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7章 商议剿匪,贺指挥统兵!
林浩掌控阳谷县的事情看似简单,实际上林浩做了很多了解。
首先林浩摸清了所有官吏的性格,有针对每一个官吏进行过分析。
不适合的林浩都已经斩杀了,比如,王武都头,张阳县尉。
这两人是真的坏,还对林浩没有敬畏之心。
这种人哪怕是投靠了林浩,林浩都要处理的。
而孟县丞,李主簿,李教谕,孙典史,王巡检,贺万不同。
他们虽然也搜刮民脂民膏,但很少欺压百姓。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对林浩有敬畏之心。
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弄死林浩,只是想架空林浩,好好养着林浩。
而且他们还都有属于文人的性格,自恃清高,多愁善感,理想化,浪漫化。
尤其是他们都没有什么背景脚跟。
这就大大的方便了林浩收服他们,拥有系统,他以后绝对会越来越强大。
也会一直压制着孟文,李玉等人。
“下官等人愿意效忠恩相,听从恩相的命令。”
孟文,李玉等人同时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
此刻他们算是真心诚意的效忠林浩了,也和林浩绑在了一起了。
“好,本官是不会亏待各位的。”
“既然各位和本官都是绑在一条绳上的蚂蚱,那么本官也就不再有所隐瞒了。”
“阳谷县要改变,要有很大的改变。”
“而第一步就是减少苛捐杂税,让老百姓富裕起来。”
“苛捐杂税太多,老百姓活不下去就只能落草为寇。”
“县衙在进行剿匪。”
“如此往复循环,阳谷县就只能是一个恶县。”
......
林浩闻言,扫视了一眼众人,然后开口说道。
他把自己的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都告知了在场的众人。
这些事情都是可以让百姓爱戴和尊敬林浩的事情,也是增加林浩声望值的事情。
当然这些事情孟文,李玉等人是不知道。
他们只知道林浩要改变阳谷县,林浩说的这些事情都是利民的事情。
可这些事情会影响到其他县城和东平府的利益的。
其他县城,东平府也都是苛捐杂税众多,阳谷县要是想减少这些苛捐杂税。
那么势必会让其他县城的知县,或者东平府的程万里有意见。
“县尊,这苛捐杂税不单单是我们阳谷县,还有其他......”
孟文把自己的担忧说出来,这些都是林浩没有想到的。
“嗯,看来此事要从长计议。”
林浩闻言,思考了一下,说道。
看来他想的还是太过简单了,想减少百姓的苛捐杂税这件事情必须要和程万里达成一致。
不过现在虽然不能减少百姓的苛捐杂税,但是他有办法为百姓创造收入。
他准备用商业来致富阳谷县。
不过想要大力发展商业,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环境,匪患是必须要解决的。
想到这里。
林浩又开口说道。
“减少百姓苛捐杂税的事情以后再说,但剿匪的事情,必须要落实。”
“现在钱粮有了,那么兵马,统率也要有了。”
“兵马就按照本官之前的决定,贺万统领,带领都指挥五百兵马。”
“武松为副将,带领衙役二百,义兵一千,合计一千七百人。”
“本官的要求就是彻底清除阳谷县四周的草寇,先招降,后剿匪。”
一千七百人兵马,哪怕有一半人能战斗也可以清除阳谷县四周的草寇了。
要知道阳谷县四周的草寇就没有上百人的规模,都是十几人,或者数十人的规模。
“是,麾下领命!”
贺万,武松闻言站起身来,抱拳拱手道。
“孟县丞,李主簿,你二人去游说县内的大户,让他们捐献钱粮。”
“但要切记,不可强迫这些大户。”
林浩闻言,又看向孟文,李玉,说道。
之所以让他们去游说县内的大户,捐献钱粮,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官职高,人脉广。
“下官,谨遵县尊命令。”
孟文,李玉闻言,同时站起身来行礼道。
“李教谕,本官想让你发动县内的学子,宣传剿匪事宜。”
“记住声势一定要大,本官要让阳谷县所有百姓都知晓县衙大力剿匪的事情。”
林浩闻言,又看向李文,说道。
教谕负责掌管文庙祭祀等事务,同时还承担教导,管理县内学子的任务。
这些学子都是有学识在身,他们的宣传一定会引起众多百姓。
“下官,谨遵县尊命令。”
李教谕闻言,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
“孙典史,本官让你重新清点县衙的钱粮,物资等等,以及负责剿匪事宜的钱粮。”
“清点清楚之后及时上报本官。”
林浩闻言,看向孙宁,说道。
典史负责出纳,会计,财务审核,仓库管,物资清点等工作。
对于县衙的财务情况,林浩必须要心里有数。
“下官,谨遵县尊命令。”
孙典史闻言,站起身来拱手行礼道。
“张勇,王巡检,你二人暂时负责县内的治安情况。”
“城门处也暂时有衙役接管。”
林浩闻言,又看向张勇,王冰,说道。
按道理负责县内治安的应该是县尉,可张县尉已经被他杀了。
所以只能让张勇,王冰负责了。
张勇是管理衙役的,而王巡检是管理县兵的。
其实这县兵就是义兵,乡兵,也是厢军,算是属于各州县安保部队。
最高隶属于兵部,兵部拥有对全国厢军的指挥权,但这都是名义上的。
实际上厢军战斗力弱,一般只有维持治安和杂役的任务,州县地方长官一样对其有领导权。
这厢军也是义兵,乡兵,民兵,县兵,各地的叫法不同,但意思一样。
平时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任务。
各地厢军名目很多,编制亦不统一,或按指挥,都,或按甲,队,或按都保,大保,保的序列编成。
阳谷县是大县,所以厢军也多,有三个都指挥,也就是一千五百人。
不过这些厢军都是县衙有行动的时候才会召集,而召集这些厢军也是需要发俸禄的,也是需要消耗县衙钱粮的。
所以一般情况之下,县衙是不会召集厢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