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规矩2
朱成矩听了,高兴地伸手就往桌子上拍去。
亏了袁时中手疾眼快,一下抓住了他的手。要不然,他这一拍,桌子上的油灯估计会翻。
朱成矩见此,有点不好意思地哈哈一笑道:“会首不愧是读书人,这想得就是周到,比李自成那几个狗头军师强多了!”
刘玉尺一听,连忙纠正道:“什么读书人,会首是天选之人!”
袁时中听到,连忙附和道:“对对对,会首是天选之人,可不是一般的读书人!”
唐平安听了,并没有反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从后世穿越到这个位面,怕是真天选之人!
此时,他见他们三人都没有意见,就继续说下一条了。
“凡太平会的百姓,从事职业无贵贱,只有普通人和罪囚之分。”
听到这话,袁时中等人又不解了,由袁时中先开口问道:“会首,这又是什么意思?”
其他两人,听到袁时中开口了,他们就不说话了,只是竖着耳朵听着。
唐平安看着他们,认真地解释道:“职业就是指干什么的,农夫,商人,衙役,军人,渔夫,还包括会首,副会首等等。所有这些,都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而是所从事的工作不同而已。”
他怕他们听不懂,就再给他们举例道:“也就是说,我们这,没有贱籍,也没有皇亲国戚,大家都平等。唯一有区别的是,犯罪了的人,那才是低人一等,可以剥夺他的一些权力,和普通人不一样!”
唐平安刚解释完,朱成矩就大声喊道:“好!”
喊出口之后,他看到其他人看向他,就立刻带着一些愤怒说道:“那些举人老爷一副高高在上的鸟样,早就看不顺眼了!”
刘玉尺听了,没有理他,转头看向唐平安,认真地说道:“这便是我们太平会要代表天下人的意思,众生平等,只是罪囚除外而已?”
唐平安听到他的问话,赞许地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这个意思。”
刘玉尺一听,便严肃地说道:“我同意!”
到明末这个时候,思想其实已经很先进了。早就有人提出了,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甚至黄宗羲在总结明亡教训中,就直接把这条写了出来。
相对于袁时中和朱成矩只是有朴素的认知而言,刘玉尺好歹是读过书的,自然有听说一二。
这小袁营的三个首领,还没从普通百姓的身份进行转变,唐平安定出的几条规则,都是替底层百姓说话,自然能引发他们的共鸣。
此时,听到刘玉尺说“同意”,袁时中和朱成矩也没二话,当即也同意了。
唐平安见了,便拍拍稿子说道:“太平会的会章,大概就这么多了,你们如果有的话,也可以提出来,我们讨论,都通过的话就加进去。”
听到这话,朱成矩笑着说道:“会首高看我们了,我们这脑子哪能和你比!”
唐平安一听,严肃地摇摇头说道:“三人行,必有我师。朱二哥不用妄自菲薄,你也有我没有的优点!”
朱成矩一听乐了,正要说话时,刘玉尺开口先对唐平安说道:“会首不是说过,一切缴获要归公么,这一条怎么没有?”
袁时中听了,也是点头说道:“是啊,我也刚想说。”
唐平安听了,便微笑着给他们解释道:“我们刚才所议,是太平会的会章,而一切缴获要归公,则是属于小袁营的军纪。有关军纪这块,我们随后再说!”
刘玉尺听了,微皱着眉头立刻追问道:“这有什么区别么?”
“当然有!”唐平安看到他们都有困惑的意思,就立刻回答道,“太平会会章是所有加入太平会的人都要遵守的。而军纪则只是军人要遵守的。军人可以是太平会众,但也只是军人,不是做其他事情的,这是有区别的。”
听到这解释,袁时中点点头说道:“那我们也有军纪,是我们几个之前定出来的。”
唐平安听了,便笑道:“是的,小袁营的军纪很好,我就是在小袁营军纪的基础上总结了,你们看看如何?”
袁时中一听,立刻点头回答道:“那听会首的。”
唐平安听了,低头看了下军纪的初稿,然后轻轻地哼唱了起来:“四大纪律七项注意,太平军人要牢记,第一一切行动要听指挥……“
这首歌的旋律,源自于清末新军的大帅练兵歌,后来被多首有名的歌拿去用了。
这个旋律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在定小袁营军纪时,他自然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借用这首歌。
根据当下的情况,他也不需要修改多少,就能拿来用了。刘玉尺提醒的一切缴获要归公,也包含在里面了。
袁时中等人,一开始听到唐平安忽然唱起了小曲,都有点不解。但是随后,他们就听出来了,唐平安是在唱军纪。
这个其实也不奇怪,自古以来就有这么做的。近的,包括戚继光,也曾有类似做法。
此时,袁时中三人,就安静地听着唐平安在唱。
等到唱完之后,唐平安便主动说道:“这便是我们太平军的军纪了,接下来,我一条条解释,你们有什么问题,也尽管提出来,还是哪个意思,最终定稿是要我们商量通过的。”
说完之后,他看到对面三人都点头,就开始解释了起来。
让唐平安没想到的是,在他解释的过程中,就算是朱成矩也没打断他,只是在听着。
于是,唐平安便把他改过的内容,逐条解释了一遍,然后问道:“暂时就这么多了,你们看看,哪些觉得不合适,哪些是需要改的,又或者,还有什么需要加的?”
听到这话,刘玉尺感慨道:“好细!”
袁时中这边,却是点头说道:“我觉得不错,这几条都是平日里最容易出争执的。如今有了明确的说法,也不会有说不清的了。”
朱成矩伸手挠挠后脑勺,有点底气不足地问道:“会不会太细了点?”
唐平安听了,还没回答,袁时中就先说道:“我看着挺好的,细点好!”
刘玉尺听听到他的话,跟着附和道:“我也同意,细点好!”
听到两个老伙计都同意了,朱成矩就急忙解释道:“不是,我的意思是,有的人就是欠揍,不打不听话!”
唐平安一听,就认真地说道:“如果犯了军纪,就按军规处置。如果不是,那就要耐心点.你要打人,你是痛快了,但别人未必会服气。战场上,最重要的是团结,要相信同袍!”
朱成矩听了,看看袁时中和刘玉尺,最后只好点点头说道:“好吧!”
唐平安见军纪部分,也都通过了,便把这部分稿子放到已经通过的太平会会章稿子那边,接着看向面前的稿子一眼后说道:“那接下来,我们再过一下酬劳。”
“还有啊?”朱成矩有点吃惊,不过在说完之后,他又马上回过神来说道:“没事,没事,我们继续!”
刘玉尺听了,也是笑道:“没想到会首短短这么一点时间,竟然想好了这么多事情,实在了不起!要我说,会首真有卧龙凤雏之能!”
朱成矩一听,立刻附和道:“对对对,老刘说得对!”
唐平安心中苦笑,这卧龙凤雏在后世的含义,已经是变了的。
心中这么想着,唐平安便又念了起来,道:“在接下来的几年,我们肯定是很艰苦的,首先要保证所有人都能有吃饱穿暖,因此,军饷俸禄什么的,暂时应该没法发的,最多是每个月给点必要的补贴。”
听到说到这,有关这一点,小袁营三个领导人中唯一识字的刘玉尺,最是有发言权了,当即说道:“会首说得没错,我们其实过得非常紧巴,如果不是杀鞑子得了一些钱粮,那日子都快不知道怎么过了!”
鞑子劫掠了山东,抢了不少钱粮。小袁营干他们,自然就得到了这部分钱财,哪怕五十文一个发放了百姓路费,也还是有些盈余的。
袁时中和朱成矩虽然不具体管账,但是也能看到一个大概情况。
此时,听到刘玉尺说了之后,他们也是点头附和。
实力不强的义军,被官军围剿,也要提防其他造反队伍,日子是很难过的。
唐平安见他们没意见,便接着往下说道:“军功,不再按首级分,而是根据将士们对赢得战事的贡献进行评级,分特等,一等,二等,三等,这个评级需要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军功可以有物资和精神奖励,具体什么待定……”
根据后世的经验,他改编了之后一一做了介绍。
还包括有关军属的安置和优待,不同级别的津贴等等。
说到后面,不但是作为读书人的刘玉尺,还包括不识字的袁时中和朱成矩,都有点听呆了。
这么多内容,详细的规划,就这么短时间就想出来了?
之前的时候,刘玉尺等人就有点惊讶了,听到这越来越多的内容,最后是目瞪口呆了。
唐平安说到后面,忽然提高了点声音道:“有关做事方面,我要重点强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