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软坚散结法临床运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节 软坚散结法的内涵与外延

一、软坚散结法的内涵

软坚散结法,是软坚和散结的合称。其中“软”和“散”是方法和手段,“软”有“柔化、软化”之义,散有“解散、分散”之义。“坚”和“结”是所治疗病证,坚者,坚硬、坚固之义,结者,结聚、结块之谓,指临床上由于气滞、血瘀、痰浊等病理因素缔结交织在一起所形成的坚硬结节之物,如体表赘生物、体内息肉、肿瘤、血管斑块、增生结节等。根据“坚结”病灶形成时间、质地的不同,有“坚”与“结”之分。形成较早、包块质软者,称为“结”,由结发展日久而来,包块坚硬者,称为“坚”。软坚指软化包块坚硬之势,散结指消散包块结聚之形。

软坚散结法属于中医消法的范畴,自古多有论述及方药,但具体作为一种治法,在所检索到的古籍文献中尚无明确的释义。对其较为系统完整的阐释,多见于现代如《中医大辞典》《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工具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医》:“消法之一,治疗痰浊、瘀血等结聚而形成结块诸证的治法,有使结块由硬变软逐渐消散的作用。用于瘰疬、瘿瘤以及各种积块等。”

软坚散结法治疗范围与活血、行气、化痰诸法之间存在着若干重叠,在中药分类上,软坚散结药物大多散见于活血、化痰、理气、清热诸类药中,因而软坚散结药物多兼有活血化瘀、化痰燥湿、行气导滞、清热泻火等作用。而同时软坚散结法也是活血化瘀、化湿消痰、通络消积等治法的更深一层,既包含这些治法,又互相促进。

二、软坚散结法的外延

软坚散结法的外延,是该法在具体临床应用时,依据临床病因病机衍生而成的。由定义可知,无论何种疾病,或在疾病的任何阶段,只要表现出“癥瘕”“积聚”这一共同病理特征,如肿物、增生、纤维化等,可按异病同治原则运用软坚散结法治疗。虽同为“癥瘕”“积聚”的表现,但由于其致病因素不一,标本虚实有别,临床应用则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一般来说,应根据形成“坚结”的病因病机来选择配伍治法,如因血瘀阻滞而结者,当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因痰湿凝聚而结者,当以化痰除湿、软坚散结;因气机郁滞而结者,当以理气开郁、软坚散结;因热毒内盛而结者,当以清热解毒、软坚散结;因气血阴阳亏虚而结者,当以补虚、软坚散结,偏于气虚者益气软坚散结,偏于血虚者养血软坚散结,偏于阴虚者滋阴软坚散结,偏于阳虚者温阳软坚散结。所谓治肿当求因,正如《石室秘录》中记载的那样:“倘徒攻其块,而不知温补之药,则坚终不得消。”总体来说,其治法可分为祛邪软坚散结和扶正软坚散结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