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描写中国海军的书,多了去了。尤其近几年,中国海军再度复兴,海军题材大热。我看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和影视作品,随着我国对军事题材的逐步解密,我们的文学艺术作品在题材选取和形象塑造中更加真实、自信。由此,我感觉现代中国对海军的热爱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相信,占地球百分之七十面积的海洋,是人类在未来世纪展现自己无限广阔的领域。
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在我们出版的大量图书和影视作品中,题材大多比较集中,要么往前回溯郑和下西洋前后,要么重温甲午之战,要么介绍中国现代海军。而在中国近代有过重要作用的民国海军,却始终是个被忽视的空白。因此,导致我们至今没有一部可以彻底体现那个时代、那些英雄的力作。依我看,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英雄人物,作为说书人,有责任把他们的事迹更多地传播给后人。
近日读肖璞韬创作的长篇评书《海魂国殇》,不看则已,越看越让人欲罢不能。这确实是一部好看、耐看,而且值得细细品味的好书,更重要的是,它填补了中国海军研究一段空白的历史。
这本书之所以好看,首先是这部书的历史性。肖璞韬在这部评书的创作中,时间条理清晰,情节衔接合理,表现出他对民国海军编年史的系统研究和把握。每次我们师徒谈论这段历史的时候,他都能够绘声绘色地说上好一阵,而且在这些谈论中,他都充满了对这段历史的自我思考。肖璞韬也跟我说过,他十分喜爱中国海军。这个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创作,似乎找到了一种人们忽略的海军之魂。
作者在运用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形式的同时,也融入了不少现代因素,让这部书有了更多的时代印记。由于海军,尤其是近现代海军舰船,在技术上颇为现代,而且在打斗交锋的时候,也和传统评书十分不同,但作者把其掌握的古典小说和现代知识有机结合,并运用这种独特的风格,书写出民国海军近三十年的历史。同时还把民国海军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沉重,却不乏对中国海军的希望。另外,肖璞韬在其中穿插了一些自己创作的诗词,让这部书颇有评书的味道。
《海魂国殇》的最可贵之处,是作者对众多事件的处理,运用精巧的排布,烘托出各种人物性格的独特色彩。
肖璞韬曾经跟我讲,民国海军主要分为四个系:中央、东北、广东、电雷,每个系都是相对独立的一段历史,而且中间还有互相穿插的情节,十分散乱。面对如此多和乱的材料,肖璞韬处理得多而不乱,纷而不繁,寥寥四十万字,将庙街事件、南下护法、经营闽厦、发展海军、大战苏联、崂山事变、守卫广东、抗日战争等这些民国海军的著名事件,尽收其中。关于四家海军的传奇,作者将其穿插于各个史实中,读来令人不忍掩卷。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历史上可信、人物形象上真实、情节上值得品味的经典。
另外,我平常和肖璞韬谈论评书的时候,发现这个年轻人对历史有着比较高的热情,但在人物创作方面,还稍显平淡。可在这部书中,肖璞韬对人物性格、动作、语言的把握上,改掉了这些平淡。整部书的人物形象相当突出,每个人物都有着他独特的性格:陈绍宽轴,但他对于发展海军,有着独到的眼光;陈季良正,但他过于看重甲午之耻,成为掩盖自己智慧的负担;沈鸿烈见识超人,但对于部下的管理缺乏章法;陈策容易情绪化,每遇大事却不糊涂,在处理事情仍然冷静;欧阳格猛,但心胸狭窄。这些独特的性格,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也十分常见,让人读着有亲切之感。比如在描写江阴封锁线的几回中,中央海军的各将领,虽然都抱着同样对抗日本的信念,但由于各自的利益和情结,思想却不完全一样,就在同一事件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呈现了百态千姿。海军部部长陈绍宽抱着保存海军力量的念头,坐镇南京,第一时间给舰队传达命令,并多次下令,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以利再战。第一舰队司令陈季良,则抱着甲午雪耻的念头,就算打到了几乎全军覆没,自己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仍然不言撤退。海军将领方莹,则为了摆脱叔父方伯谦给自己家族带来的耻辱,把自己绑在舵盘上大战江阴。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所创造的故事,实际上也是一个团队合作的众生相。看得出,作者在这部作品的人物形象创作上,下了不小的工夫。
我很喜欢肖璞韬这个年轻人。《海魂国殇》历时近两年的创作表明,在当今欲流横飞的时候,他能够保持一份自我的思考,不人云亦云,实在难能可贵。
我与肖璞韬是有缘分的。早在1994年我刚到北京的时候,他的父亲肖建陆先生帮我录制《百年风云》,那时他就是我的一个忠实小小书迷。后来,他在大学期间,利用自己为数不多的课余时间,为我改编了一系列作品,其中《贺龙全传》获得国家广播电视(评书小说类节目)金奖。剩下的还有《少林将军许世友》、《九一九绥远起义》等作品,并且肖璞韬独立创作了评书《血色特工》,比较让我惊奇的是,他在如此繁忙的时间里,仍然没误了学习。再后来,他成了我徒弟中最年轻的小师弟,主攻评书的创作。
肖璞韬告诉我,他写这本书花了一年半的时间,在这一年半的时间里,他还要忙毕业、找工作、忙工作。在如此紧张的时间里,他的写作水平不但没有下降,还比前一部《血色特工》有了不小的提高,整部书形神兼备,既能写出历史,又能反思人物和事件,写的荡气回肠,一个甲午雪耻的念头贯穿整部书。可以这么说,您读了这部《海魂国殇》,也一定可以体会到这些海军前辈,为雪甲午之耻,重新振兴中国的海军,所做的努力和付出的血泪。
在读这部《海魂国殇》时,肖璞韬不止一次的跟我说,这只是他在尝试现代评书的一部试验品,在历史的史实方面,肯定还有欠缺,尤其是人物性格,很可能已经脱离了史实。但我想,这个应该不是问题,评书在很多的情况下,也出现了这些问题。但评书更大的意义是要能让人们记住这些英雄,我想,要达到这个目的,这部书已经合格了。
单田芳
2012年8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