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问卷编制、信效度检验和调查实施

一 抽样与问卷编制

(一)样本抽样

本研究选取东、中、西部若干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别选取民办本科院校和民办专科院校若干所(不包括独立学院),每所民办高校抽取100~200名教师(不足200名教师的学校按照实际人数选取)。(见图3-1)

图3-1 抽样框

(二)问卷编制

本研究工具编制,经过教师访谈、初步编制、专家讨论、修改完善、初步分析等步骤,结合已有民办高校教师权益保障研究和对民办高校管理者、教师的访谈,以及专家建议,初步形成“题目池”。从“题目池”中筛选22个题目作为“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现状调查问卷”,涉及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地位、福利待遇、职称评聘和民主管理4个维度。参考因子分析结果,最终形成5个维度:教师身份地位、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聘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共计19个题目。问卷中人口学特征、权益实现问题认同和建议举措将为本研究收集更多的分析资料。

调查问卷采用利克特式五点计分法(Likert scale-5),问卷提供若干项有关陈述,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和感受,表示其同意的程度。

二 信效度检验

(一)效度分析

为考察各变量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对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现状调查问卷采取取样适当性建议,以KMO(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统计量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 of sphericity)来判定。KMO是Kaiser-Meyer-Olkin的取样适当性指标,当KMO的值愈大时,说明变量之间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合进行因素分析。当KMO的值大于0.9时,则非常适合进行因素分析。数据分析显示,KMO值为0.909,非常适合做因素分析。此外,巴特利特球形检验的卡方统计量为13016.968(自由度为171),其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01,说明原始变量间有共同因素存在。(见表3-1)

表3-1 KMO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

本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对所涉及的问卷题目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方差最大化的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进行因素分析,按照项目筛选标准,经过旋转后得到因子负荷矩阵。主成分分析假定原变量是因子变量的线性组合,从众多指标中抽象出几个互不相关的主成分,每一主成分代表一个侧面,少数几个主成分就可包含原来众多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降维的方式来解释原变量的协方差结构,以达到问卷目的。抽取出的第一个主成分有最大的特征值(方差),其他次成分的特征值越来越小。(见表3-2)

将所有入选的题目进行降维处理,并采用方差最大化方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从表中可以看出,SPSS统计分析软件提取了5个主成分,其旋转后的方差(特征值)累计贡献率(5个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为74.166%,即这5个主成分解释了原变量的74.166%,对原变量的总体情况描述较好。

表3-2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现状问卷数据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

另外,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碎石图(见图3-2),可以看出从第5个因素之后,坡度较为平缓,因而保留4~5个主成分较为适宜。

图3-2 碎石图

结合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前期访谈资料,提取出了5个主成分,即民办高校教师身份地位、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聘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

(二)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是指测量结果的稳定性程度,是衡量教育与心理测量工具的主要指标之一。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主要以内部一致性系数(Cronbach’s Alpha系数)来考察各量表的信度。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20,身份地位、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聘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834、0.943、0.796、0.840和0.834。一般情况下,测验或量表的信度系数在0.7以上是可以接受的,0.8以上是较好的,在0.9以上是甚好的。本研究各维度内容效度和显著水平均达到统计学要求。(见表3-3)

表3-3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问卷维度和信度

最后,本研究在访谈的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增删有关题目。问卷编制按照身份地位、薪酬待遇、社会保险、职称评聘和参与学校民主管理5个维度进行题目重组,形成本研究的调查工具,共包括19个题目。

三 调查实施

(一)样本选择

结合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划分,选取北京、山东、浙江、河南、宁夏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7所民办高校的专任教师作为研究对象。

问卷测试由学校负责人现场指导,采用团体施测的方式。施测者使用统一的指导语向被试简要说明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目的、意义以及必要的保密原则,问卷填写后现场回收,保证了较高的回收率。本研究发放问卷共计1400份,回收问卷1064份,剔除作答率低于90%的不合格问卷,得到有效样本1027份,有效率96.52%。(见表3-4)

表3-4 样本学校分布信息

(二)数据录入和处理

对有效问卷进行编码,采用SPSS16.0专业教育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同时命名变量标签、设置变量类型。采用两人分别录入,最后逐一核对,查核不一致数据的方式进行数据的录入,保证较低的录入错误率。同时,为方便统计分析,题目中调整了部分反向记分的问题。在SPSS统计分析软件中设置缺失值,例如将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等人口统计学变量的缺失值设置为“未作答”,统计软件将自动视其为缺失值处理;具体问卷中题目的缺失值处理采用EM算法[1]进行赋值。

本研究中,民办高校教师权益实现程度通过样本作答值体现。在统计分析中,将问卷中教师的作答结果进行相应赋值,即将“极不赞同”“不赞同”“中立”“赞同”和“极为赞同”分别赋值为1、2、3、4和5,并使用赋值后的平均值来表示教师权益实现程度,均值的大小代表权益实现程度的高低。

通过SPSS中的Compute命令依次求出教师权益各维度的均值得分。

FP1=(b1+b2)/2

FP2=(c8+c9+c13+c14)/4

FP3=(c2+c3+c4+c5+c6+c7)/6

FP4=(c16+c17+c18+c19)/4

FP5=(c20+c21+c22)/3

FP= FP1+ FP2+ FP3+ FP4+ FP5

FP代表教师权益实现均值,FP1代表身份地位均值,FP2代表薪酬待遇均值,FP3代表社会保险均值,FP4代表职称评聘均值,FP5代表学校民主管理均值。

(三)样本信息统计

参与本次调查的民办高校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学历和职称等背景信息见表3-5。其中,393名男性教师和630名女性教师参与调查。参与调查的教师,年龄多为40岁以下,占总体样本的86.2%。其中,30岁以下的教师有429名,31岁到40岁之间的教师有453名,41岁到50岁的教师有78名,51岁到60岁的教师有36名;60岁以上的教师有27名,占样本总体的2.6%。教龄1~5年的有518人,6~10年的有349人,11~20年的有96人,21~30年的有20人,31年及以上的有32人。在现在学校工作1~5年的有595人,6~10年的有356人,11~15年的55人,15年以上的有14人。专科及以下学历的有26人,学士学位的有376人,硕士学位的有587人,博士学位的有19人。正高级职称的有29人,副高级职称的有88人,中级职称的有446人,初级职称的有411人。校级领导2人,校部中层干部23人,院系正职17人,院系副职40人,教研室职务和辅导员65人;无职务的教师849人,占到了样本总体的85.2%。

表3-5 抽样样本信息统计

表3-5 抽样样本信息统计-续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