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群有哪些
自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例冒名顶替综合征问世,有研究表明,受该状况影响的男性和女性人数相当。事实上,此概念的创造者们随后指出,他们更愿意将其称为“冒名顶替者体验”,因为“健康状况”或“综合征”的说法暗示着这是一种心理疾病;但是冒名顶替者体验实际上非常普遍,克朗斯宣称,“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2]
确实如此。正如本书介绍部分所描述的,研究表明,我们中70%的人都至少会在自己生活的某个阶段有过类似体验——尽管在高成就人群中这种现象更普遍。在医学界,将冒名顶替综合征界定为一种“体验”而不是一种“症状”的分类方法仍然有影响力;《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5)是绝大多数心理健康专家用来识别、划分和诊断心理健康状况所使用的依据,在该手册中,冒名顶替综合征没有被划归为精神类疾病或精神症状。这意味着,如果你有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体验,也不意味着你患上了精神类疾病。实际上,我们中大多数人在生活中的某个时刻都受过冒名顶替综合征的困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
但是,总会存在一些触发因素,使那些敏感的人们更容易产生冒名顶替者的感觉,并且这种感受常常发生在变动时期。这里列举了三种最常见的情形,每种情形都列举了一个案例来进一步阐述论点。
冒名顶替综合征的三个标志性特征
第一次获得所属领域的“资格证书”
这意味着,你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证书,如第一个职业认证,意味着你从此可以合法地从事自己所选择的某项工作。
案例分析
艾莎是一名新晋医生,但自从在医院工作开始,她始终被自我怀疑所折磨。她总是坚信自己是侥幸勉强进入医学院的,尽管医学院有非常严格的评估程序。整整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她始终感到自己逊于其他同学,她说,那些同学看起来总是如此自信和“有想法”。后来她获得了资格证书,她的自信更是急转而下,因为她觉得自己会搞不定这份工作。她认为自己的白大褂是虚伪的标签,就像一个小女孩玩化妆游戏假扮“医生”一样。她还认为,学习理论是一回事,当面对真正的病人时,脑袋会像冻住了一样。她从医也没有经过真正的“磨合嵌入”过程,仅仅跟了两天资深医生后,她就被要求独立处理大多数病例。当然,如有必要,她也可以寻求帮助和建议,但她感到不应该如此——每每出现此情形,总会觉得这是自己“虚假”的标志。向会诊医师请求帮助,人家也并不总是乐意帮忙,起不到作用。艾莎对一点点小事都担心不已,害怕自己承担不起检查的风险。尽管她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医学院五年让人筋疲力尽的课程,但她还是对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没有信心。艾莎坚持认为,她可能会“被人拆穿”、被人揭露是不称职的,同时也害怕可能会犯下可怕的医疗错误而被人揭发。
开始一项新的课程或学业
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年轻人进入大学,或成年人接受继续教育时。
案例分析
亚当是一名成年学生,35岁时被录取进入大学学习新闻学。他16岁辍学,没有取得文凭。这是因为他经历了一段艰难时期,成为某种程度上的叛逆者。他对学习缺乏兴趣,毫不犹豫地承认自己酗酒吸毒,是个“坏孩子”。他努力从事各种工作,但缺乏家人的支持。后来,他开始慢慢稳定下来,娶妻生子,妻子鼓励他接受再教育,获得更安全有保障的工作。他考虑过学习一门手艺,比如抹石灰,但内心一直留存着当记者的秘密梦想。他认为这个梦想是徒劳无用的——毕竟,他没有相关资质,他也自认为“比较笨”。但是在妻子的鼓励下,他读了夜校,获得了证书,突然之间,梦想似乎可以企及了。被大学录取时,他非常激动,但是一旦开始学习,自我怀疑的情绪就慢慢涌上来。与其他同学相比,他觉得自己是个伪装者。其他人拥有的资质更多,许多人还有相关的工作经验。他开始怀疑自己到底在干什么蠢事,自己是否应该放弃学业,去学抹石灰的手艺。
获得工作升职
升职应该是件让人兴奋的事,但对有些人来说,它可能是感觉被过度提拔的催化剂,同时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恐惧,害怕别人发现他们的晋升是名不副实的。
案例分析
詹姆斯在电子通信行业工作,平时工作很开心,主要为大公司的客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后他被晋升到之前一直梦寐以求的管理职位。现在他要负责分配工作,优先处理商务价格相关工作,同时协调许多组织工作。他开始被这些职责吓到了,不仅没有很好地履行职责,而且在应对客户和下属(之前是平起平坐的同事)方面也存在问题;客户抱怨说问题没有得到迅速解决,下属则抱怨工作太多。实际情况是,这些就是新岗位的部分工作内容,但詹姆斯却认为这是因为自己不够优秀,压根就不配升职。升职之前,所有事情都进行得很顺利——他只需要完成工作即可。现在他不得不处理人事问题和冲突,他觉得自己不具备必要的技能,也没有接受培训。他确信自己很快会被“拆穿”,被人揭露是个欺骗者——也正是这个原因让他非常紧张,正在考虑是否在这一切发生之前就辞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