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为了真理而活](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63/1000282663/b_1000282663.jpg)
第56章 近视问题不容小觑(四更)
纵观这座举县闻名的重点中学的很多学生,基本都戴着一副近视眼镜。
因为过度地用眼,终使得很多学生不得不配上了眼镜。
如果一舍真的可以换来一得,那么名成倒甘愿失去所谓的文化成绩,而换来一双明亮无病的眼睛!
尽管那时的名成,还未曾患上近视眼,不过过度地用眼,也已经使名成的眼睛感觉到了明显的不适。
而后来的后来,名成果然配上了近视眼镜,当然,这都是后话,现在暂且无需理会。
有多少学生,为了学业而不得不配上了近视眼镜?
又有多少老师,曾经也是这之中的一员?自此以后,便终生与之相伴!
诚然,在名成所有的任课教师中,十之七八都配有近视眼镜。
而在名成全班同学中,十之五六的学生都是近视眼。
看来读书识字,最费的就是学生们的眼睛。
特别是,那些长时期盯着书本的学生!
名成有时也在想:
你说学习到头来,到底给学生带来了什么?
为了学业,无数学生已然远离故土。
为了学业,千万学生不得不埋头苦读。
为了学业,学生们不得不长时间反复盯着书本。
为了学业,十之八九的学生终致近视!
……
这样的一份数据,总是令人感到触目惊心。
然而,这就是这个社会最真实的面貌。
名成始终觉得:
特别注重保护学生的身体器官,时刻把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首位才是教育的本质。
然而事实却是:
有得必有失,只要你考出了最高的分数,那么眼睛近视又有何妨?
反正,又不影响你金榜题名、状元高中!
……
也不知为什么,自从升入了初中以后,名成的一系列想法总是与传统的世俗观念格格不入。
这一时期,他居然自以为是地纠正了很多前人的超经典观念!
比如:
①学习就是学生的天职。
名成的观点却是:
学习为什么要成为学生的天职?
难道,学生只有在学校才可以获得最广阔的知识吗?
难道,前人发现、探索、实验、总结、归纳出的这无比浩瀚的知识,都来源于学校吗?
②穷学生,苦学生。
名成的观点却是:
学生为什么会穷?又为什么要穷?
难道,学生就不能搞发明与创造了吗?
难道,学生就不能凭借自己的本领与特长获得应有的收入吗?
学生为什么会苦?又为什么要苦?
学生,本应该最幸福才是。
难道,考取了最高的分数就代表获得了所有吗?
难道,这无比浩瀚的知识只能用发奋苦读、把自己折磨得体无完肤的方式才能获得吗?
③学生就要绝对服从老师的安排。
名成的观点却是:
学生为什么就要绝对服从于老师的安排呢?
难道说,老师传达的错误的指示,学生也要绝对执行吗?
④分儿,分儿,小命根儿。
名成的观点却是:
分数为什么要成为学生的全部财富呢?
难道说,差生就没有前途了吗?
难道说,这浩瀚的知识只能用分数来衡量吗?
⑤只有考上了大学,才能出人头地。
名成的观点却是:
难道说,没念大学的人都成了文盲吗?
难道说,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就不能出人头地了吗?
⑥一切顺其自然。
名成的观点却是:
为什么非要一味地顺其自然呢?
难道,人定胜天只是一句玩笑话吗?
有些事情,为什么就不能靠人为地干预来扭转呢?
⑦狗这个字眼多用于贬义。
名成的观点却是:
狗这个词语为什么非要用于贬义呢?
如此忠诚的动物,如此善解人意的动物,竟被用以形容人的低劣!
这是谁发明出来的专利?
申请过世界吉尼斯记录吗?
……
传统的,即是大众的。
但传统的,不一定都是最精良、最完美的。
对于那些漏洞百出,却仍被人们奉若经典的思想和观念,名成最是深恶痛绝。
为什么?
为什么这个世界的思想结构就不能改一改、换一换?
这个年仅14岁的初一少年,对新人生产生了无比巨大的美好的憧憬。
他渴望通过自己一系列的行动来向这个世界证明,这魅力人生的最重要的意义。
他渴望自己的那一系列的想法和理论,能得到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可。
不拘泥于日常的学习生活,他还想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而争取到更多。
就拿严重的近视问题设例,他真的不希望这成百上千万的学生,因为学业而忽略了自己的眼睛。
他既希望同学们能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同时又能通过不断地探索而获得更多的知识,两全其美,便是他最理想的构思。
想别人之远不曾想,做别人之远未曾做,最能代表名成灵魂世界的真实感言。
为此,他会受到世俗的诸多冷言冷语。
为此,他会精疲力竭、身心疲惫。
自己一人死不足惜,只要能造福于全人类!
自己一人上刀山、下火海又有何妨,只要能换来全世界经久不衰的欢声笑语!
你绝没有读错,书中的主人公,的确具备这样的思想属性。
你也无需太过惊讶,这样的人物,在现实世界的确存在过。
不知这样的一部作品,一经问世,会得到怎样的反响?
又会,取得怎样的成绩?
一路疯狂地更新,只为了尽快写出全书的第一个大高潮。
但说实话,这一路写下来,却会感到一些疲惫。
如果您有幸读到此处,是否会得到您哪怕一丝一毫的怜悯呢?
创作,一定是一份异常艰辛的苦差事,但依然会有很多作家从中找到很多的快乐。
这是为什么呢?
明明是一部不被看好的书籍,为什么还有很多作家愿意一直坚持写下去呢?
难道,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金钱,都是为了利益吗?
不知读过这样的文字,您会作何感受?
至少,这样的一席文字,已经感动到我了。
诚然,无论如何,你都得养活自己。
那么作家这份职业,又有多少人会一直坚持做下去呢?
这之中,又有多少部作品,可以流芳百世,为全世界带来思想的光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