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湿热痢
湿热痢,除有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外,还有胸脘痞闷的症状。此乃湿热滞于胃肠所致,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小便色赤量少,或有口渴之象。治疗宜清热利湿,行气和血为主要法则。方药可选用芍药汤加减,如黄芩、黄连、大黄、槟榔、白芍、当归、木香等。芍药汤是张洁古治痢名方,用它治疗湿热内阻、气血凝滞的赤白痢、后重努责不爽疗效较好。方中芩、连用以清热燥湿治痢;归、芍入血和营,以治脓血;木香、槟榔、大黄行气止痛,荡涤邪滞以除后重。刘河间说:“行血则便脓自愈,气调则后重自除。”对于湿热痢初起,常见湿热各有偏重,兼表夹滞亦有不同,临证时必须分辨清楚。如果热重痢赤,肛门灼痛可加地榆、金银花、白头翁等;如果湿重白痢,舌苔微黄白腻,脉濡数,可加茯苓、泽泻、苍术、陈皮、厚朴等,而去当归、黄连;如果舌苔灰黄,痢下红白,渴不多饮,小溲不利,可加藿香、滑石、通草、白蔻等;如兼有寒热表证,可加荆芥、葛根等;如果有食积,可加焦三仙、枳实等。
病案举例:张某,女,10岁。
1960年7月20日初诊:突然大便拉稀,旋即转成痢下赤白,日20多次,身热面赤,呕吐黄水伴未消化食物,饮食不佳。苔黄少津,脉数。体温40.6℃。此为饮食不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湿邪内停。故开始泄泻,旋即湿化为热与积滞交阻,成湿热痢,胃气上逆则呕吐。治宜清热解毒消积。
处方:葛根6克 黄芩3克 黄连1.5克 白芍4.5克 金银花炭9克 生甘草1.5克 炒枳壳4.5克 山楂炭9克 荷叶1.5克。
二诊:服上方3剂,热退,下痢次数显减,日三四次,仍食差,尿赤,余邪未清,再以原方进退。
处方:葛根6克 炒黄芩4.5克 金银花炭9克 六一散9克(包煎) 枳壳3克 荷叶1.5克。
三诊:又服上方3剂,泄痢止,小溲畅,精神食纳佳,苔由黄转薄白,脉微数,仍以原意着重清余热,调肠胃而痊愈。
本案系值暑令,内伤饮食,外受暑湿所致的湿热痢,治以葛根芩连汤加味,药用葛根解肌清热,芩连苦寒燥湿治痢;甘草甘缓和中;加白芍以缓急和血止痛;金银花炭、荷叶以加强清暑解毒;枳壳、山楂炭以消食导滞,始终坚持清湿热除积滞法则,取通因通用之意。本案既说明了“无积不成痢”的病因,又表明了“痢无止法”的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