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中国故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弃武从文”的汉语人生

[博茨瓦纳]马弈男

博茨瓦纳大学中文系讲师

我本来想安安静静地埋头做一位计算机系的老师,哪知被汉语迷住,从此“弃武从文”,开始了自己的汉语人生。

2017年3月,我正式成为博茨瓦纳大学中文系的中文教师,给4个班的学生讲课,课程排得很满。但我对自己说:“我喜欢汉语,也喜欢去教学生怎样学习汉语,所以自己不觉得累,而是觉得很快乐。”

2009年,我从博茨瓦纳大学计算机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任助教,如按照正常的步骤,我今后会成为计算机系的教师甚至教授,一切的转折始于当年孔子学院的成立。

当年孔子学院正式在博茨瓦纳开始招生培训中文,教学点设在博茨瓦纳大学,每晚授课。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报名参加了培训班。当时我有好几个中国朋友,我想与他们及他们的家人有更深入的交流,所以想试试学习中文,看看自己能学到什么样的水平。

就是这一试,我发现自己的语言天赋竟然出奇地好。在孔子学院学习不到半年,老师们都说我的发音很准,对语言的掌握和运用也非常快,到学期结束时,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前来向我们颁发证书,更让我感受到中国政府的友好。“就这样,我爱上了汉语,我想去中国,想把汉语学得更好。”我2011年申请了奖学金去湖南大学攻读计算机系的硕士。

我把湖南称作自己在中国的家乡,在湖南,我度过了最为忙碌的3年,也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转变奠定了基础。

在湖南读书期间,我一边忙着学习计算机课程,一边坚持学习汉语,有了语言环境,更是如鱼得水。

我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2013年,我通过了汉语水平考试HSK5级考试(最高级为6级)。而这时面临着计算机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拿出一篇合格的论文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我意识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而随着对汉语的熟练掌握以及对汉语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我心中已逐渐明确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方向——要成为一名汉语教师。

我最终放弃了计算机系的学习,也就是切断了自己成为计算机系讲师这条业已成形的路。我于2014年考上上海师范大学,攻读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朝着专业汉语教师的方向努力,并于2016年7月顺利毕业。

我非常感谢上帝赐给我语言天赋,坚持不懈的学习和明确而坚定的方向给我的天赋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最终实现理想。

更何况这个理想已经有了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与中国有多个合作项目的博茨瓦纳大学2011年就成立了中文系,非常需要汉语教师,我在此时选择汉语教学,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也赶上了中非友好的最好时期。

我对自己与中国的缘分感慨良多,我读小学的时候,我家的附近就有中国人在给我们修建中学,那时候我就很想听懂他们说的话,没有想到多年以后,还是中国政府给了我这样的机会,我真的很感谢中国。

我从中国学成回到博茨瓦纳就把自己当作中博关系的架桥人,我经常担任孔子学院活动、中博文化活动等的主持人,也积极参加中博关系的相关研讨活动等,生活中有博茨瓦纳朋友与中国人沟通遇到困难时也常求助于我。我希望通过自己,让更多的博茨瓦纳人了解中国,也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博茨瓦纳,增进相互之间的理解。

学习汉语让我展开了快乐而精彩的汉语人生,未来3—5年,我还计划去中国攻读博士学位,要把汉语教学的路踏实而坚定地走下去。我会珍惜去中国学习的机会,因为真的可以学到很多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