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万水 :《道德经》的启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书里,路上,心中

我至今的人生轨迹如果用八个字来概括,可以说是“出走半生,回归故土”。我出生于福建古田,在沙县长大,23岁到福州上大学,30岁远走留美,之后一直在境外的大学任教,65岁从香港城市大学退休后加入深圳大学。几十年间,我目睹和经历了中国及世界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将自己从山区走出以来经历的“千山万水”记录下来,分享给诸位读者。

年过六旬,愈觉纵世事纷扰,我心依旧平静,颇能坐得下来,趁着还有些“东西”(东方的中国+西方的美国)可写,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思记录下来。不知不觉,这几年已写了四本书,用“《道德经》的启示”收摄,每本书既是前一本的延续,又不全是,总希望年纪愈长,视野也能愈“广”。结果,每本书的篇数随着我的年龄增加,从60、63、66到68篇,与我出书时的年龄一致。跨越“千山万水”,我自期能成为一个“中国的世界人”,这是我在《学问人生——〈道德经〉的启示》一书中表达的一个观点:从“身份上的中国人”成长为“精神上的中国人”,做一个立足中国、与人为善、超越民族主义思维、具有世界情怀的“中国的世界人”。

本书的68篇随笔,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谈求知

该部分计25篇,主要谈自己求学、教学与研究中的经验、教训、观察和思考,以及与各行各业的师长、同事、学生交流的心得体会。这几年,在学术方面与我接触最多的是深圳大学管理学院的师生,同时还有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博士生和毕业后从教者,以及JMS中国营销科学学术年会暨博士生论坛的同仁,因而与这三个群体相关的文章最多。此外,我对自己几年前提出的“Think Global, Act Local, Live N-ative”(放眼世界,立足当地,融入生活)的观点进行新的探讨,或许对当下的青年学生、教师和企业家们解决他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与困惑稍有裨益。

第二部分:忆游历

该部分计24篇。如果说第一部分的侧重点是“读万卷书”,那么第二部分的侧重点则是“行万里路”。多年来,由于讲学、开会、旅游的缘故,我访问过许多地方,例如,项羽和刘邦“中分天下”的河南荥阳鸿沟,诸葛亮去世的陕西岐山五丈原,关羽遇难的湖北远安回马坡,神秀与惠能作《菩提偈》的湖北黄梅五祖寺,108个“罗汉娃”出生的四川什邡罗汉寺,发布德尔菲神谕的希腊阿波罗神庙遗址。身临名胜,触景生情,感慨良多。这次收录了部分根据当时的笔记、照片或初稿修改而成的随笔,权当陪大家“到此一游”。

第三部分:思人生

该部分计19篇。我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任教时,曾开过一门叫“人生境界”的EMBA课程,旨在探索“人生”与“境界”。当时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说是因为“课上的讨论触及了灵魂”。这一部分的前半部分与这门课有关,是宏观层面的人生感悟,如思考人生路上的“三生”(生计,生活,生命)与“三要”(要钱,要活好,要命)等,也介绍自己与同事、学生跑步锻炼的心得;后半部分主要记录个人的人生感悟,包括《插队50周年有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MBA毕业35周年随想:战天斗地,顶天立地,欢天喜地》《师生关系之“三老”:老板,老师,老爷子》等文章。

《礼记·学记》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虽年近古稀,我对世界却仍满怀好奇,带着求知的渴望,快乐地上下求索。本书与我之前撰写出版的三本书一样,传递着我学习《道德经》的粗浅体悟。

为便于读者朋友查找和参照原文,书中均附有《道德经》索引,以及涉及的地名、学校名称、人名及其他索引。

谬误之处,敬请斧正。

周南

2020年2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