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3 欧坦大教堂
欧坦(Autun)是以罗马帝国第一位皇帝奥古斯都的名字命名的古城。罗马时代的城市网格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但位于城东的剧场还依然可辨。

欧坦大教堂远眺
位于城南的大教堂建于1120年。它的中厅以尖拱形式的筒形拱顶覆盖。这大概是从伊斯兰建筑那里学来的。与罗马人常用的圆拱相比,尖拱的形状与推力线更加贴合,在跨度相同的情况下,对支撑拱顶的侧墙所造成的水平推力作用要明显小于圆拱,并且还能够有效提高中厅空间的高度形象。这样一种经验对于后来的哥特风格建筑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欧坦大教堂中厅,向圣坛方向看
在拱顶的外部,我们还可以看到一种叫作飞扶壁(Flying buttresses)的结构形式,它看上去就像是倚靠在墙上的半个拱,给墙体施加一个向内的推力。这个作用恰好与中厅拱顶对墙体向外的推力作用相平衡,有助于整体结构的稳定。这种结构方式早在公元4世纪就已经出现,不过直到这个时候才开始被人关注。用不了多久,它就将在哥特建筑中成为引人瞩目的角色。

欧坦大教堂飞扶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