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2.4 结语
很多清人笔记中也存有诸多宝贵材料,请看夏仁虎《旧京琐记》中的三则材料:
装饰妇女聘卖于异乡人,乘隙卷而逃焉,谓之“放鹰”,亦曰“打虎”。设为赌局,诱骗愚懦,谓之“腥赌”。代接妇女,秘密卖淫,谓之“转当局”。引诱富家子弟游荡嫖赌,以博其资,谓之“架秧子”。皆社会不良之风俗。
有一字而分两意者,如你我之“你”,遇平行以下可直呼“你”,尔、汝意也。然遇尊长则必曰“您”,读如“邻”,非是则不敬。“他”字亦分两意,呼平辈可直曰“他”,即彼意也。然述及尊长,则“他”字必读如“坦”,非是亦不敬。
京师人海,各方人士杂处,其间言庞语杂,然亦各有界限。旗下话、土话、官话,久习者一闻而辨之。亦间搀入满、蒙语,如看曰“把合”(靠),役曰“苏拉”,官曰“章京”(读如音),主管曰“侉兰”,大皆沿用满语,习久乃常用之。又有所谓回宗语、切口语者,市井及倡优往往用之,以避他人闻觉。庚子后则往往搀入一二欧语、日语,资为谐笑而已,士夫弗屑顾也。
由这几则材料可以窥得北京话发展历程之复杂,既有着自身的内在发展规律,又受到语言接触的长期影响,这就对研究者使用的语料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章所介绍的语料涉及满汉合璧材料、官话正音教材、小说、曲艺、报刊和域外北京话教材等多个领域,不仅口语化程度极高,而且时间跨度大,数量丰富,反映了北京话的早期面貌和发展脉络,可为今后的溯源研究和断代构拟奠定材料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