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借火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加班

自从那次意外发现厂长侄子“秀才”的秘密后,唐小升便开始默默观察起他的行踪。秀才几乎每两三天就会来厂里一趟,每次都径直走进厂长办公室,一待就是一个小时。透过虚掩的门缝,偶尔能听到两人压低声音的交谈,语气时而激烈,时而又归于平静。

在观察秀才的过程中,唐小升还有了意外收获。他发现负责品控的老吴,每天都会从外街往宿舍带东西。有时是热气腾腾的两碗云吞,有时是一大袋香气四溢的生煎,甚至在半夜换班时,还能看见老吴拎着双档粉丝汤匆匆往宿舍赶。唐小升和老吴并不熟,起初也只是觉得这人爱吃夜宵,并未放在心上。

然而,随着箱包厂“旺季”的到来,唐小升再也无暇顾及这些。法国客户开始度假,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厂里的生产线开足马力,全力运转。唐小升和工友们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连轴转。缝纫机的哒哒声、布料的裁剪声、工人们的交谈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车间里永不停歇的交响曲。

厂长虽然嘴上总抱怨“内卷太厉害”,外贸订单互相压价赚不到钱,但唐小升注意到,他已经不再抽那些廉价的劣质烟了。唐小升每天在工作台前忙碌,早已分不清白天黑夜。上班时,天还蒙蒙亮,困意还未消散;下班时,夜幕早已降临,路灯昏黄。他仿佛变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工作机器,只有在不停的劳作中,才能暂时忘却对父亲的思念,忘却记忆中那片血红的树影,摆脱内心的虚空与恐惧。

这个月,唐小升算了算工作时长,自己竟加班了 94个小时。加上每月正常的 172小时工作时间,他总共工作了 266小时,换算下来几乎是 007的工作强度。尽管如此,他依旧干劲十足。他知道,在上海这个城市,想要立足,就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其实,唐小升本可以加班更久,但每周日他都会消失一天。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只知道他总会在当天夜里赶回厂里。每个周日归来,他都疲惫不堪,身上沾满灰尘,周一、周二都缓不过劲来。为了弥补这一天的“缺席”,他在工作日更加拼命地干活。

每一轮班组换班,唐小升都会仔细收拾自己的工位。他认真检查缝纫机的针头,确保不会给下一位同事带来麻烦。其他女工大多随手将边角料和线头扔在地上,唐小升却会主动将公共区域打扫干净。尽管下一组人来了又会弄脏,但他依旧坚持着。华厂长将这些都看在眼里,暗暗对这个年轻人多了几分赞赏。

唐小升的桌子上,总是放着一袋敞开的花生。工友们路过,随手抓一把,吃得满嘴生香。他也因此更受大家欢迎,成了车间里的“开心果”。大家喜欢和他聊天,分享生活中的琐事,他也总是耐心倾听,时不时开个玩笑,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唐小升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他坚信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回报。这一天终于来了,和他期望的一模一样。华厂长找到他时,吞吞吐吐,犹豫了许久才开口:“七组的芬姐要回老家了,家里嫂子生孩子,得回去帮忙带孩子。这样一来,组长的位子就空出来了。你进厂时间最短,年纪也最小,按理说资质还差点火候。但我看好你,你很有潜力,决定破格提拔你,重点培养。”

“升为小组长后,工资每月加 50元。好好干,以后升车间主任都不是没可能!”华厂长拍了拍唐小升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

唐小升用力地点点头,眼眶瞬间湿润了。在上海这段日子,他经历了无数的艰辛,但此刻,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他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只要肯拼命工作,就一定能收获回报。那一刻,他甚至想就这样一辈子当工人,在爱申箱包厂扎下根来。

然而,正当唐小升沉浸在喜悦中时,车间里却悄然泛起了波澜。一些老员工对他的晋升颇为不满,认为他资历尚浅,不配担任组长一职。尤其是和老吴关系密切的几个工人,私下里议论纷纷,说他是靠不正当手段上位的。

一天,唐小升在车间里听到几个工友在角落里窃窃私语。“就他那小子,来厂里才多久,凭什么当组长?”“就是,肯定是给厂长送礼了吧!”“听说他还和秀才走得近,说不定是靠关系呢!”这些话如同一把把利刃,刺进唐小升的心里。

他强忍着委屈,没有上前理论。他知道,此刻解释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只有用实力证明自己,才能堵住这些人的嘴。从那以后,唐小升工作更加努力了。他不仅要完成自己的任务,还要帮助组里的其他工友解决问题。

在一次订单紧急赶工中,车间里的空气仿佛都被缝纫机的轰鸣声点燃。唐小升的手指在布料间翻飞,突然,隔壁工位传来金属卡壳的刺耳声响。循声望去,王婶的缝纫机正冒着焦糊味剧烈颤抖,针脚在布料上扭成一团乱麻,整个小组的传送带都像被掐住脖子般停了下来。

他三步并作两步冲过去,工装裤膝盖处蹭着满地线头。“大家先别慌!“唐小升扯开被机油浸透的帆布手套,将耳朵贴在发烫的机身上。齿轮咬合的异响让他眉头紧锁,指尖在发烫的金属部件上快速游走。记忆突然闪回三个月前,老师傅教他辨认机针偏移的诀窍,此刻那些晦涩的口诀在脑海中自动运转。

“是梭床卡死了!“他从工具包拽出镊子,工友们举着台灯围拢过来,形成一圈晃动的光晕。油污顺着指尖往下滴,唐小升屏住呼吸夹出卡在梭芯里的碎布,金属部件在掌心泛着灼人的温度。李哥递来润滑油,赵姐举着零件图册对照,二十分钟后,随着一声清脆的嗡鸣,缝纫机重新吐出整齐的针脚。

月光透过车间天窗斜斜照进来时,唐小升才发现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看着流水线重新运转,他抹了把脸,工装袖口蹭上的机油在脸上晕开深色痕迹。次日晨会,车间主任特意将他的工牌照片贴在光荣榜,而角落几个老员工交换的眼神里,质疑的锋芒却仍未完全褪去。

深夜值班时,唐小升蜷缩在更衣室里啃冷馒头。手机屏幕亮起秀才的消息,短短“小心质检科“五个字,让他盯着斑驳的水泥墙发怔。窗外,厂长办公室的灯还亮着,影子在百叶窗上拉得很长,像极了车间里那些错综复杂的传送带。他握紧饭盒,金属边缘硌得掌心生疼——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才刚刚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