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香味引来蜈蚣出洞
第2章:香味引来蜈蚣出洞
“咕”!
凤朝阳兴高采烈地拔了一根野小笋。
“咕、咕、咕……”
一连又拔了几根。
不一会儿,一大把野生小笋就在凤朝阳手里了。
凤朝阳剥壳洗净,起锅烧油。
用红辣椒,鲜生姜,麻花椒,香菇酱,把一大盘野生小笋炒得红白相间、辣味十足。
远望活色生香,近闻馋涎欲滴。
把凤朝阳这名山间厨子撑得肚皮都快要爆了。没办法——太香、太辣、太鲜、太麻、太好吃了啊!
一大盘野小笋,吃得只剩三分之一了。
凤朝阳惬意十分地咂巴着嘴唇,余味无穷。想想都觉得幸福。
学道之人吃新鲜的野小笋,不啻于肉食者吃帝王蟹。
凤朝阳把那盘堪比“帝王蟹”的野小笋放在圆桌上,就去撞钟擦供台。
干活累了,她拿起一把椅子,坐在圆桌不远处的门边休息。
突然,一个稍显长的小黑点,在她脚边。
凤朝阳不是近视眼吗?
起先,她还不以为意。
以为是个不起眼的小黑点而已。
山间的地上不到处都是大大小小的小黑点吗?有什么可奇怪的。
可是,待她再次无意间瞥向小黑点时,发现那小黑点居然移动到更远一些的地方了。
这说明不是小黑点,而是一条小虫子。
“哎呀,妈呀!”脚下居然有小虫子,凤朝阳惊得一下跳了起来。
凤朝阳虽然早就是城镇户口,可她是农村出身,这会儿当然知晓那小黑点是蜈蚣啊!
我的个妈呀,蜈蚣全出洞,不死也得脱层皮。
而且,可千万别碰上那只老蜈蚣精。
老蜈蚣,是领头的蜈蚣。相当于一个大家族的族长。一个大家族的族长有傻的么?
因此,老蜈蚣年老成精,鬼点子多。其智商不亚于一个成年人。那还是它的足太多、太长,导致它走不快。要不然,碰上老蜈蚣,休想逃脱。
并且,就算逃脱了,光是看着如此丑陋的蜈蚣,几天吃不下饭。
“不好了,那盘野小笋……”
在那一刹那间,凤朝阳就知晓是那一盘野生小笋把蜈蚣给招来了。
念及此,凤朝阳下意识地往不远处的圆桌上瞧去。
这一瞧不打紧,却见从自己脚下,一直到圆桌旁,不知何时,一条弯弯曲曲的黑线,早已连到圆桌上去了。全是蜈蚣!
这可怎么办?
凤朝阳当机立断,擒贼先擒王,拆线先找头。
要想引开蜈蚣,得先把那盘野小笋处理掉。
她看都不用看就知道,那盘野小笋内,此时肯定钻进了蜈蚣。
难怪小时候去乡下的姨妈家玩,姨妈总是对她们小孩子说:“你们几个小鬼,快把那盘油炸鸡蛋吃掉。待会惹蜈蚣。”
乡村人家,离市场较远。来了客人,不方便出去买菜。往往都是煎几个农家土鸡蛋,招待客人。
而主家往往热情地叫客人把菜吃完,尤其是鸡蛋,一定要吃完。
因为油煎油炸鸡蛋,很快就能惹来蜈蚣。
乡下人家的屋顶瓦隙间,藏有数不胜数的蜈蚣;
猪舍、鸡笼、牛栏、羊圈、狗窝、猫巢、老鼠洞等等一切地方,都有可能藏有蜈蚣。
它们通常藏身于温暖、潮湿、阴暗环境下通风条件好、富有腐殖质的石缝、草堆、落叶层之中。
只不过,生活于乡村的蜈蚣,多数被乡民打死。
长期以来,蜈蚣对人们有一种恐惧心里,所以它们感觉到有人类就逃。故很少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这就是乡村的人们看不到多少蜈蚣的原因。
而野生蜈蚣不同。
野生的蜈蚣生活在深山万岭,它们没有遭受过乡民的惨杀,它们不怕人类。
而且,野生的蜈蚣经常在野外爬行惯了,它们的爬行能力更强,攻击的能力也更强。其灵活性也相应地更强。
凤朝阳是修道之人,当然不忍杀生。可如此多的蜈蚣,她也顾不得心慈手软了。不赶紧想办法处理此事,待会蜈蚣会越来越多。
这地方,土连着土,树外有树,蜈蚣洞连着蜈蚣洞。蜈蚣都不用相互“通电话”,它们就能从各处赶来!
凤朝阳顺手拿起门边的竹条子笤帚,轻轻地把脚边的蜈蚣,扫到一边。扫重了的话,怕蜈蚣因此送了命。
说起来,造成蜈蚣犹如赶大集般地出洞来抢那盘野小笋,这事还得怪凤朝阳。只顾自己饱腹,没有考虑到饿了一整个冬季的蜈蚣没有吃食。
真是饱汉不知饿汉饥。
饶是凤朝阳如此轻轻地扫,也把条条蜈蚣扫得七仰八叉的。它们各自在地上翻滚,又各自慌不择路地想逃跑。
那些被扫得乱七八糟的蜈蚣,有些干脆被扫得晕了过去,躺在地上不动了。
凤朝阳拿着竹条子笤帚,几步跨到圆桌旁。
果然,那盘野小笋内,有好几条蜈蚣在里面蠕动。恶心得要命。
凤朝阳只得调出内心里的慈悲因子,硬生生地把那股恶心之感压下去。
又强行让自己的眼睛不要往那盘子里看。
她放下笤帚,转到圆桌后拿来一个筐,右手拿起一根闩门棍。
凤朝阳用闩门棍把那野小笋盘子往竹筐里赶。她实在是不敢用手拿盘子。
然后,凤朝阳忍着恶心,双手端着竹筐,来到古仙庙外面的院子里。
凤朝阳扯来一把野草,用野草把野小笋从盘子里扫出,倒在了围墙外面。
本来,按照凤朝阳的内心之意,是想连同那个盘子都丢得老远的。
但是,她是修道之人,不能浪费人力物力。
恒念物力维艰啊!
她舍不得丢那个菜盘子。
一有点事就丢盘子,那古仙庙里的碗盘还不够人丢的。可能丢个几天会连一只盘子都没了。到时吃饭得用手抓。这还是修道人吗?
凤朝阳壮起胆子,拿起那个盘子,睁大那双高度近视眼,左瞧右瞧,上看下看。就怕那个盘子上还沾有蜈蚣。
凤朝阳差点手都抖了,心里在急急地念着:“三清道祖,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快来救命呀……”
她拿着那个光盘子,“咚咚咚”地一路小跑。
来到水笼头处,把水开到最大。哗哗的流水把盘子冲得一干二净。
洗了好几分钟,尽管那个盘子洗得都能照出人影,可是,打这以后,凤朝阳尤自不敢再用那个盘子装菜。
心理膈应啊!
慢着,刚才圆桌不远处还有好多蜈蚣没有处理呢?
用笤帚扫,只是暂时用急之法。不是究竟之法。
要想杜绝蜈蚣出现在眼睛所到之处,还得专门为蜈蚣做一场法事。
所以说,没有达到一定功力的修道者,是不能住山的。
因为他降服不了山间那不计其数的众生。
降服不了山间的众生,而修道者又闯进山间。这无异于强盗闯进民宅。
要知道,山间,就是那些大动物小动物、大植物小植物的家。
更是那些妖魔鬼怪、山神、川泽神、苗稼神、岩石神等人眼所看不到的神灵们的家。
而寄居在大植物小植物上的山间精灵、花间之灵、树神、藤神、荆棘神等各种人眼看不到的灵类,山间则更是它们的家。
可修道者却不经过山间万物的允许,就冒然闯进山间,那不是强盗强闯民宅又是什么?
有强盗强行闯进你家,你能不生气、你能不想尽一切办法把他赶出去吗?
动物植物、妖魔鬼怪、魑魅魍魉也一样。
它们一定会搞破坏、会出各种各样的鬼点子、会千方百计地想把修道者赶出山去。
站在它们的立场,它们是有理的!
就算是站在万物中间的立场,它们也是有理的!
若然修道者在道业上勤奋精进,功力强劲,能够降服各类神魔、精灵鬼怪、动物植物之灵,那么,山间万物会心悦臣服于修道者。有些甘愿听信修道者的差遣。
这,就是有些修有所成者能够感动老虎为其让洞、猿猴为其献果、猩猩为其洗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