如何奄忽,棄我夙零。”遑饑:饑不遑食。皇,通遑,閒暇。

[71]傾景:日影西傾。景,同“影”,日影。儵:通“倏”,訊疾。《廣雅·釋詁》:“儵,疾也。”《楚辭·遠游》:“神儵忽而不反兮。”王逸注:“儵,一作倏。”存罷:猶“徂罷”。《爾雅·釋詁》:“徂,存也。”郭璞注:“以徂爲存,猶以亂爲治,以曩爲曏,以故爲今,此皆詁訓義有反覆旁通,美惡不嫌同名。”《廣韵》:“罷,倦也,亦止也。”

[72]駟:四馬一車,泛指駕車之馬。《玉篇》:“駟,四馬一乘也。”

[73]重陰:濃密之樹蔭。陰,同“蔭”。曹植《應詔》:“爰有樛木,重陰匪息。”假寐:小憩。《詩·小雅·小弁》:“惄焉如搗,假寐永嘆。”鄭玄箋:“不脱冠衣而寐曰假寐。”

[74]煢煢:孤獨貌。《楚辭·九嘆·憂苦》:“辭九年而不復兮,獨煢煢而南行。”王逸注:“煢煢,獨貌。”遄征:形容行進之速。《爾雅·釋詁》:“遄,疾也。”又“遄,速也”。

[75]喬木:高大樹木。《詩·周南·漢廣》:“南有喬木,不可休息。”有鳥嚶鳴:有鳥和諧鳴叫。《詩·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鳥鳴嚶嚶。”

[76]微物:指鳥。儕:吾輩。矧:王引之《經傳釋詞》卷九:“矧,猶‘亦’也。”伊:是,此。《詩·小雅·正月》:“有皇上帝,伊誰云憎?”鄭玄箋:“伊,讀當爲系。系,猶是也。”

[77]常棣:《詩經》篇名。《詩·小雅·常棣》序:“《常棣》,燕兄弟也。”常:同“棠”。燕:通“醼”,也作“宴”。友生:兄弟。曹植《王仲宣誄》:“好和琴瑟,分過友生。”

[78]覲:相見。滯思:凝滯之思念。陸機《嘆逝賦》:“幽情發而成緒,滯思叩而興端。”曠年:長年。曹丕《與鐘大理書》:“求之曠年,不遇厥真。”

[79]浹辰:形容時間短暫。《左傳·成公九年》:“浹辰之間,而楚克其三都。”杜預注:“浹辰,十二日也。”劉琨《勸進表》:“曠之浹辰,則萬機以亂。”吕延濟注:“浹,及;辰,時也。自甲及癸爲一時。”

[80]憂心孔艱:憂心甚難爲人知。《詩·小雅·何人斯》:“彼何人斯,其心孔艱。”鄭玄箋:“孔,甚;艱,難。其持心甚難知,言其性堅固,似不妄也。”

[81]忽霍:同“曶霍”,迅疾。揚雄《甘泉賦》:“翕赫曶霍,霧集而蒙合兮。”李善注:“曶霍,疾貌。”常:持久。《玉篇》:“常,恒也。”

[82]靡紀:無治政之功。《廣韵》:“紀,理也。”

[83]激:疾。《廣韵》:“激,疾波。”

[84]松柏:喻質貞。《論語·子罕》:“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慚:通“慚”,慚愧。先靈:先祖。

[85]吝:吝惜。徒生:枉生。

[86]苟克折薪:当为“苟克折薪。”苟能承先祖之業。《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冥冥:昏暗,喻年老。《荀子·解藪》:“冥冥,蔽其明也。”楊倞注:“冥冥,暮夜也。”

[87]瞻企:踮足而瞻仰。《正韵》:“企,舉踵望也。”皇極:偉大中正之道。《尚書·洪範》:“五曰建用皇極。”孔安國傳:“皇,大;極,中也。凡立事當用大中之道。”邀福:求福。

[88]冀:希望。

[89]綿綿:不絶。《詩·大雅·緜》:“緜緜瓜瓞,民之初生。”毛詩傳:“緜緜,不絶貌。”緜緜:同“綿綿”。

[90]鸞:鳳,一種神鳥。

[91]徂:通“殂”,死亡。朱駿聲《説文通訓定聲》:“徂,叚借爲殂。”

[92]華堂:華麗屋宇,喻先祖基業。頽墉:殊壁。《玉篇》:“墉,墻也。”

[93]高門降衡:昔之貴族降爲庶族。沈約《奏彈王源》:“高門降衡,雖自己作,蔑祖辱親,於事爲甚。”吕向注:“衡,横木爲門,凡庶之家也。”

[94]惇:厚。《尚書·舜典》:“柔遠能邇,惇德允元。”孔安國傳:“惇,厚也。”氾愛:泛愛。氾,通“泛”。古“汎”“氾”“泛”三字通。錫:賜。

[95]懷:始明。《詩·齊風·東方未明》:“東方未晞,顛倒裳衣。”毛詩傳:“晞,明之始升。”煥:明亮煥發。《玉篇》:“煥,明盛,亦作奐。”南金:南方寶物。《詩·魯頌·泮水》:“元龜象齒,大賂南金。”

[96]曄:光彩。《廣韵》:“曄,光也。”翰林:文苑。

[97]清聲:清新音調。賈誼《新書·六術》:“六律和五聲之調,以發陰陽天地人之清聲。”被:施加。

[98]弘懿:大美。張衡《南都賦》:“且其君子弘懿明叡,允恭温良。”吕延濟注:“弘,大也。懿,美也。”

[99]敢投桃李:豈敢投贈桃李。這里以桃李喻己詩之淺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