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彩图解儿童感觉统合与功能性训练游戏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感统训练师

3~12岁是儿童的感知、注意、理解、协调、运动等单项能力及感觉统合能力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段时间里,有的孩子显现出超强的运动协调能力,有的显现出过人的语言天赋,有的则会出现某项能力的发展落后于同龄孩子平均水平的现象。这些发展落后于同龄人的孩子大都属于感统失调。本章系统讲述了感觉统合的运作原理、感统失调的表现和感统训练的必要性,旨在为父母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建议。

9月,新一批6岁的孩子入学了。一个月后,每个班里都会有一部分孩子成为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年年如此,从不例外:

欣欣使用勺子吃饭比较困难,经常需要同学或老师帮着喂才能在规定时间内吃完;

彤彤每次稍微跑快一点点就会摔跤;

豆豆经常把数字、拼音甚至是汉字的偏旁部首颠倒着写,不管别人怎么纠正,他下一次还是会反着写;

豪豪每天回家,都不记得老师上课讲了什么,也不知道老师留了什么作业,提了什么要求;

姗姗很难集中注意力听课,同学的桌子动了,铅笔掉地上了,她总是第一个转头看;

霖霖回家读课文总是读得结结巴巴的,经常加字漏字、跳读漏读,甚至不按课文而是按自己的想象来读;

潇潇在家做作业,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笔不见了,一会儿橡皮没了,就是不能老老实实坐着写作业;

瑞瑞上课不喜欢回答问题,与同学发生冲突或是遇到困难时,不能很好地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经常被能言善辩的孩子说得哑口无言,气得小脸通红,直接上手打人;

上小学已经一个月了,早晨妈妈送琪琪上学,只要出任何一点状况,比如忘记带彩笔,或是饭盒忘记洗干净,抑或是稍微晚了一点点,琪琪都会在学校门口大哭大闹,甚至在地上打滚,坚决不肯进学校。

又要忙工作,又要忙家务,还要管孩子的新手爸妈被孩子的各种状况搞得手忙脚乱,人仰马翻。每天放学时,老师与家长交流孩子在校情况的声音,或是家长向老师抱怨孩子在家状况的吐槽声都在校门口此起彼伏。

把孩子们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归类,我们发现,这些需要老师特殊关注的孩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而且,感统失调的孩子入学后,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比较多。那么,什么是感统失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