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 蜀道难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释义
蚕丛及鱼凫:传说中蜀王的祖先。萧统《文选》中,刘渊林注引汉代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柏濩、鱼凫、蒲泽、开明。”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云:“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太白:太白山,在今陕西眉县、太白县。
壮士:《华阳国志·蜀志》:“秦惠王知蜀王好色,许嫁五女于蜀。蜀遣五丁迎之。还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一人揽其尾掣之,不禁,至五人相助,大呼抴蛇,山崩。时压杀五人,及秦五女并将从,而山分为五岭。”李白借用此典故,壮士可以说是五丁力士,也可以说是为开山而亡的劳苦人民。
六龙回日之高标:《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而薄于虞泉,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这句话的意思是,就算是天上驾日之龙车,也被“高标”(高山)所阻挡。
青泥:青泥岭,在今甘肃徽县南,陕西略阳县北。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二十二:“青泥岭,在县西北五十三里,接溪山东,即今通路也。悬崖万仞,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青泥岭。”
扪参历井:参、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作“分野”。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大意是,天上的星宿几乎可以用手摸到,极言山之高。
喧豗:喧闹。这里指水流轰响声。
砯:水击岩之声。
剑阁:又名剑门关,在四川剑阁县,是大、小剑山之间的一条栈道。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萧统《文选》卷四中,左思《蜀都赋》云:“一人守隘,万夫莫向。”卷五十六张载《剑阁铭》云:“一人荷戟,万夫趦趄。形胜之地,匪亲勿居。”
锦城:《元和郡县志》卷三十一:“锦城在(成都)县南十里,故锦官城也。”今四川成都。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第一次到长安,饱受挫折时所作,有学者认为,是李白送友人王炎入蜀(见其诗《送友人入蜀》),触发了李白借蜀道艰难比喻人生坎坷的创作情绪。一开始大加感叹,蜀道太难!接下来则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路线,来展示蜀道究竟有多难。从上古时代蜀人祖先开始,千百年间蜀地都难以与相邻的秦地互通道路,只有鸟儿才能越过险峻的峨眉之巅,直到战国时期蜀王令“五丁开山”,才开辟了山间栈道让蜀地与秦地相连通。可是走在这样的天梯石栈上,抬眼只见高耸近日的山峰,低头则是水流迅猛的深谷,即便是黄鹤也不能轻松飞过去,善于攀爬的猿猴也难以攀越,险峻之极。不仅陡峭,青泥岭上还百转千回,只能曲折前行。前行在这样高峻盘桓的秦蜀交界山路上,似乎屏息伸手就能触及参星和井星,垂手抚膺长叹,艰难而紧张。随即诗人笔锋一转,借“问君”引出旅愁,畏惧陡峭的山岩更胜对旅途的畏惧。眼中所见之景也悲凉凄切,古木丛中鸟儿悲鸣,在林间盘绕,杜鹃鸟在月夜空山中啼叫,更引起旅人的愁思:蜀道真的太难了!一听要途经蜀道就使人发愁。看那距离天空不足一尺的山峰,倒挂在绝壁上的松柏,湍急的水流拍打在乱石上发出巨响,如此险峻的道路,远道之人又何必一定要进入蜀地呢?蜀中要塞剑阁,更是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西晋张载《剑阁铭》中有“形胜之地,匪亲勿居”之语,诗人化用此语来提醒人们小心杀人如麻的豺狼、猛虎、长蛇。蜀中的锦官城虽然是福乐之地,也要早些回故乡。最后再次强调,蜀道太难,令人望而生畏。

山水图册(二)
〔清〕杜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