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1章 笼中鸟何时飞
姜启来青楼楚馆只是走一个过场,语气平淡道:
“孤向道养生,不好女色,不需要你伺候,且收起那些无用伎俩,孤在此处待两个时辰就走。”
巧灵儿面色一僵,有些尴尬,却也不再多说什么。
姜启则保持着观想修行,不仅碰都不碰这所谓的青楼名妓,连桌上酒水蔬果珍馐都不碰,生怕这些食物被人暗中下药。
实际上,这些食物酒水也确实被下药了。
当然,并非是什么要人命的烈性毒药,而是一种能让浑身燥热,飘飘欲仙,致幻上瘾的芙蓉散。
这家青楼楚馆毕竟是邪道赤松子暗中把持的产业,除了做皮肉生意外,自然也少不了邪道手段。
不止是来这里消费金主会服食芙蓉散娱乐助兴,平日里这些艺妓也会服食,好让自己容光焕发,乃至于上瘾,最后摆脱不了芙蓉散。
巧灵儿就是暗中得到青楼老鸨的指示,除了要姜启这位财神爷在这里享乐留宿,还要悄悄拿这些上瘾药物,诱惑他服用,好让这棵摇钱树牢牢扎根在他们这,掌握安阳公把柄。
但奈何姜启一副油盐不进的模样,巧灵儿施展浑身解数,都是毫无作用。
巧灵儿暗暗哀怨,美色诱惑不成,等安阳公离开后,自己怕是要被老鸨狠狠数落,责怪办事不利。
花满楼的名妓居心叵测,而姜启也在暗暗思量:
“....我这十来天,光是在青楼楚馆这里开销就花费百两黄金,这样大额开销,不知能否引起我身边眼线的怀疑?”
赤松子自觉用青楼洗钱是天衣无缝的事情,然而姜启却知道,宣国在自己身上监视是无时无刻,只要一有可疑之处,便会惹来注视。
姜启的猜测也没错,他这几天逛青楼行程很快就被上报给地方太守。
太守萧晃审视着密报,眉头微皱,暗忖道:
“这安阳公,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宅子里修道炼丹,怎么突然想起寻花问柳了,接触青楼艺妓?”
萧晃不仅是太守,还是宣国的皇亲国戚,因此消息渠道特别灵敏。
虽然宣王率先称帝,但天下并未统一,还有三路诸侯在争霸反抗。
这三路诸侯可都是特别希望废帝姜启这里能搞出一些动静,牵扯住宣帝的精力,暗暗都有些动作。
作为皇亲国戚,萧晃自然是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男儿好色本是正常事情,安阳公也确实到了这个年龄.....但这名为花满楼的青楼楚馆,似乎不太正常。”
萧晃下令暗中调查一下花满楼,很快就确认,这家青楼楚馆人员来往非常杂乱,汇聚着三教九流之徒。
“难保安阳公接触到一些不怀好意的歹人,这倒是徒增风险,最好还是找一个名头,将他禁足在王府深院中。”
萧晃略微思索,很快就有了主意,并将命令下达执行。
......
姜启在青楼逛了十多天,回到王府后,贴身宦官黄宏就语气幽怨的说道:
“殿下,您是天潢贵胄,若想要美色,天底下有大把名门望族贵家千金愿意自荐枕席,何故自降身份,去那些腌臜之地?”
作为曾经皇室宦官,黄宏是看不起下九流的艺妓,语气中难免有些鄙夷。
姜启只是淡淡的说道:
“想去便去了,哪有那么多讲究。”
黄宏语塞,低下头,双眸中却有异样神情闪烁,说道:
“....既然是主子的兴致,那奴婢自然不多问,但行男女之事,颇为耗费精元肾气。恰好,本郡太守萧晃萧大人,听闻主子有意修道养生,特差人送来诸多滋补之物,要给主子做一锅十全大补汤,固本培元。”
姜启眉头一挑,暗道句“黄鼠狼给鸡拜年不怀好意”。
等到了午膳,还真端来一大盆十全大补汤。
黄宏面带谄媚的笑意:
“大补汤来喽,菜都齐了,还请主子爷动筷。”
姜启眼睛微眯,先打量着那盆热气腾腾大补汤,然后再瞥了眼黄宏。
黄宏后知后觉,这才反应过来,说道:
“奴婢差点忘了规矩。”
接着他叫仆人先盛了一碗汤药,自己试过汤药无毒,再端给姜启,殷切道:
“主子,这大补汤真是极其的鲜美,还请趁热喝....”
姜启悄悄打量着黄宏的神情。
他现在也是位二境武者,并且神魂力量强大,精神敏锐,可以通过观察凡人的外表,快速知晓身体情况。
姜启就看到,黄宏在喝补汤后,面色发热,有细汗冒出,喉头似乎开始肿大,说话似乎有点要不利索了。
姜启心里嘟囔:
“这补汤有古怪啊,似乎凡人吃了后,会有很严重的虚不受补反应,但也不至于损伤性命,最多需要在床上躺上个十天半月....是宣国朝廷是不想让我出门吗?”
心念电转,姜启先小口品尝:
“滋味确实不错....”
通过小剂量确认无毒后,姜启才大口喝汤。
补汤入肚,仿若升起一团火,若是普通人此刻已经气血过盛,燥热上火。
但姜启实际上是名二境武者,体魄健壮,这汤药对他来说反而是大补之物,有增无损。
不过,他还是暗暗催动《枯荣禅功》的效果,控制体貌特征,装出一副虚弱的模样。
饭后,他就满脸通红,身上冒出细汗,捂着额头,说道:
“不知怎么的,孤有些头晕了,来人啊,伺候孤就寝。”
在仆人服侍中,姜启早早就上床休息。
过了一天,他就喉咙肿大声音沙哑,神情恍惚脚步虚浮,在下人眼中,就是一副滋补过度,体虚上火的模样。
太守萧晃在得知后,心中满意,算是变相的把安阳公软禁在家。
而姜启则是洞若烛火,大概揣测出了前因后果:
“....暗中指示我的贴身仆人,给我饭菜中下药,也就是天下暂未一统,我现在活着对宣国有价值,真要等天下一统了,怕不是就要赐我毒酒了吧?”
姜启心中生出冷意。
听闻安阳公身体有异,佛道两家倒是联袂而来献殷勤。
按理来说,区区体虚不受补的症状,佛道两家轻而易举的就能解决,然而在宦官黄宏的暗暗提醒下,佛道两家知道这是本郡太守的手段后,就纷纷说无能为力,快速离去。
佛道两家虽然贪财,但终究是看宣国脸色,根本不敢触犯忌讳。
不止是宣国试图拿捏姜启,连邪道士赤松子也觊觎他。
得知姜启不再逛青楼,赤松子很快就悄悄进入王府,找着卧病在床的姜启,调侃道:
“安阳公这几日兴致缺缺,可是花满楼丫鬟没能伺候好殿下?”
姜启咳嗽几声,故作虚弱道:
“孤身体有恙,佛道两家说需要静养,不便外出。”
赤松子见着姜启虚弱,便啧啧道:
“佛道两家皆是胆小怕事之徒,贫道却不同,贫道有一奇药,名为‘芙蓉散’,可助殿下容光焕发,疾病痊愈,殿下在花满楼玩乐时,那些丫鬟应该给殿下看过这奇药的功效吧?”
邪道终究是邪道,没多少善心,眼见姜启陷入虚弱又与佛道两家疏远,赤松子便按捺不住恶意,想要进一步掌控姜启。
赤松子蛊惑,拿出上瘾毒药试图诱骗,却丝毫没注意到,姜启眼眸中杀意愈发深沉。
三言两语打发走赤松子。
姜启裹着被子,目光闪烁,心道:
“我为笼中之鸟,不可展翼飞翔,还需等候时机。”
....
姜启的等待并没有持续太久,
五天后,他就得知了锦州牧使者到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