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萧萧
【阅读提示】
《风萧萧》是徐 最负盛名的长篇小说。1943年开始在重庆《扫荡报》连载,轰动一时,以至于荣登当年全国畅销书榜首,该年也被称为“徐 年”。1944年春完成,1946年10月分上下册由上海怀正文化社初版。推荐阅读1988年12月上海书店原版影印本。
《风萧萧》叙述的是中国地下特工和美国地下特工在上海联合对付日本高级间谍的故事,表达为国捐躯的大我精神,这是“雅”,但是他的写法还是传奇式的,居中是知识分子的唯美情怀,所以小说塑造的几个女性形象都是超级美女。如国民党女特工白萍,公开身份是百乐门名舞女,小说形容她如海底星光,如百合初放;美国女特工梅瀛子,公开身份是海上著名交际花,小说形容她如太阳光芒四射,集西方美与东方美于一体;海伦·曼斐儿,一美军家属的女儿,天真纯粹,多情温柔,爱沉思,如深夜的一盏灯光;史蒂芬太太,虽年龄稍大,但也是一个美人儿。
小说写白萍、梅瀛子和海伦都喜欢青年哲学家徐,即叙述者“我”(徐 小说过于明显的自恋倾向)。“我”成为将她们几个联络在一起的线索,在与日本高级间谍宫间美子(也是一个美女)的斗争中,白萍壮烈牺牲,梅瀛子和“我”设计杀死宫间美子后,梅瀛子隐身郊外,“我”则决定去内地,这时表现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情怀。
小说情节完整,叙述平实,人物心理的揭示注意曲折多变,渴望雅俗完美糅合,但因为采取的是畅销书的写法,所以得失互见。
【延伸阅读作品与参考文献】
1.徐:《精神病者的悲歌》《吉普赛的诱惑》《赌窟里的花魂》《舞女》(小说),见《徐 文集》第4、6、7卷,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2.金理:《逃逸“内面”的浪漫鬼魂——徐 <鬼恋>与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忧郁书写》,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5第12期。
3.王泽龙、余文镜:《论徐 <鬼恋>的叙事审美特征》, 《人文杂志》2003年第5期。
4.邹旭林、谭桂林:《论民国时期现代谍战叙事的发生》, 《中国文学研究》2015年第2期。
5.李旭玫:《穿越“此岸”与“彼岸”的艺术探索——徐 小说艺术形象论》,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度硕士学位论文。
6.吴义勤、王素霞:《我心彷徨——徐 传》,上海三联出版社2008年版。
【思考与练习】
1.分析《鬼恋》中女性的隐匿、漂泊及其都市文化审美意义。
2.以这两部小说为例说明徐 小说的雅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