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西方音乐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古希腊与古罗马时期的音乐

古希腊音乐:

西方音乐的历史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古代希腊时期。古希腊文明发源于爱琴文明,希腊古国以爱琴海为中心,一方面在与东方文化的交融中发展出丰富的内涵,另一方面作为源于向西方拓展,对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从目前可考的资料来看,在从公元前8世纪左右开始,希腊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氏族部落逐渐演化为城邦,雅典、斯巴达等重要城市开始崛起。到了公元前6--4世纪,古希腊的文化艺术空前繁荣,古希腊音乐文化也由此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一、古希腊音乐的基本特点:

古希腊音乐的最初历史与神话、传说交织在一起,具体体现在:1.“music”源于“Muse”(缪斯),Muse是宙斯的九个女儿的名字,负责掌管各门艺术;2.古希腊时期音乐被认为充满神性,人们更是认为音乐能够驱魔治病、净化灵魂;3.在古希腊的敬神、祭祀活动中,往往伴随着丰富的音乐表演。

古希腊音乐的基本特点:1.单声部织体;2.有支声复调;3.具有即兴性;4.音乐节奏与诗歌节奏一致;5.与舞蹈、诗歌关系紧密;6.偶尔有乐器伴奏;7.用字母记谱。

二、古希腊的音乐艺术作品:

(一)音乐作品:

目前,尚存有40个左右的古希腊音乐作品和片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

《塞基洛斯墓志铭》:古希腊时期的一首酒歌。古希腊男子塞基洛斯为悼念亡妻,在墓碑上记刻的乐谱,乐谱为字母谱(古希腊时期的记谱法,字母谱中主要用字母表示音高,符号来表示时值),目前学界已将作品复原。

其他作品有:发现于公元2世纪莎草纸《梅索梅德斯的缪斯赞美诗》,以及可能是幼里庇底斯亲自作曲的喜剧《奥雷斯特斯》中的合唱片段。

(二)诗歌作品:

1.《荷马史诗》:古希腊时期最早被记录下的两部大型史诗。在荷马时代,盲人诗人荷马以公元前12世纪的特洛伊战争为主要题材,将民间传唱的关于神话英雄的叙事诗篇汇集后加以整理,写下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大型史诗,史称《荷马史诗》。在两部史诗中记录了古希腊歌曲、歌手、乐器等内容。史诗采用扬抑抑格六音步诗写作,节奏感强,演唱时有里拉琴伴奏。

2.抒情诗:古希腊时期,用里拉琴伴奏,自弹自唱的音乐艺术形式。代表音乐家有以风格庄严著称的特尔潘德,以写战歌著名的提尔泰俄斯,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位缪斯”、善于写爱情与婚姻题材的萨福等。

(三)古希腊喜剧:

1.古希腊悲剧:

(1)古希腊悲剧:“悲剧”一词在希腊文里译作“tragodia”,意为“山羊之歌”,其是古希腊时期的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古希腊悲剧源于酒神颂歌,祖传酒神狄俄尼索斯下凡,有半人半羊的森林之神跟随,故早起酒神急死活动中人们会扮成羊,在阿夫洛斯管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是酒神颂最早的形式,也是古希腊悲剧的雏形。中期酒神祭奠场所由乡村搬到了雅典城,在形式上也演化为悲剧表演,即由一人朗诵酒神的苦难,不时有合唱加入。再后来,酒神颂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发展成为古希腊悲剧。在这一时期的古希腊悲剧中,人物题材不再限于酒神,扩展到其他悲剧人物事件,保留了酒神颂的合唱形式的同时,扩大了合唱队规模,并加入剧情的发展或氛围的渲染中,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呈现。古希腊有三大悲剧作家,分别为:①.埃斯库罗斯,代表作品:《普罗米斯修斯》、《俄瑞斯忒斯》;②.索福克勒斯,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③.欧里庇得斯,代表作品:《美狄亚》。

(2)《俄瑞斯忒斯》:古希腊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的戏剧作品。俄瑞斯忒斯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是古希腊远征特洛伊的统帅阿伽门农的儿子。作品讲述了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阿伽门农回国通知,被妻子克吕泰涅斯特拉及其情人埃吉斯托斯杀死。俄瑞斯忒斯被母亲驱逐,其长大成人后替父报仇,杀掉了母亲和母亲的情人,成为了一代英雄。

(3)古希腊颂歌:古希腊颂歌是为重大仪式写作的诗歌,其多以合唱的形式演唱,格律较为自由,唱时伴有舞蹈和乐器演奏。古希腊的颂歌,一般会分为太阳颂歌和酒神颂歌。前者用于赞美太阳神,用基萨拉琴伴奏,后者用阿夫洛斯管伴奏。这种颂歌的形式或为古希腊悲剧的雏形。

2.古希腊喜剧:

古希腊喜剧源于酒神祭典上的歌舞,公元前6世纪,诗人苏萨利翁对其进行改造,使之具有诗歌结构和合唱队。其发展大致分为旧喜剧、中喜剧、新喜剧三个阶段。最著名的喜剧作家是旧喜剧时期的阿里斯托芬,代表作品《阿卡奈人》和《鸟》。

三、古希腊的乐器:

(一)弦乐器:

1.里拉琴(Lyro):古希腊时期的弦乐器。据说是宙斯送给太阳神阿波罗的,经常在祭祀太阳神阿波罗相关的音乐活动中使用,为演唱太阳神颂歌伴奏。较容易演奏,多用于为唱歌和吟诗伴奏,常为业余音乐家使用。

2.基萨拉琴(Kithara):古希腊时期的弦乐器。由里拉琴发展而来,相比于里拉琴,它的弦更多,体型更大,演奏更要难。由5弦——11弦不等,7弦最为常见。它较多用于独奏,偶尔用于伴奏,常为专业演奏者演奏。

(二)管乐器:

阿夫洛斯管(Aulos):古希腊时期的管乐器。主要用于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中,为演唱酒神颂歌伴奏,偶尔也给戏剧伴奏。早期为3—5孔,后发展至6孔。它有单管和双管两种类型,双管的阿夫洛斯管比较常见。

四、古希腊的音乐理论

(一)毕达哥拉斯:(Pythagora)

西方第一个用理论来解释音乐现象的人,他主要提出了“一切皆数”的观点,观点认为音乐由数字决定,并体现了宇宙的和谐。毕达哥拉斯发现2:1的弦长比例可以产生八度,3:2的弦长比例可以产生五度,4:3的弦长比例可以产生四度。其他音程均可用比例来表示。基于此,他认为弦长比例越简单,音程就越协和,所以,他认为八度、五度、四度最协和。

(注:纯一纯八极完全协和,纯四纯五完全协和,大小三六不完全协和,大小二七和增四减五是极不完全协和。)

(二)四音音列与完整音列体系:

1.四音音列:

公元前4世纪希腊音乐理论家阿里斯多塞诺斯在(Aristoxenus)《和谐的要素》中提出了“四音音列”(或称“四音音阶”)是整个音乐系统的基础。具体来说,四音音列是指自上而下排列的,两端音程构成四度的,中间两个音可以变化的音列。四音音列按照不同的音程关系可以分为自然音列、变化音列、微分音列。

2.完整音体系:

完整音体系:若干个四音音列可以构成一个“完整音列”,阿里斯多塞诺斯提出了两套完整音列体系,即“大完整音列体系”和“小完整音列体系”。

大完整音列体系:由四组相同结构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以相交或相融的方式混合连接。连接规则是:第一个四音音列的末音与第二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交,第二个四音音列的末音与第三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隔,第三个四音音列的末音与第四个四音音列的始音相交,为了构成两个完整八度,会在最下方加一个音,称为“附加音”。大完整音列体系,一般以自然音列表示,但也可以用变化音列或微分音列来表示。

小完整音列体系:由三组四音音列构成,四音音列都以相交关系连接,一般为保证音列构成一致,一般会在体系中出现变音记号。

(三)古希腊的调式:

根据阿里斯多塞诺斯的理论,以四音音阶为基础,可以排列出七种八度音阶,分别为:多利亚(Dorian)、弗里几亚(Phrygian)、里底亚(Lydian)、混合里底亚(Mixolydian)、副多利亚(Hypodorian)、副弗里几亚(Hypophrygian)、副里底亚(Hypolydian),这些音乐的名字都以当时的地名命名,名称一直流传至今。

当时,音乐家拖诺斯(tonos)同样以四音音列为理论基础,以相同的名称总结了建立在相同音高的音阶。两种思路均以多利亚调式为中心,相同名称的调式内部结构完全相同。

(四)音乐社会功能的学说(或称“音乐教化作用说”):

随着古希腊文明的发展,出现了“善”的观念,音乐的“巫术功效”逐渐转变为“教化功能”。由此,音乐能驱魔逐疫的原始观念,逐渐演变成了音乐能使人向善的道德态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此问题有过论述:

①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同调式的使用可以影响人的道德情感。比如:多利亚调式可以让人安静并具有力量;弗里几亚调式可以激发热情;副弗里几亚调式可以使人丧失意志。

②“模仿说”: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对人的情感和各种情感状态的模仿,因此人们听音乐时,才会产生相应的反应。

③柏拉图认为,体育训练体质,而音乐训练心智。同时又指出,体育太多人就变得愚昧,而音乐太多人就会变得柔弱,好的音乐应该庄重、简朴,应该符合规则。

古罗马音乐:

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希腊,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罗马。古罗马阴雨基本上继承了古希腊的音乐,但也在一些方面对古希腊音乐进行了发展。

一、古罗马音乐的特点:

罗马人能征善战,其文化中缺乏欣赏艺术的品格,最初古罗马人认为,音乐活动是努力的工作,表演音乐有损武士的气概。随着古罗马文化的影响扩大,罗马很多贵族阶层开始把精通音乐视作是彰显身份的标志,这种时尚很快在罗马风行。音乐活动开始在古罗马人们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古罗马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下特点:①实用化、仪式化:为了适应罗马军团的需要,集体性的军乐及仪式、游行音乐非常普及,这些音乐活动往往规模宏大。②娱乐化:在贵族阶层的家中,会拥有家庭乐手,这些乐手主要负责为雇主演奏音乐和进行音乐教学。③职业化:在古罗马时期出现了职业音乐家。

二、古罗马时期的乐器:

为了适应大型军乐的需求,罗马音乐开始倾向于扩大乐器体型,增大乐器音量,古罗马时期比较重要的乐器有:①水压风琴(hydraulos):最早的管风琴,通过水的压力送风发声,音量宏大,开始作为观赏角斗的伴奏,后常用于戏院、剧场,以至家庭。②图巴(或称“大号”)(Tuba):铜制的、长而直的号,用于军乐。③提比亚(Tibia):阿夫洛斯管的变体,在罗马宗教仪式、军乐队、剧院中使用。④科尔努(Cornu):较大的半圆形号角。

三、基督教音乐的兴起:

在古罗马时期,基督教在地中海地区和罗马帝国的兴起,在313年《米兰敕令》承诺其合法的地位后,变得更加壮大,基督教仪式音乐开始发展。随着教会取代了罗马帝国的政治权力,其成为影响音乐发展的主要力量。早期基督教的音乐有以下特点:①基督教会保留了古希腊、古罗马的音乐特征,但又同时反对音乐的娱乐作用,主张音乐要服务于宗教。器乐逐渐在基督教会中被禁止了。②基督教会有很多仪式和祭奠活动,在特定的仪式和祭奠活动上,会有特定的音乐。③基督教在传播到欧洲的各地后,形成了不同的仪式,随之产生不同的仪式音乐,比如:法国的“高卢圣咏”、西班牙的“莫扎拉比圣咏”、米兰的“安布罗斯圣咏”等。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