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阳气伤于外的病变
【原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因于寒,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体若燔炭,汗出而散;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緛短为拘,弛长为痿;因于气,为肿,四维相代,阳气乃竭。
【提要】人体的阳气有了弱点,外环境的致病因子,如风、寒、暑、湿、燥、火等邪气就要伤害机体,而且首先伤害的是人体的阳气。本节阐述外感邪气伤害阳气的病变。
【讲解】阳气的作用是什么?“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文献把阳气比喻作“天与日”。人类生存的环境为什么是温暖的?为什么是光明的?那是由于“日”的存在。“日”在宇宙中有规律地运转,不能“失其所”;“所”是指规律,如太阳早晨从东方升起,下午从西方落下,这就是“所”。就人体而言,白天阳气盛,晚上阳气衰,这就是“所”。“失其所”,是说人体的阳气不能像“天与日”那样有规律地运行了,就会“折寿而不彰”,人就不能健康地生存下去,就会“折寿”,生命得不到很好的维持。“不彰”就是生活质量下降,一天三病两痛。“故天运当以日光明”,自然界万物的存在是因为有“日”之阳气,人体阳气与日光具有同样的重要作用,“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人体之阳气总是向上、向外的,保卫着机体的正常运转,不受外界致病因素的侵袭,这就是人体阳气的作用。
若阳气“失其所”后,就会出现种种的病变表现。“因于寒”者是一种情况,若人体的阳气不能因而上、卫外,失去了阳气自身运动的规律,首先就容易受到寒邪的侵袭。受到寒邪侵袭以后,会有“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的表现,即人体受寒后,身体不舒服,“运枢”有“坐立不安”的意思;“起居如惊”就是起居不安,是对“欲如运枢”更具体的描述;“神气乃浮”,“神气”是指人体的阳气,阳气浮乱不能固于外,不能抵抗外来的寒邪,得病就在所难免。
“因于暑”者又是一种情况。这里的“汗”字有争议,有人认为“汗”字是衍文,有人认为“汗”字后面丢了“不出”二字,两种看法都有道理。由于人体阳气虚弱伤了暑,“汗”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伤暑而不出汗,一是伤暑而自汗出,这两种情况在临床上都可见到。伤了暑,阳气更加虚弱,表现为或出汗,或不出汗;热邪内盛则烦躁、喘喝,“喝”是“气喘”的声音,是由于肺失清肃,热邪上逆,肺气不降则气逆而喘,这是热邪在气分的表现。若热邪不在气分,而是深入伤及脏气,就会出现“多言”的神志不清的表现,或自言自语,或语无伦次,这都是暑热伤脏的表现。暑热之邪或伤气分,邪热在肺,或伤脏气,邪热在心,都可能出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的表现。体温越来越高,肌肉像炭火一样热,这时候服用清暑解表的药,就会汗出而散,这是一种解释。也有种意见认为,“因于寒”应该放到“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之前;“寒”主收敛,被寒邪所伤总以“无汗”多见,表实为主,也会有“体若燔炭”的高热表现,用汗法治疗,如服用“麻黄汤”汗出而解,这也是一种解释。总之,古代的文献有很多错简,有争议这是难免的,只要能解释得通,不必细究。
第三种情况是“因于湿”者。湿邪侵害人体,临床典型的表现如“首如裹”,病人主诉头像缠绕了很多东西一样发沉、发闷,这是湿邪伤人的特点。若湿邪不能及时排除,久之就会化热,即“湿热不攘”,“不攘”是不能解除的意思。湿热久久不能解除,就要伤及津液,于是“大筋緛短,小筋弛长”——津液不能濡养筋膜,反映在大筋方面就可能变为“緛短”,反映在小筋方面,也可能变为“驰长”。緛短、驰长是随个体体质不同而出现的不同表现,“緛短”即拘挛,“驰长”即痿废,这要看病人的体质而定。
第四种情况是“因于气”者。不论是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哪种邪气伤了人体,或者伤了卫,或者伤了营,或者伤了脏腑之气,都叫“因于气”。阳气弱了,外邪伤于气分,导致气不能运行。或卫气不能运行,或营气不能运行,只要不能运行,就要“为肿”。这是因为,气不行水则不行之故。在气分的肿,往往有“四维相代”的表现。“四维”是指四肢,所谓“相代”是说肿无定处,今天上肢肿,明天变成下肢肿,这就叫“相代”,这是气分肿的特点。肿者因“阳气乃竭”者,是由于阳气受伤太深的表现,阳气受伤不能运化水湿的结果。
这一段主要是讲,由于阳气受伤而外感邪气。所列举寒、暑、湿都是举例而言,不能认为阳气伤了只能受到寒邪、暑邪、湿邪的侵害,不能这样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