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恋
【阅读提示】
徐 (1908—1980),浙江慈溪人,1936年秋至1937年底曾留学法国巴黎。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称他为“新浪漫派”,吴福辉《都市漩流中的海派小说》将之归入海派,李今《海派小说与现代都市文化》和李欧梵《上海摩登》又不赞成将之归入海派。可见他的复杂性。
该篇作品初为短篇小说,载1937年1月1日、16日《宇宙风》第32期和第33期,后扩充为中篇小说,1940年5月成都东方书社初版。推荐阅读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12月出版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37—1949)第六集·中篇卷一中的文本。
《鬼恋》是徐 的成名作,写一个美女革命者厌倦了社会人生,装鬼生存在上海西郊斜土路一带,偶尔的原因被“我”遇到,从此产生一段人鬼未了情。“我”被“鬼”的美貌和神秘所吸引,跟踪她,陪伴她,主动与她约会,向她表示爱情;甚至为她着魔,生病,住医院。“鬼”劝“我”去旅行。旅行回来,在龙华,忽然发现她又扮成了尼姑。跟踪。“我”追问:“鬼”为什么成了尼姑?才告知真情:她过去也是一个入世很深的人,曾与战友一起做秘密革命工作,暗杀人有18次之多,13次成功,5次不成功。枪林弹雨中逃生,亡命国外,流浪,读书,回国之后,才知所爱的人差不多都死去了,剩下的或卖友、告密、高升,或继续被捕、死。绝望之余便隐名埋姓,装鬼做人。之后,“我”更爱她,“我”要她重新做人,“我”要她与“我”在一起,但是第二天夜晚“我”去看她时,她又留下一信走了:“人,这是一段梦,不是人生,梦也无需实现,我再回来也许三年四年,愿你好好做人。”我又大病一场,她每天托人送花,“我”快病好,她又托人带来一信:“人,……现在你快康复了,我也该走了。留下千元支票作为医疗费。再会,再会。”之后,冬去春来,五年过去了,她却再也没有音讯。
小说命题不俗,写出混乱政治背景下正义的被压抑,人性的被压抑;同时揭示都市消费文化语境下美的被压抑,女性的被压抑,凸显“逝去之美”——凡美的东西都在空虚中、梦幻中,在远方,在慢慢的丢失中。但是小说又采用《聊斋志异》式的写法,刻意制造都市传奇(神秘气息),又不免滑入“俗”的窠臼。这是徐小说不能归之于鲁郭茅巴老曹之类新文学,又不能等同于新感觉派、苏青、张爱玲之类海派文学,也不能归之为张恨水、秦瘦鸥等通俗言情小说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