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子人与诸友的种种日常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That MAN!·卍解

一小世界、小千世界、中千世界、而后为大千世界,无关是非,十使自在,于此……卍解·三千大千世界煩悩魔……

我十分喜欢bleach,虽然最后它崩完了,但还是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写That MAN!的诸多阶段。就像是一把斩魄刀要经历浅打、真打,而后在历练中与宿主一并“成长”抑或是变化,始解,以至于最终的卍解一样,MAN!成长了,往着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方向成长。

有一瞬间,我在想一个问题。

比方说,孩童、稚子之类,说一些口无遮拦但又不损他人声誉的话,做一些非恶性但是略显幼稚的行为,待他们改正了,待他们成熟来了,年龄更长的人会觉得他们有所成长而感到欣慰。那,放在已然成年的我们身上会适用吗?或许我们犯下那些过错之后改正了,也应被人原谅,而后更年长的人看到依旧会觉得欣慰?

怎么可能,这个想法甚至存在了不到一个普朗克时间就被我否决了。

尚未上升至刑事的地步,那莫说是18岁,便是16周岁以上,高中尚未毕业的年纪,都应知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便价值观、判断力在日后依旧会有所改变、成长,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去判断一些底层的善恶对错。

MAN!做了不少错事。但当我抽离出来,以绝对旁观者的视角,不带情感与滤镜去看他给我描述出来的故事,倒是会有另一番感悟。即便MAN!从一开始就没有找上阿初,此后也没有找任何麻烦事,那些烦恼依旧会与其同行,只是会换成另外一种模式,即,在另一个世界线β,MAN!或许会因为自己没有遇到从阿初到阿陆之间的所有人而烦恼,即便他可能在学业上能走得更远。

这也就变成了同一种烦恼的两面性——因拥有而烦恼,因没有而烦恼,虽然这两种烦恼是不一样的。

但,这只是“参考系”的不同。

以MAN!的学业、职业、所谓的人生正轨为参考系,烦恼便是阻碍,烦恼便是一切扰乱其走在“阳光大道”上的存在。扩大来讲,我认为MAN!的烦恼不仅来源于与异性的交往,他有一段时间里,几乎每做一件事都在烦恼——撸铁中是否应该喝蛋白粉,论文中的数据为何长得这么奇怪但是模型又没错,怎么老是刷不出好词条的声骸……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可烦恼难道是因而存在的吗?几乎只要MAN!做出一个行为,在他获得了什么的同时,几乎也会获得烦恼。

仿佛是在肯定的同时,也在否定。

我不知道这是否与他学得广而杂有关系,当脑海中萌生一个观点的同时,原本于脑海中存在的数据库、知识库几乎就会下意识地调动出相关的信息,甚至有可能上一秒还在想这样是否正确,下一秒就因为已有的偏向正确的认知而否定掉这的想法。

MAN!是否也是这样?在肯定的同时,也在否定。

只不过,即便他的诸多想法肯定否定并存,他的处理方式也注定了这个“想法”无法消除——并非是否定过后,这个想法就消失了,MAN!更像是纠结于其中,纠结于为何肯定与否定会共存,这一点在他遇见阿初时就已经初见端倪。在往后的经历中,MAN!的学识见解逐渐丰富,这就导致在他心中原本存在的尚不具备确定形象的“判断力”逐渐成型、定型,而由此诞生出来的便是他对这些事情有了自己十分确信的判断。

问题大概就在于这里,一旦他有了确信的判断,又或者,他肯定了自己的一个意见,就必然会否定掉另外一个或是多个意见。可他的心中并不存在一个确定的判断,他学的东西太杂了,这就导致了他在认识到自己的过错的同时,又在纠结对方是不是也有过错,自己又为何会遇到这些事情。

事情、真相是没有变的,客观而言,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站在上帝视角很容易看得清。可我们并非上帝,我们的精神世界往往又不只一个评判标准,观点总是在变化的。

所以MAN!产生了烦恼,不,不如说,只要MAN!活着,他的每一个行为,都会伴随烦恼的诞生。

那这么看来,烦恼并非是伴随刷新的某种debuff,并非因而存在的,而是自在的。

这一点我和未见曾讨论过,她说这方面她倒是没考虑过,她的工作是疏导别人,星相学也是她后来有点兴趣去研究的,没必要想这么多,并且问我之前不是信道吗,怎么改研究佛学了,还问我最近怎么没看见我玩游戏王了。

我说,不知道……倒也不是信奉谁,那《太平经》里面还一堆教你成仙的方法呢,可里面宣扬的核心不也是不忘初心、守正创新这些,反正……感觉都能学到点东西吧。顺带一提,我其实是玩黑白双翼的,tsk给全场免选了解一下。

话说回来,这样纠结的MAN!,这样背负烦恼的MAN!,后来遇见了最后一个女孩……暂且叫她“A”。

A是个好人……这么说太笼统,应该说,A是个好姑娘,我甚至时常觉得,A愿意和MAN!在一起,怎么说呢,更像是姐姐照顾弟弟。主要是A确实比MAN!大上两三岁来着,这么一想还确实有那味道。

我说,她要是比你小上几岁,我是不是该叫你夏亚了……

A拥有不错的学历,还有个稳定的工作,同时,他们在很多方面都聊的来,经济政治哲学,尽管他们所持意见有所不同,但是他们的交流方式并非互相怼,并非争执,而是在倾听对方的发言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颇有一种开辩论会的感觉,只是这辩论会的双方是情侣,就连辩论的话语间都参杂着十分暧昧的气味。

A在与MAN!的交往中,据MAN!所说,体现出了宛如母亲一般的包容力,MAN!甚至能在A的面前撒娇……一个一米八的大老爷们儿,他头还挺大的,在一个女孩子面前,撒娇……

嘶……这画面,我感觉我的脑子需要格式化一下……

这一阶段的MAN!已经没有什么乐子可言了,他们的交往可以说是千篇一律,出行,游玩,吃饭,偶尔行房……他们似乎都很喜欢对方,MAN!也十分在意A的感受。

A总是和MAN!说,没关系,慢慢来,按照你的节奏就好……当然这是说MAN!的学业。A的年纪……说上不上说下不下的,所以MAN!时常担心自己的学生身份以及简短的社会经历,A是否会像雨四光那样离自己而去。

我说,为什么才刚开始交往就要想着对方会不会和自己分手呢……是怀疑对方吗?还是对自己没有自信呢……

事实证明,此次MAN!的烦恼是多余的,A并不在意所谓的人生节奏的这种事情,生命的形状各不相同,人生的阶段各不相同,唯有专注于眼前的事物,等待某一个机会,厚积而薄发,这或许才是比较正确的,你看,咱们国家不也是习惯闷不做声干大事,发展了多少年,说不准什么时候我们国家就先造出六代机了呢,这人大抵也是一个道理。

诶,别说,这还真让A说中了,还真是中国先造出的六代机,闷声干大事了属于是。

总之,最后这个阶段的MAN!没有能给我提供任何的乐子,就是一味地跟我分享他们的日常,若说是秀恩爱……那未免太有失偏颇,就好比见两小儿辩日,凑近一听说的是太阳上的核聚变质子链反应,谁家好人秀恩爱用马哲毛概资本论心灵鸡汤的……

可MAN!依旧有烦恼。

比方说,MAN!约了A吃晚饭,可实验做的比较晚,8点多了才从学校赶过去,A和同事先吃了饭决定一会儿再陪MAN!,一边看着他就餐,一边和他说说话。

MAN!的烦恼是,明明先前已经约了A,为什么A还是要和其他人先吃饭呢,是不是不在意我了?

我说,大哥,你找到她都九点出头了,你有一身横肉人家一姑娘没有啊……

只剩下这种,无关紧要的烦恼,甚至烦恼都称不上,因为这些疑问并没有缠绕着MAN!挥之不去,他们已如一般情侣那样,很真实,还挺恩爱,相互理解……那这么说来不应该是“一般情侣”,而是“模范情侣”。

总之,他们之间于“我”已是索然无味。

不过MAN!给我带来的思考还是很有意思,托他的福,我的确见识到了不少东西——既是他把我引入星相学,从而让我更新了认知,并非信道教,而是开始研究诸多理论;又是他成为了我验证所学是否偏离,所学是否可行可用的好材料,我观世人如明镜,多看看,似乎也能防止我成为下一个MAN!。不如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最开始的我或许和MAN!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甚至可以说,一开始的我和MAN!都是牲口,只不过,这一篇的主角并非是我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