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4章 清澈眼眸,未言的话语
陆扬和王磊并肩走在略显拥挤的走廊上,身后教室里的喧嚣如同潮水般退去,又被走廊里其他班级课间的吵闹声替代。王磊依旧在他耳边喋喋不休,像只刚出笼的麻雀,兴奋地分析着刚才物理老师可能多给陆扬加了几分平时成绩,又或者猜测着李建国那小子吃了瘪回去会怎么编排他。
陆扬有一搭没一搭地应着,心思却不全在王磊的话上。他还在回味刚才那短暂的门口相遇,回味苏晓蔓眼中那抹清晰的探究与困惑。那个点头,看似轻描淡写,却耗费了他不少心力去拿捏分寸——既要表达谢意,又不能显得熟络;既要保持距离,又不能过于无礼。这其中的微妙,对于一个习惯了直来直去、或者干脆漠视一切的五十岁灵魂来说,实在是一种颇为新奇的体验。
“……所以说,陆扬,你小子今天真是走了狗屎运!不过话说回来,你蒙题的本事见长啊!下次考试……”王磊还在唾沫横飞。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迟疑,却异常清晰的女声自身后传来,不高,但在嘈杂的背景音中,准确地钻进了陆扬和王磊的耳朵里。
“那个……陆扬同学,请等一下。”
声音的主人,正是苏晓蔓。
王磊的话戛然而止,他猛地停下脚步,惊讶地转过头,脸上的表情活像是看到了太阳从西边出来:“哎?班长?你叫陆扬?”
陆扬的脚步也随之停顿。他并没有立刻转身,而是微微侧过头,用眼角的余光确认了一下。确实是苏晓蔓,她还站在原地,离他们大概七八步远的距离,怀里依然抱着那摞厚厚的作业本,似乎刚刚下定决心才开口叫住他。午后的阳光透过高窗,在她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她看起来有些不真切。
“什么事?”陆扬缓缓转过身,正面看向苏晓蔓,他的表情平静无波,眼神里没有丝毫意外或者不耐烦,仿佛早就料到她可能会叫住自己一样。这种超乎年龄的镇定,让旁边的王磊看得又是一愣。
苏晓蔓似乎也没想到陆扬会如此平静地回应,她抱着作业本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然后向前走了几步,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但仍然保持着一个礼貌的社交距离。她的目光再次与陆扬相遇,这一次,那双清澈的眼眸里,除了原有的好奇与困惑,似乎还多了一丝认真和……不易察觉的紧张?
她轻轻吸了口气,像是为了鼓足勇气,声音放得更轻柔了些:“是这样的,陆扬同学。就是……刚才钱老师在物理课最后,留了一道关于简谐运动合成的思考题,我……我有个地方没太想明白。”
她说到这里,微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快速地扫了一眼陆扬的脸,似乎在观察他的反应,然后才继续说道:“我看你之前回答问题的时候……好像对那部分内容挺有把握的。所以……所以想,能不能……嗯,请教你一下思路?”
她的话说得很是客气,甚至带着点小心翼翼,完全符合她平日里温和有礼的学霸形象。但陆扬却敏锐地捕捉到,在她流畅的言语之下,隐藏着一丝刻意。她或许是真的对题目有疑问,但选择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叫住他,恐怕,“请教问题”只是一个相对自然的借口,更深层的目的,还是源于对他这个人产生的巨大好奇。
一个平时成绩平平、甚至有些吊儿郎当的同学,突然在课堂上对答如流,面对挑衅时又展现出惊人的冷静和成熟,这前后的反差,足以引起任何一个观察力敏锐的人的注意,更何况是心思细腻的苏晓蔓。
陆扬心中了然,但他脸上并未表露分毫。
不等他开口,旁边的“护食”先锋王磊已经忍不住了,他看看苏晓蔓,又看看陆扬,一脸“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谈学习”的崩溃表情,大声嚷嚷起来:“哎我说班长大人!苏大班长!这都火烧眉毛了!马上就要上课了!再不去小卖部,别说冰棍儿,连冰棍儿杆子都抢不到了!问问题等自习课不行吗?再说了,你问他?”
王磊夸张地指了指陆扬,好像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你问他还不如问我呢!陆扬他……他也就是今天走了狗屎运,瞎猫碰上死耗子蒙对了一道题!他懂什么简谐运动……”
“王磊!”陆扬低声打断了王磊的话,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份量。
王磊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弄得一愣,后面的话卡在了喉咙里,有些不满地嘟囔了一句:“本来就是嘛……”但终究还是没再继续说下去。他有些困惑地看着陆扬,不明白这家伙今天是怎么了,不仅自己变得奇奇怪怪,连对班长的态度也这么……正式?
陆扬没有理会王磊的反应,他的目光重新落回到苏晓蔓身上。女孩因为王磊刚才那番直白的话,白皙的脸颊上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眼神也有些躲闪,似乎觉得自己的唐突举动加上王磊的搅和,让她陷入了尴尬的境地。她抱着作业本的手指又收紧了几分,微微低下了头。
看到她这副模样,陆扬心中那根名为“怜香惜玉”的弦,极其轻微地波动了一下。但他很快便将这丝波动压了下去。他知道,这个时候,任何一点多余的温和或者同情,都可能被误解,或者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他需要的是快刀斩乱麻,以最简洁、最得体的方式结束这次对话。
他维持着平稳的语调,开口说道:“那道题确实有点深度,涉及到的知识点也比较综合。钱老师出题,向来喜欢在细微处设置陷阱。”
他的话一出口,不仅王磊瞪大了眼睛,连微微低着头的苏晓蔓也惊讶地抬起了头,看向他。
陆扬仿佛没有察觉到他们的惊讶,继续不疾不徐地说道:“如果你卡在了两个垂直方向简谐运动合成后的轨迹判断上,可以尝试引入参数方程,或者从能量的角度去分析。有时候,换一个数学工具或者物理视角,问题会清晰很多。”
他没有直接给出答案,也没有长篇大论地讲解,只是点到即止地给出了两个可能的思考方向。这既显示了他确实对这个问题有所思考(而非王磊口中的“蒙”),又避免了在此刻进行深入的学术探讨,同时,也 subtly地展示了一种超越普通高中生水准的思维方式。
说完解题思路,陆扬话锋一转,语气变得真诚了一些,但依旧保持着距离感:“具体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现在时间确实不太方便。这样吧,等下午的自习课,或者放学后,如果你还需要的话,我们可以找个时间,一起讨论一下。”
他顿了顿,目光坦然地迎上苏晓蔓那双再次写满惊讶和探究的眼眸,补充道:“对了,苏晓蔓同学,刚才在教室里,谢谢你。要不是你及时站出来,估计我和李建国那事儿,不会那么容易收场。”
这个感谢,他说得不卑不亢,语气平和,既表达了应有的礼貌,也清晰地将“解围之恩”这件事摆在了明面上,仿佛是在为刚才那个略显疏离的点头做一个补充说明。
苏晓蔓彻底愣住了。
她完全没想到陆扬会给出这样一番回应。他不仅条理清晰地指出了问题的可能难点和解决方向(听起来还相当专业),而且还如此……如此平静且自然地向她道谢。
这和她印象中那个有些沉默寡言,偶尔会和王磊他们一起起哄,成绩平平,甚至在面对李建国这类人时会选择隐忍或冲动回击的陆扬,简直判若两人!
此刻站在她面前的这个陆扬,眼神沉静,语气从容,逻辑清晰,应对得体,甚至在提到李建国时,都带着一种仿佛在谈论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的淡然。这种巨大的反差,让她原本就充满好奇的心,此刻更是被无数个问号填满。
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一时之间,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是该追问解题思路?还是该回应他的道谢?亦或是,直接问出心中最大的疑惑——“陆扬同学,你……你怎么好像变了个人?”
但良好的教养和内敛的性格,让她最终只是呐呐地应了一声:“哦……好……好的。那……那谢谢你,陆扬同学。”
她的声音比刚才更低了,脸颊上的红晕也未完全褪去,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惊讶、困惑、探究,或许还有一丝因为摸不清对方底细而产生的……敬畏?
“你看你看!人家班长都说明白了!这下可以走了吧?我的冰棍儿啊!”王磊在一旁急得直跺脚,他完全没听懂陆扬和苏晓蔓之间那几句关于学习的“哑谜”,只觉得这两人磨磨唧唧的,快要把他的耐心耗尽了,“陆扬!走了走了!再不走,真的要上课铃响了!”
陆扬没有再看苏晓蔓,仿佛刚才那番简短却信息量巨大的交流已经耗尽了他此刻分配给社交的精力。他对着王磊点了点头,应道:“嗯,走吧。”
然后,他最后朝苏晓蔓的方向,再次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算是告别,随即转过身,迈开步子,向楼梯口走去。这一次,他的步伐比之前更快了一些,带着一种结束对话后的决断。
王磊如蒙大赦,赶紧跟了上去,一边走还一边回头冲苏晓蔓摆了摆手,嚷嚷道:“班长再见!问题等自习课再问陆扬哈!”
苏晓蔓站在原地,怀里依旧紧紧抱着那摞作业本。她看着陆扬和王磊一高一壮两个背影迅速消失在楼梯拐角,走廊里似乎一下子安静了许多,只剩下远处其他班级的喧闹声和风吹过窗户的呜呜声。
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作业本,又抬头望了望空荡荡的楼梯口,脑海里不断回放着刚才陆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细微的动作。
“……尝试引入参数方程,或者从能量的角度去分析……”
“……具体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
“……等下午的自习课,或者放学后……”
“……刚才在教室里,谢谢你……”
这些话语,如此清晰,如此冷静,如此……不属于一个十七岁的、原本平凡的少年。
她那双清澈的眼眸中,困惑与探究的神色愈发浓重。她感觉自己好像刚刚触碰到了一个巨大的谜团的一角,而谜团的核心,就是那个刚刚离去的、既熟悉又陌生的背影。
陆扬……他到底经历了什么?
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个曾经需要她出面解围的少年,此刻给她的感觉,却像是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平静的水面下,隐藏着无法估量的深度和秘密。
一阵微风吹过走廊,拂动了她额前的碎发,也让她微微打了个寒颤,从沉思中惊醒过来。她意识到自己还站在走廊上,而上课的预备铃声似乎随时可能响起。
她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将心中纷乱的思绪暂时压下,抱着作业本,转身,默默地走回了高二(三)班的教室。
只是,那双清澈的眼眸深处,关于陆扬的疑问,如同投入水中的墨滴,已经悄然晕染开来,短时间内,恐怕难以消散了。而那些未曾问出口的话语,也仿佛在空气中凝结,等待着未来某个合适的时机,再次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