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概论(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特色教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看经方的起源

经方起源于何时?发源于何地?是何人所创?目前,没有确切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某些条文进行探析。先看甘草泻心汤的条文。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甘草泻心汤主之。”(158)

“谷”,古字为“穀”,当为谷粒类作物的总称,包括稻、粱、菽、麦、黍等种类,古人有“五谷”“六谷”“百谷”之谓。谷类消化过程较面食缓慢,“腹中雷鸣”是肠蠕动加快的表现。此时,谷类食物来不及充分消化,排出时依然可以见到它们的某种形状,因此说“谷不化”。“谷”,证明了经方出现在“粒食时代”。那时,面食尚未出现。

“汉时,面食开始在北方普及,这得益于两个前提:一是随着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小麦的种植在北方地区逐渐替代了原有的粟、黍,开始成为最主要的农作物。小麦的优势正是面食而不是粒食……二是由于石磨的普及。发明于战国时期的石磨,到秦汉时有了重大的改进,尤其是西汉中叶以后,得到了迅速的普及……”(俞为洁.中国食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143页)

可知,“粒食时代”应该在汉代之前。

再看大黄甘遂汤。

“妇人少腹满如敦状,小便微难而不渴。生后者,此为水与血并结在血室也,大黄甘遂汤主之。”(二十二·十三)

“敦”是一种青铜食器。由鼎、簋的形制结合演变而来。其形状酷似西瓜,又称西瓜敦或西瓜鼎。“敦”由盖与器身两部分组成,二者都呈半圆球形,佩有两环耳,三短足。其底部可以加热,其盖揭开后可以翻过来盛食物。“妇人少腹满如敦状”是形容妇人下腹部膨隆胀满的状态。

“敦”产生于春秋中期,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后期。周代礼仪规定,敦专门盛黍、稻、粱、稷等粮食。青铜鼎被视为“铜烹时代”的标志,大约出现在公元前1500年。青铜鼎的出现取代了此前陶类的烹器,而敦则比青铜鼎更晚。从这一点来看,大黄甘遂汤不可能出现在陶器时代。“敦”在秦代已基本消失,因此,大黄甘遂汤也不可能出现在秦代。

以“敦”比喻妇人腹部膨满的形状,说明“敦”在那个时代是极为常见的器物。换言之,本条经文出现的那个时代,恰是“敦”盛行的时代,也就是春秋晚期及整个战国时期。由此可知,大黄甘遂汤的出现最迟也不能晚于战国时期。

据此,我们大致可以推测经方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彼时,社会分工趋于明显,出现了专门从事医疗实践与研究的医学世家,频繁的战争、瘟疫的流行也为医学的发展提出了高要求,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因此,从时代背景来看,经方也应该产生于这一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得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