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0:02:21
第1章 作者简介
第2章 序
第3章 前言
第4章 《导言》:选题的理论意义及实际意义
第5章 晚清各派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思潮简介
第6章 社会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的兴起原因和理论资源:相关研究综述
第7章 本书的特点 创新之处和必要说明
第8章 本书结构
第9章 《社会主义思潮的哲学存在论思想基础》: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密切关联:马克思的经典论断
第10章 唯物主义与政治自由主义
第11章 历史与实践维度:何种唯物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基础?
第12章 小结(1)
第13章 《轴心时代的思想资源》:道来自人情
第14章 存在在变易中:道知时 知变
第15章 以人情为根基的政治哲学观
第16章 先秦儒学同社会主义的相斥处:缺失对人性的实践改造维度和其对现世的适应
第17章 小结(2)
第18章 《人情和实践》:“理”的先验性对儒家情本体论的破坏
第19章 气一元论儒学的滥觞
第20章 实践塑造人性:颜元的气一元论实践观及其影响
第21章 政治来自人欲:戴震重情欲的气一元论及其影响
第22章 气一元论在明清社会和儒家文化圈内的广泛影响
第23章 小结(3)
第24章 《历史演化理论的兴起》:历史循环论:模仿自然秩序的政治秩序
第25章 道义置于历史之中:气一元论与历史演化思想的关联
第26章 “不离器而言道”:章学诚对历史演化理论的开拓和古文经学范式的局限
第27章 清代公羊学派的历史演化理论:康有为历史进步论的滥觞
第28章 小结(4)
第29章 《康有为的“大同社会”》:康有为早年对气一元论的继承:大同思想的存在论基础
第30章 大同思想的基石
第31章 大同社会性质辨析:非乌托邦
第32章 大同思想的独特可借鉴资源
第33章 小结(5)
第34章 《刘师培社会主义式的无政府主义》:复杂而多变:刘师培的思想经历简介
第35章 刘师培的无政府主义和社会主义:既往研究概述
第36章 刘师培早年思想的直接来源:扬州学派对戴震气一元论的继承和发展
第37章 扬州学派的殿军:刘师培早年的戴震—焦循式气一元论及其社会批判思想
第38章 唯意志论的实践观:刘师培与心学“知行合一”实践观
第39章 民主主义的短暂停留:刘师培眼中的卢梭,及其走向无政府主义的必然性
第40章 刘师培社会主义式无政府主义的特征及其思想来源
第41章 小结(6)
第42章 结语
第43章 参考文献
第44章 后记
第45章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