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贈石崇》一首 西晋 曹攄
題解:此當爲石崇于金谷園舉行宴會,群僚相聚,曹攄贈詩讚美主人之才德,嘉筵之豐盛,表達内心的感恩之情。此篇逯欽立輯入《先秦漢魏晋南北朝詩·晋詩》卷八。
昂昂我牧[1],德惟人豪。作鎮方岳,有徽其高。英風遠扇,峻迹遐招。攻璞荊嵎,滋蘭江皐。朝采芝蕙,夕玩瓊瑶。豈乏珉石,乃牧艾蕭。[2]髦儁在位,多士盈朝。雖欣嘉願,懼忝班僚。(其一)
人亦有云,上明下真。匪唯且臣,諤諤在側[3]。讜言既奏,朝有正色。[4]翰飛冲天,必假羽翼。諮余承之[5],與屬備職。曾無補益,徒竭心力。龍旗反旆,鸞駕回軾。[6]願尋塵軌,以除其逼。(其二)
美兹高會,憑城臨川。峻墉亢閣,曾樓辟軒。遠望長州,近察重泉。鬱鬱繁林,蕩蕩洪源[7]。津人思濟,舟士戲船。得厠大歡,屢蒙賓延。飲必酃緑[8],肴則時鮮。仰接温顔[9],俯聽話言。嘉我乃遇,遭彼頻煩[10]。(其三)
浮萍依水[11],寄生附林。托根清流,委積重陰[12]。願樹之茂,樂川之深。太陽移宿,葵藿傾心[13]。至誠苟著,雖微難禁。况與夫子,利齊斷金[14]。敢敷中懷,貢之所欽。(其四)
【注釋】
[1]昂昂:出群,高潔。《楚辭·卜居》:“寧昂昂若千里之駒乎?將氾氾若水中之鳧乎?”
[2]瑉石:同“琝石”,似玉的美石,喻賢者。劉向《九叹·愍命》:“藏瑉石於金匱兮,捐赤瑾於中庭。”王逸注:“瑉石,次玉者。瑉,一作‘珉’。”艾蕭:艾蒿,臭草,亦喻小人。
[3]諤諤:直言爭辯貌。《楚辭·惜誓》:“或推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諤諤。”亦作“咢咢”“鄂鄂”。
[4]讜言:正直之言,直言。《漢書·叙傳上》:“吾久不見班生,今日復聞讜言!”顔師古注:“讜言,善言也。”正色:神色莊重,態度嚴肅。《尚書·畢命》:“弼亮四世,正色率下。”
[5]之,當爲“乏”。承乏:擔任職務的謙詞。《左傳·成公二年》:“敢告不敏,攝官承乏。”杜預注:“言欲以己不敏,攝承空乏。”
[6]龍旗:皇帝。鸞駕:皇帝所乘之車。
[7]蕩蕩:水奔突涌流貌。《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孔安國傳:“蕩蕩,言水奔突有所滌除。”
[8]酃緑:亦作“酃淥”“酃醁”,美酒名。《晋書·武帝紀》:“薦酃淥於太廟。”
[9]温顔:温和的面色。《漢書·韓王信傳》:“爲人寬和自守,以温顔遜辭承上接下,無所失意,保身固寵,不能有所建明。”
[10]頻煩:頻繁。《三國志·蜀志·費禕傳》:“以奉使稱旨,頻煩至吴。”
[11]浮萍:浮萍。浮生在水面上的一种草本植物,可入中药。何晏《言志》诗:“岂若集五湖,顺流唼浮萍。”
[12]重陰:地下。
[13]葵藿:葵與藿,此單指葵。葵性向日,多用以比喻下對上赤心趨向。語出《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爲之回光,然向之者誠也。竊自比於葵藿,若降天地之施,垂三光之明者,實在陛下。”
[14]斷金:《易·繫辭上》:“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後因以“斷金”爲“同心”的代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