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从六姊妹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8章 引爆文坛

姚玉玲在火车上,看着刚刚发生的一幕。

她对文坛原本不感兴趣,知道许灵均也是从马燕嘴里听说的。那个时候她才知道居然能靠写书赚钱。

后面在列车上和人聊天的时候,知道稿费的具体数字后,也是不由的倒吸了一口凉气。

直到今天,她才意识到陈哲到底有多么的恐怖。

“陈哲弟弟还是太厉害了啊!”

李壮虽然关注文坛,但并不是十月的死忠读者。许灵均的这部《活着》已经发布快三天了,文坛也是彻底被这部小说给引爆了。

之前很多人都在那抨击许灵均,说他是吃了时代的红利,只会写短篇的伤痕文学,几部小说完全就是从一个模子中刻出来的。

有人质疑,就有人选择拥护。许灵均这个马甲可是在无数知青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大部分人都是他的忠实读者。

《活着》发布第一天,销量并不怎么乐观。毕竟许灵均已经缺席好几期了,《十月》没有许灵均质量也是完全不够看的,后世《十月》的顶梁柱们,现在全部都没有闯出名堂。

尽管如此,很多单位机构的人还是订阅了《十月》。

苏州,棉纺厂的家属院内。

宋颖和黄玲在新房的院子里,旁边上了高中的庄图南刚刚写完作业,手里拿着最新的十月。

“你家林工看着挺和善的,做起事来怎么那么心狠手辣啊。”

宋颖听着黄玲的话,也是笑着打趣起来。

两个人聊着正火热,屋子里走进了一个跟庄图南差不多大的女生。

衣服看起来有些简陋,即便放到那个年代,他身上那一套衣服看起来,也难免有些寒酸。

黄玲和宋颖看着来人,眼里都是藏不住的心疼。作为老吴前妻生下的大女儿,在自己老爸重新结婚后,在家里的待遇就比狗强一点。

“珊珊,你又来找图南借书啊。”

年轻时候的吴珊珊有些内向,但毕竟她的年纪不算小,谁对自己好,谁对自己坏还是能看明白的。

宋颖和黄玲都是软心肠的人,看着吴珊珊这个样子,私下里能帮扶一把也就帮一把。

吴珊珊和两个阿姨打完招呼后,也是走到图南身边。

“图南哥,你在看什么啊。”

庄图南早就注意到了吴珊珊,青春期的少年哪能对女生一点都不感兴趣呢?

小巷里和图南年纪相近的女人很多,但吴珊珊是少数让懵懂的图南心生好感的姑娘。

听到吴珊珊的话,庄图南把自己手里拿着的书合了起来。

“我在看今天刚到的《十月》,这次许灵均又发新作品了。”

庄图南的话刚说完,一旁聊天的宋颖和黄玲则是瞬间就精神了起来。

“你说什么,许灵均又发新书呢?”

庄图南听到自己老妈和阿姨的话,直接把书递了过去。

黄玲拿着书,翻开了《十月》因为庄图南一直在看的原因,也是直接就看到了《活着》的标题。

“活着吗?这个标题好有意思的呐。”

晚上,林工从冰箱厂下班回来,推开门发现自己家儿子已经睡着了。

他悄悄的走进内屋,发现自己的老婆怎么躺在床上看书,来到宋颖的身上小声的问道。

“宋颖,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啊。”

宋颖刚刚看书看的很认真,听到有人刚刚也是被吓了一大跳。

“哎呀,你可吓死我了。”

宋颖抱怨了一句,把书合上看着对面的林工说。

“我给你说,今天吴珊珊又来找图南了,你说会不会早恋啊两个孩子。”

林工听到自己老婆的话,一边脱下外套,一边坐在床上。

“你啊,看到书也算有些内涵,怎么思想还是没有扭转过来呢?”

两口子聊了一会,宋颖就把书放在旁边准备睡觉了。

林工把书正打算放到床头柜上,看到居然是最新的十月,手上动作也是一愣。

“嗯?居然是这个月的十月吗?”

林工看了兴致,把书打开扫了一眼就看到了许灵均的名字。

小巷里最能理解许灵均的人毫无疑问就是林工,作为国内第一批大学生,如果能正常的毕业,毫无疑问他的成就绝对会比现在要高。

虽然林工很理解许灵均的,但他并不喜欢伤痕文学,觉得他们把事情的原因归咎的过于单一了。

换成其他时候,他绝对会睡觉。但今天厂里不少人都在讨论许灵均的新作-《活着》,更有甚者把这部还没有完全刊登的小说称为近二十年最棒的小说。

这可让林工觉得好奇了,他翻开第一页就看了下午。

半夜,宋颖起床的时候看到旁边还有些微的灯光。

“你怎么还没休息啊。”

听到自己老婆的话,已经在看第二遍的林工语气有些兴奋的说。

“这篇《活着》写的实在太好了。我原本只想看一眼就睡的。”

宋颖早就看完了活着,听着自己老公的话,也是笑着抱住了对方。

“你也觉得不错吗?那你说说看许灵均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许灵均作为文坛炙手可热的新人作者,但他的身份却是最神秘的。这就让无数读者都在那琢磨。

之前林工对这些讨论并不感兴趣,但今天看完活着后,他的确来了点兴趣。

“嗯,我觉得许灵均应该和我们差不多大,而且生活阅历应该非常丰富。”

“我甚至有种感觉,说不定他是哪个著名作家的笔名,他的文字功力实在太好了。”

……

京城,清华大学。

早起的陈哲接连打了好几个哈欠。

“不是,谁又在后面夸我帅呢?”

今天他起这么早是有原因的,《活着》的爆火在他的意料之中,他也提前写好了两篇文学议论。

当然两篇文学议论还是跟老套路一样,一篇是批判,一篇则是纯夸。两篇都没有写的特别好,只是提供个思路。

只有这样,才能让很多文坛的人参与进来,自己的热度才能居高不下。

中午十月就要定稿了,陈哲打算起早点直接给老张送过去,顺便还能讹一顿早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