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心理援助与技术:“留守儿童不另类”实证研究与探索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留守儿童心理援助专业反思

当前,全社会都在关爱留守儿童,但关爱的热情似乎有湮没理性思考的趋势,致使关爱的效果受到影响,甚至可能给留守儿童带来伤害。作为一名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应用心理学工作者,作为留守儿童心理援助项目(案例)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常年在“田边地头”行走的过程中,深感树立、践行关爱留守儿童的正向理念极其重要,不断加强专业反思,才能使我们的头脑更清醒,行动更稳健,效果更扎实。

一、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协同作用非常重要

协同或协同作用,是协同学最基本的概念。一个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系统,如果在子系统之间互相配合产生协同作用和合作效应,系统便处于自组织状态。自组织状态是指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情况下,其要素之间按照某种规则而形成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并自动地进行自我组织和协调。

协同学的创始人H.哈肯以工厂生产的例子来形象地区分组织与自组织现象:工厂中工人的生产行为若受老板指令控制,属于(它)组织现象;若工人的生产行为不再需要老板或工头的指令,而能自动地协调运作,则称自组织现象。在关爱留守儿童的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大系统,在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大系统自组织地协同合作,可能使问题迎刃而解,这是系统学、协同学方法论的实际运用,学校在这个自组织系统中往往能够左右逢源。

笔者参与实施留守儿童心理援助项目,经常听到学校校长或心理辅导志愿者讲述他们与家庭、社区协同合作的故事,诸如放寒假之前,学校与乡镇及社区(村)联系,通过微信群提前通知回乡过年的家长参加家长会,在家长会上开展“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活动,等等。总之,留守儿童心理援助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紧密结合的协同机制,才能产生最大化的良好效果,否则,有可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

二、需要富有情怀的“有识、有志、有权”之士共同努力

这里的情怀,是指放眼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一生的幸福,甘愿为他们的心理健康而尽心尽力的眷眷之心,是指放眼我国社会大众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的现状而产生的忧国忧民之情。

澧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智慧引领,众多县直单位的积极参与,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澧县少年宫始终如一的“站台”服务,一批基层学校校长、教师的无私奉献,湘北地区心理咨询师志愿者的接力前行,共同用爱心构筑起一条富有情怀的留守儿童心理援助之路,这条路跨越12年时光,正在向远方延伸……

我们的体会太深刻了,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的开展,确实需要富有情怀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有权之士不忘初心,砥砺前行,长期坚持,否则,极可能滑入形式主义的泥潭。

三、要充分避免贴标签对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影响

曾有网络媒体报道,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检出率高达57.14%,既没有说明取样范围、样本大小,也没有说明用的是什么测量工具,其采信度有多高,不言而喻,但这样的报道在网络上流传开去,产生负面影响是必然的。

那些没有注明出处且缺乏教育统计学依据的数据,或夸大描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宣传等现象都表明,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一定偏见和刻板印象,留守儿童“污名化”现象已处于启动状态,以至于一讲到留守儿童,似乎他们就是问题儿童。因此,我们要充分避免贴“污名化”标签对留守儿童产生消极影响。

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绝对不能分类进行,一分类进行就贴了标签,就会产生负面影响。这种隐形的负面影响究竟有多大危害,不能做实验,但可以通过具有正面效果的“罗森塔尔效应”去联想,那将是让人多么后怕的事情啊!

开展“三个一”送教到校活动,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项目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决不作秀,自己心中有留守儿童就够了。我们从来不贴“留守儿童”标签,不戴任何有色眼镜,在这样的教育生态条件下,让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同时受益,才能体现教育的真谛!

四、要始终把握关爱留守儿童的重点、尽力突破心理关爱的难点

以问题为导向,关注留守儿童(个体)的生存、学习状况,帮助解决他们遇到的难题是必需的,但从整体上,一定要把握心理(精神)关爱这一重点。

心理关爱的难点,是学校广大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意识的增强,心理服务方式方法的优化。当前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在农村中小学的普及率很低,教师一般只重视语文和数学等学科,面对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迹象,很多教师往往意识不到,即使意识到了也感到束手无策,不知道怎样帮助他们,这凸显了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关爱的难点。

要突破难点,必须增强学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真正优化学校心理辅导员和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这不是单纯依靠少数专家和职业资格心理咨询师在房间里的苦思冥想就能够实现的。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从整体上看,还基本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层面,心理辅导员没有专职的编制,教师兼职心理辅导员的费用低或者没有,心理辅导活动课难得进课表,等等。

把这些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就不会简单地认为是教育行政部门不作为,而是应该与心理卫生工作在我国的发展历史短暂有关,也与农村整体的文化状况、文化氛围、文化思维有关。有的农村孩子出现焦虑、抑郁等状况,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首先是请“玄学先生”去“治疗”,真是有点搞笑,但没有办法,这是事实。

在这样相对滞后的文化氛围中,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应付检查”现象完全可以理解,但相信在“应付检查”的促进过程中,会让心理健康教育文化逐渐生长,会不断地走向美好。

当然,我们也不能等闲视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现有的资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添砖加瓦。政府出资,社会各界支持,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澧县心理咨询师协会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澧县少年宫精心策划,协助县关工委、教育局等机构于2016-2018年连续三年举办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员培训班,从2019年开始,创造性地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三个一”送教到校活动:一堂面向学生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一堂面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科普课,一堂面向家长的亲子心理辅导课,产生了1+1>2的整体协同效应。

五、挖掘“留守”本身所蕴含的积极因素,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要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但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可见外因与事物的变化不是直接的线性关系。留守儿童的“留守”是一种社会性的客观存在,是外因,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没有直接“深入”的因果关系,必须经过“内因”的思考决定“取向”。这不仅是留守儿童群体不另类的哲学基础,也是挖掘“留守”蕴含积极因素促进他们发展的现实依据——留守儿童自身层面的积极因素就是他们心理发展的内因。

当前我国对留守儿童自身层面潜能的开发研究比较薄弱。因此,笔者带领志愿者团队,扎根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文化精髓,体现积极心理学的合理内核,尝试运用以下三种途径(方式、方法)挖掘(调动)儿童积极因素的可视化操作:一是开设体现“四性”(主体性、活动性、生成性、开放性)的“互动式”心理辅导活动课;二是开展“陪伴式”个别心理辅导,包括“扮亲人”的亲情陪伴、强化积极情绪的发展陪伴、叙事(故事)倾听的健康陪伴;三是对家长进行“针对式”的亲子心理辅导,内容主要体现为“提高抗挫力、增强沟通力、智慧陪伴”等元素。

抓住“留守”这个契机,充分发挥留守儿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具有希望、自信、乐观、韧性、奋发图强、不断进取的积极心理品质,才是留守儿童心理援助的康庄大道!

总之,我们既不能无视留守儿童的客观存在,也不能坐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更不能漠视他们心理发展的内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