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意义

本著作从七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导论。

第二部分宗教要素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三部分宗教功能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四部分宗教信仰者与和谐社会建设。

第五部分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第六部分宗教与社会的现代化和全球化。

第七部分,迈向善治——构建宗教与社会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开展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研究,就其理论意义而言,不仅有助于人们从理论上深化对宗教与社会关系的认识,深化宗教要素、宗教功能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的认识,深化宗教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的认识;还有助于推动宗教治理与社会治理的理论研究,建构科学合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治理理论体系和社会治理理论体系,以取得更好的宗教治理和社会治理成效;就其现实价值来讲,加强宗教与和谐社会建设关系的研究,有利于正确实施和全面加强宗教治理,最大限度抑制宗教的消极面,最大程度发挥宗教的积极性;增进宗教组织,特别是基层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团体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能力,提高宗教教职人员的自身素质,拓展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宗教工作和宗教治理方式方法,提升宗教工作水平和宗教治理成效,化解宗教之间的隔阂、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失调与冲突,协调宗教之间的关系和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宗教之间的和睦以及宗教与社会之间的和谐,进一步正确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原则,引导宗教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以促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以及宗教群体和组织为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做出积极贡献,从而更好地实现宗教善治和社会善治,让宗教与社会共建共享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