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拜访“张较瘦”——该怎么读书
明白了“为什么读”以及“读什么”,兄妹俩最想知道的当属“怎么读”了。
带着疑问,他们拜访了当地一位大学者“张较瘦”(一位姓张的“瘦”教授)。
走进“张较瘦”家,眼前的一切让兄妹俩目瞪口呆:屋内摆满了书,架上是书,桌上是书,就连床的一半也被书给占去了。
“天啊,这么多的书,如果一本一本地看,得看到猴年马月啊!”万里路一阵惊呼。
“哈哈,那倒未必!阅读可分为细读和略读,有些书应该仔仔细细地看,而有些书只要捕捉主要内容、重要观点即可,不必字字推敲。”“张较瘦”笑着说。
兄妹俩这才从惊讶中缓过神来。
“不过,要区分它们倒也不是件易事。对于小学生而言,一般的文字材料应该偏重于阅,像语文书等教科书则应该偏重于读。”
一番话听得万里路云里雾里,万卷书毕竟饱读诗书,倒也领会了不少,她想请“张较瘦”举个例子。
“就拿鲁迅先生《秋夜》的开头第一句来说吧。‘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你们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张较瘦”问。
“呵呵呵,我觉得鲁迅先生可能是个近视眼,没看清楚是一棵还是两棵……”
“呸,即使是近视眼,家门口是一棵树还是两棵树会看不清吗?不可能!”万里路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万卷书给打断了。
“那……最大的可能就是鲁迅先生数学不好,先数了一棵,又数了一棵,然后不懂把它们加到一起……”万里路绞尽脑汁也琢磨不出这句话有什么奥秘。
“这句话,需要结合鲁迅先生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在那段苦闷的日子里,先生被黑暗的社会压抑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但他又不能在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社会的不满与仇恨,于是只好‘借景抒情’,把所有的愁绪都诉诸笔端。借用‘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把自己那种单调苦闷到极致的内心展现出来。这是一种高超的写作技巧啊!”
“哦,原来如此!”兄妹俩猛然醒悟。
“对表达形式的关注,本来就是个阅读难题。”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张较瘦”还给兄妹俩看了下面的三段话:
这是两棵樟树。
这是两棵树荫很大的樟树。
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有两棵荫凉特大、不招虫的樟树。
“这是著名作家茹志鹃写的《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的开头三段,你们是否想过,几乎同一个意思,作者为什么要分三段来写呢?”
“嘿嘿,肯定不是在练扩句,一定有玄机!”万里路抢答道。
“总算开窍了!”万卷书白了万里路一眼,“我发现这三段话,每段中都出现樟树,作者肯定是为了重点体现樟树,才这样反复写。”
“你真聪明,孩子!”“张较瘦”的目光中流露出欣喜,“作者就是想用不招虫害、永葆香气的樟树来比喻不畏敌人、勇敢不屈的宋庆龄女士。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强调啊!”
“这也是歌德所说的‘内容人人看得见,含义只有有心人得之,形式对于大多数人是一个秘密’的一种解释哦!”万卷书想起了曾经背过的阅读格言,不禁脱口而出。
他们一直谈到了深夜……
回到旅社,万里路迫不及待地打开笔记本,工工整整地记下“张较瘦”临别时的叮嘱:
读得太快或太慢,都一无所获。
施大作家的话
很多同学看了不少书,但阅读和作文能力为什么总是提不上去呢?这与选择何种阅读方法密切相关。注重方法选择,才能做到“高效阅读”,反之就是“低效阅读”甚至“无效阅读”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