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4章 卷八十四·南·陈武帝纪(上)
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字兴国,小字法生,是吴兴长城下若里人,他是汉代太丘长陈寔的后人。陈家原本世代居住在颍川。陈寔的玄孙陈准,曾任晋朝太尉。陈准生陈匡,陈匡生陈达。西晋永嘉年间,陈达为避战乱南迁,担任丞相掾,又历任太子洗马,后来外任长城令。陈达很喜欢当地的山水风光,便在此定居。他曾对亲近之人说:“此地山川秀丽,日后定会有王者兴起,两百年后,我的子孙必定会顺应这运势。”陈达生陈康,陈康也担任过丞相掾,咸和年间实行土断政策,所以陈家便正式成为长城人。陈康的儿子是盱眙太守陈英,陈英之子是尚书郎陈公弼,陈公弼之子是步兵校尉陈鼎,陈鼎之子是散骑侍郎陈高,陈高之子是怀安令陈咏,陈咏之子是安成太守陈猛,陈猛之子是太常卿陈道巨,陈道巨便是陈霸先的父亲陈文赞。陈霸先出生于梁天监二年癸未年。他年少时就洒脱豪爽,心怀大志,不怎么打理家中产业。长大后,他研读兵书,精通武艺,为人明智豁达、果敢决断,深受当时人们的推崇和信服。陈霸先身高七尺五寸,额骨隆起,面貌不凡,手臂垂下来超过膝盖。他曾游历义兴,住在许氏家中,夜里梦到天空裂开数丈,有四个身着红衣的人捧着太阳走来,让他张嘴吞下。醒来后,他还觉得腹中温热,从此心里便隐隐觉得自己不凡。
大同初年,新喻侯萧暎担任吴兴太守,他十分看重陈霸先,曾看着陈霸先对下属说:“这个人前途远大。”后来萧暎出任广州刺史,陈霸先担任中直兵参军,跟随萧暎到任所。萧暎让陈霸先招募兵马,很快就聚集了一千人,随后又命陈霸先监管宋隆郡。宋隆郡下属的安化二县原本不服管束,陈霸先出兵讨伐并平定了那里。不久后,他又监管西江督护、担任高要郡守。在此之前,武林侯萧谘任交州刺史,因贪婪苛刻而失去民心,当地人李贲联合数州豪杰同时反叛。朝廷派高州刺史孙冏、新州刺史卢子雄率兵征讨,但孙冏等人没有及时进军,都在广州被处决。卢子雄的侄子卢子略与孙冏的子侄及其主帅杜天合、杜僧明一起起兵,抓住南江督护沈顗,进而攻打广州,日夜猛攻,广州城中一片恐慌。陈霸先率领三千精兵,轻装兼程前往救援,多次交战都取得胜利,杜天合被流箭射中身亡,叛军大败,杜僧明于是投降。梁武帝对此深感惊叹,授予陈霸先直阁将军之职,封新安子,食邑三百户,还派画工画下陈霸先的容貌来看。
当年冬天,萧暎去世。第二年,陈霸先护送萧暎的灵柩返回都城,走到大庾岭时,恰逢朝廷下诏让陈霸先担任交州司马,兼任武平太守,与刺史杨蒨一同南征。陈霸先进一步招募勇士,准备精良的武器装备。杨蒨高兴地说:“能打败叛军的必定是陈司马。”于是把军事谋划都托付给陈霸先。陈霸先与各路军队从番禺出发。当时萧勃任定州刺史,在西江与他们相遇。萧勃知道军士们害怕远征,便暗中收买引诱他们,还对杨蒨说了些诡诈的话。杨蒨召集众将商议对策,陈霸先回答说:“交阯叛乱,罪责在于宗室,致使数州大乱,多年来都难以平息。定州刺史却只贪图眼前小利,不顾国家大计。您奉命讨伐叛贼,理当全力以赴,生死置之度外。怎么能畏惧宗室,轻视国法呢?如今若被人动摇军心,何必去交州讨贼,这问罪之师,就该转而指向别处了。”于是整顿军队,击鼓前行。大同十一年六月,大军抵达交州,李贲率领数万人在苏历江口修筑城寨抵御官军。杨蒨推举陈霸先为前锋,陈霸先所到之处,敌军纷纷溃败。李贲逃到典彻湖,在屈獠地界设立营寨,大量建造战船,战船布满湖中,众军心生畏惧,停在湖口不敢前进。陈霸先对众将说:“我军出征已久,将士们疲惫不堪,长久相持下去,恐怕不是好办法,况且我军孤军深入,没有后援,如今已深入敌人腹地,若一战不胜,哪还有生还的希望。现在敌军屡次败逃,人心不稳,而且他们是与夷獠乌合之众,容易被消灭,我们正应拼死一战,全力取胜,无故停留,战机就要错失了。”众将都沉默不语,没人回应。当晚,江水突然上涨七丈,涌入湖中,水流湍急。陈霸先率领自己的部队,乘流率先前进,众军呐喊着一同向前,叛军大败。李贲逃进屈獠洞中,屈獠人斩杀李贲,将其首级送到京城,这一年是太清元年。李贲的哥哥李天宝逃到九真,与劫匪首领李绍隆收拢残余部队两万人,杀死德州刺史陈文戒,进而围攻爱州,陈霸先又率军前往讨伐平定。战后,陈霸先被任命为振远将军、西江督护、高要太守,督管七郡诸军事。
太清二年冬天,侯景进犯京师,陈霸先打算率兵前去救援。然而,广州刺史元景仲心怀不轨,企图算计陈霸先。陈霸先察觉到他的阴谋,便和成州刺史王怀明、行台选郎殷外臣等人秘密商议戒严。太清三年七月,陈霸先在南海聚集义兵,迅速发布檄文声讨元景仲。元景仲走投无路,在楼阁上自缢身亡,陈霸先便迎接萧勃来镇守广州。当时,临贺内史欧阳頠监管衡州,兰裕、兰京礼煽动引诱始兴等十郡,一同起兵攻打欧阳頠,欧阳頠向萧勃请求支援。萧勃命令陈霸先率军救援,陈霸先将兰裕等人全部擒获,随后监管始兴郡。
十一月,陈霸先派遣杜僧明、胡颖率领两千人驻扎在岭上,并且与始兴的豪杰们密切结交,共同谋划起义之事,侯安都、张偲等人率领一千多人前来归附。萧勃听说后,派钟休悦劝说陈霸先:“侯景勇猛无比,天下无敌,之前十万援军,兵马精良强壮,却都不敢与他正面交锋,最终让羯贼得逞。您仅带着这么点人马,要去往何处呢?听说岭北的王侯们也纷争不断,河东王、桂阳王相继被屠戮,邵陵王、开建王也亲自挑起战事,李迁仕在当阳立足后,就抢夺马匹兵器,您与他们并无深厚关系,怎么能贸然前去投靠呢?倒不如暂且留在始兴,虚张声势,保住这安稳之地,为自己谋求福运。”陈霸先流着泪对钟休悦说:“我本平庸,承蒙国家的栽培。之前听闻侯景渡江,就想前去救援,却遭到元景仲、兰裕的阻拦,使我中途受阻。如今京都沦陷,主上蒙难,君主受辱,臣子理当以死相报,我怎敢顾惜性命!您身为皇室宗亲,肩负一方重任,却不能冲锋万里,洗刷这冤屈与悲痛,如今还派人来劝阻我。哪怕只是派出一支军队,也比这样强,您却下达这样的旨意,实在让人感慨。我的行动决心已定,烦请您为我转达。”于是,陈霸先派人从小路前往江陵,接受军事行动的调度安排。当时,蔡路养起兵占据南康,萧勃派心腹谭世远担任曲江令,与蔡路养勾结,共同阻拦义军。大宝元年正月,陈霸先从始兴出发,抵达大庾岭。蔡路养出兵驻扎在南野,依傍山水修筑四座城池来抵御陈霸先。陈霸先与之交战,将其打得大败,蔡路养脱身逃走,陈霸先进军驻扎在南康。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授予陈霸先员外散骑常侍、持节、明威将军、交州刺史之职,改封南野县伯。
六月,陈霸先修缮崎头古城,并迁居于此。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派主帅杜平虏率领一千人进入灨石、鱼梁。陈霸先命令周文育率兵击退他们,李迁仕逃奔宁都。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授予陈霸先通直散骑常侍、使持节、信威将军、豫州刺史,兼任豫章内史,改封长城县侯。不久又授予他散骑常侍、使持节、都督六郡诸军事、军师将军、南江州刺史,其他官职照旧。当时,宁都人刘蔼等人资助李迁仕舟舰和兵器,打算袭击南康,陈霸先派杜僧明等人率领两万人占据白口,修筑城池来抵御,李迁仕也修筑城池与之对峙。大宝二年三月,杜僧明等人攻克李迁仕的城池,将他生擒并送往南康,陈霸先将其斩首。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命令陈霸先进军平定江州,于是授予他江州刺史之职,其他官职照旧。
六月,陈霸先从南康出发。南康灨石原本有二十四滩,滩上多是巨石,过往行人都觉得十分艰难。陈霸先出发时,江水突然上涨数丈,三百里内的巨石都被淹没。进军驻扎在西昌时,有龙出现在水边,高约五丈,五彩夺目,前来观看的军民多达数万人。当时,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派遣征东将军王僧辩督率各路军队讨伐侯景。八月,王僧辩的军队驻扎在湓城,陈霸先率领杜僧明等各路军队以及南川的豪杰统帅共计三万人前去会合。当时西路军缺乏粮食,陈霸先此前储备了五十万石军粮,这时分出三十万石资助他们,随后驻扎在巴丘。恰逢侯景废黜简文帝,立豫章嗣王萧栋为帝,陈霸先派兼长史沈衮前往江陵上表劝湘东王登基称帝。十一月,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授予陈霸先使持节、都督会稽东阳新安临海永嘉五郡诸军事、平东将军、东扬州刺史,兼任会稽太守、豫章内史,其他官职照旧。大宝三年正月,陈霸先率领三万甲士、五千张强弩、两千艘舟舰,从豫章出发。二月,抵达桑落洲,派中记室参军江元礼将情况上表江陵,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给陈霸先增加一部鼓吹乐队。当时王僧辩已经从湓城出发,在白茅湾与陈霸先会合,于是二人登岸筑坛,宰杀牲畜立下盟约。进军驻扎在芜湖时,侯景的守将张黑弃城逃走。三月,陈霸先与各路军队进军攻克姑熟,随后驻扎在蔡洲。侯景登上石头城观望形势,心里很不高兴,对身边的人说:“这支军队上空有紫气,难以抵挡。”于是用装满石头的战船沉入淮口堵塞河道,沿着淮河修筑城墙,从石头城到青溪的十余里间,城楼和城墙上的矮墙相互连接。众将一时没有决策,王僧辩派杜崱向陈霸先询问计策,陈霸先说:“之前柳仲礼率领数十万兵马隔水而守,韦粲在青溪,始终不渡岸作战,贼军登高远望,内外情况尽收眼底,肆意施展凶虐,致使我军覆灭。如今围攻石头城,必须渡过北岸。各位将领如果不敢冲锋,我愿先去立栅。”陈霸先随即在石头城西面的横陇修筑栅栏,各路军队依次连接修筑八座城,一直延伸到东北方向。贼军担心西州的道路被截断,也在东北的果林修筑五座城来阻断大路。侯景率领一万多人、八百多匹铁骑,列阵前进。陈霸先说:“兵书上说,善于用兵的人,就像常山之蛇,首尾相互呼应。如今我军人数众多,贼军兵力很少,应当分散贼军兵力,以弱制强,为何要让他们聚集精锐,让他们拼死与我军对抗呢?”于是命令众将分别部署兵力。贼军直冲王僧志的阵营,王僧志稍微后退,陈霸先派徐度率领两千弩手从后面横向拦截,贼军这才退却。陈霸先与王琳、杜龛等人率领铁骑全力追击,贼军退回到他们的栅栏内据守。侯景的仪同卢辉略打开石头城北门前来投降。荡主戴冕、曹宣等人攻克果林的一座城,众军又攻克其余四座城。贼军再次反扑,拼死作战,又夺回了之前失去的所有城栅。陈霸先大怒,亲自率军进攻,士卒们翻越栅栏冲入,贼军再次四散逃走。侯景与一百多骑兵扔掉长矛,手持短刀,向左右冲击军阵,但军阵纹丝不动,侯景的军队大败,被追击到西明门。侯景逃到宫阙下,不敢进入台城,派心腹去接他的两个儿子后逃走。陈霸先率领众人前往广陵接应,恰逢侯景的将领郭元建逃奔北齐,陈霸先收纳他的三千部众后返回。王僧辩启奏让陈霸先镇守京口。
五月,北齐派遣辛术在秦郡围攻严超达,陈霸先命令徐度领兵协助严超达坚守。北齐军队有七万之众,他们填平壕沟,堆起土山,挖掘地道,攻城十分急切。陈霸先于是亲自率领一万人前去解围,指挥士兵从四面攻击北齐军队,弓弩齐发,北齐的平秦王被流箭射中身亡,陈霸先军队斩首数百人,北齐军队收兵退去。陈霸先整顿军队胜利南归,派遣记室参军刘本仁前往江陵献上捷报。
七月,广陵的侨民朱盛、张象暗中集结兵力袭击北齐刺史温仲邕,并派使者前来告知陈霸先,陈霸先率领众人渡江前去接应。恰逢北齐派人前来通好,要求割让广陵之地,王僧辩答应了,并且告知陈霸先,陈霸先于是率领军队返回南徐州,江北跟随军队南迁的百姓有一万多口。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授予陈霸先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徐州诸军事、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徐州刺史,其他官职照旧。等到王僧辩率领众人前往湘州征讨陆纳,湘东王秉承皇帝旨意,命令陈霸先代替他镇守扬州。十一月,湘东王在江陵即位,改大宝三年为承圣元年。湘州平定后,陈霸先回到京口镇守。承圣三年三月,陈霸先进位为司空,其他官职照旧。
十一月,西魏攻陷江陵,陈霸先与王僧辩等人前往江州进谏,请求晋安王以太宰身份秉承皇帝旨意处理政务,又派遣长史谢哲奉上笺表劝晋安王登基。十二月,晋安王从寻阳来到,进入朝堂,赐给陈霸先带剑的武士二十人。承圣四年五月,北齐送贞阳侯萧渊明回国主持国政,王僧辩接纳了他,萧渊明即位,改元为天成,立晋安王为皇太子。起初,北齐提出送回贞阳侯时,陈霸先认为不可行,派遣使者到王僧辩处极力争辩,使者往返多次,王僧辩最终没有听从。陈霸先时常愤慨叹息,私下对亲近之人说:“武皇的宗室虽然稳固,遍布四海,但说到报仇雪耻、拯救国家于艰难之中,只有孝元帝做到了,他的功业之盛,前代未曾听闻。我与王公都受国家重托,当时的话语还在耳边回响,没想到如今他竟有二心。嗣主是高祖的孙子,元皇的儿子,为天下人所瞩目,天下人心所归,他究竟有什么罪过,竟无端被废黜,反而从远方的夷狄那里迎回他人,不按次序册立皇帝,看这情形,就知道王僧辩的意图了。”于是秘密准备了数千领袍服,以及锦彩金银,作为赏赐之物。九月壬寅日,陈霸先召集徐度、侯安都、周文育等人商议,部署将士,分赏金帛,水陆并进。当晚从南徐州出发讨伐王僧辩。甲辰日,陈霸先的步军到达石头城前,派遣勇士从城北翻越入城。当时王僧辩正在处理政务,外面报告有军队来袭。不一会儿,士兵从城内涌出,王僧辩急忙逃走,与他的第三个儿子王頠相遇,一起跑出楼阁,身边还有数十人,与敌军苦战。陈霸先的大军很快赶到,王僧辩因寡不敌众,逃到城南门楼。陈霸先借着风势放火,王僧辩走投无路,于是被擒获。当晚,王僧辩和王頠被缢死。丙午日,贞阳侯退位,百官拥戴晋安王上表劝进。十月己酉日,晋安王即位,改承圣四年为绍泰元年。壬子日,下诏授予陈霸先侍中、大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持节、司空、班剑、鼓吹等官职照旧。还下诏允许陈霸先带披甲卫士百人,出入宫殿和台省。
震州刺史杜龛占据吴兴,与义兴太守韦载一同举兵反叛。陈霸先命令周文育率领众人到义兴攻打韦载,杜龛派他的堂弟杜北叟领兵迎战,杜北叟战败逃回义兴。辛未日,陈霸先上表请求亲自东征,留下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守卫台省。甲戌日,军队到达义兴。丙子日,攻克韦载的水栅。秦州刺史徐嗣徽占据州城后投靠北齐,又邀约南豫州刺史任约一同举兵响应杜龛、韦载,北齐为他们提供兵马粮草。徐嗣徽等人认为京师空虚,率领五千精兵突然抵达宫阙之下,侯安都率领五百勇猛之士出战,徐嗣徽等人退到石头城据守。丁丑日,韦载和杜北叟前来投降,陈霸先抚慰并释放了他们。由于徐嗣徽进犯逼近,陈霸先轻装回师京都,命令周文育进军讨伐杜龛。十一月己卯日,北齐派兵五千人渡江占据姑熟。陈霸先命令合州刺史徐度在冶城寺设立栅栏,向南延伸到淮河岸边。北齐又派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刘仕荣、淮州刺史柳达摩领兵一万人,在胡墅渡运三万石米粟、一千匹马进入石头城。癸未日,陈霸先派遣侯安都率领水军在夜间袭击胡墅,烧毁北齐船只一千多艘,周铁武率领水军截断北齐的运输线,擒获北齐的北徐州刺史张领州,缴获运粮船和数千石米。接着派遣韦载在大航筑城,让杜棱据守。北齐人又在仓门水南设立两座栅栏来抵御官军。甲辰日,徐嗣徽等人攻打冶城栅,陈霸先率领精锐的骑兵和甲士,从西明门出击袭击他们,贼军大败。徐嗣徽留下柳达摩等人守城,自己率领亲属和心腹,前往南州采石,迎接北齐的援军。十二月癸丑日,陈霸先派遣侯安都率领水军,在秦州袭击徐嗣徽的家眷,俘获数百人。官军的战船相连堵塞淮口,截断贼军的水路。此前,太白星从十一月丙戌日起消失不见,乙卯日在东方出现。丙辰日,陈霸先命令所有军队部署士兵,对着冶城设立浮桥渡河进攻,攻打水南的两座栅栏。柳达摩等人渡过淮河摆开阵势,陈霸先督率士兵激烈战斗,放火焚烧栅栏,烟尘漫天。贼军溃败,争相上船相互排挤,淹死的人数以千计。当时百姓沿着淮河观战,呼声震天动地。军士乘胜追击,无不以一当百,缴获了贼军所有的船舰,贼军士气大挫。当天,徐嗣徽、任约等人率领北齐水陆军队一万多人,返回据守石头城,陈霸先派兵前往江宁,占据险要之地截断贼军道路。贼军水陆都不敢前进,停在江宁浦口,陈霸先派遣侯安都率领水军袭击并攻破他们,徐嗣徽等人乘坐单船逃脱,官军收缴了他们所有的军资器械。己未日,官军四面攻城,从辰时到酉时,攻克了石头城东北的小城,到夜晚战斗仍未停止。庚申日,柳达摩派遣使者侯子钦、刘仕荣等人到陈霸先处请求讲和,陈霸先答应了,于是在城门外宰杀牲畜订立盟约,对柳达摩的将士和部下一概不追究,任由他们自由选择去北方还是南方。辛酉日,陈霸先从石头城南门出城,陈列数万士兵,送北齐人返回北方。
壬戌日,北齐和州长史乌丸远从南州逃回历阳。江宁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占据姑熟反叛,陈霸先命令侯安都、徐度等人讨伐平定,斩首数千级,将首级堆积起来封土做成京观。石头城、采石、南州全部平定,缴获的马匹、兵器、船只、米粮不计其数。当月,杜龛献城投降。绍泰二年正月癸未日,陈霸先在吴兴诛杀杜龛,杜龛的堂弟杜北叟、司马沈孝敦一并被赐死。
二月庚申日,陈霸先派遣侯安都、周铁武率领舰船前往江州布防,随后在梁山驻扎并修筑栅栏。甲子日,皇帝下令,司空如果有军事行动相关事宜,可以骑马出入城内。戊辰日,前宁远石城公外兵参军王位在石头城江边沙滩处获得四枚玉玺,陈霸先上表将其送往朝廷。
三月戊戌日,北齐派遣水军仪同萧轨、厍狄伏连、尧难宗、东方老、侍中裴英起、东广州刺史独孤辟恶、洛州刺史李希光,以及任约、徐嗣徽等人,率领十万大军从栅口出发,向梁山进军。陈霸先帐内荡主黄丛迎击,击败了他们,烧毁了北齐的前军船舰,北齐军队于是驻扎在芜湖据守。陈霸先派遣定州刺史沈泰、吴郡太守裴忌前往侯安都处,共同据守梁山抵御北齐军队。
从去年冬天到这时,甘露频繁降落在钟山、梅岗、南涧以及京口、江宁县境内,有的地方一次能收集到三几升,甘露大的如同围棋子,陈霸先上表将这些情况向朝廷报告。
四月丁巳日,陈霸先前往梁山军营巡视安抚。五月甲申日,北齐军队从芜湖出发,丙申日,抵达秣陵旧城。陈霸先派遣周文育驻扎在方山,徐度驻扎在马牧,杜棱驻扎在大航以南。己亥日,陈霸先率领宗室王侯以及朝廷大臣、将帅,在大司马门外白兽阙下宰杀牲畜祭告上天,因北齐人违背盟约,陈霸先发言时情绪激昂,涕泪横流,一同盟誓的人都不忍直视,观看的士卒也因此更加振奋。辛丑日,北齐军队在秣陵旧城横跨淮河搭建桥梁、设立栅栏,渡引兵马。当晚抵达方山。侯安都、周文育、徐度等人各自领兵撤回京师。癸卯日,北齐军队从方山进军到兒塘,游动的骑兵抵达台城附近。周文育、侯安都驻扎在白土岗,旗鼓相互可见,都城一片震惊恐慌。陈霸先暗中抽调三千精锐士卒配给沈泰,渡江到瓜步袭击北齐行台赵彦深,缴获一百多艘舟舰,以及一万斛陈粮。当天,天子统领羽林禁兵,驻扎在长乐寺。六月甲辰日,北齐军队悄悄抵达钟山龙尾。丁未日,进军到莫府山。陈霸先派遣钱明率领水军从江乘出发,半路截击北齐军队的运粮队伍,缴获了他们所有的船只和粮食,北齐军队于是陷入严重的饥饿,只能杀马驴来吃。庚戌日,北齐军队翻越钟山,陈霸先的各路军队分别驻扎在乐游苑东边以及覆舟山北边,截断了北齐军队的重要通道。壬子日,北齐军队到达玄武湖西北、莫府山南边,打算占据北郊坛。陈霸先的各路军队从覆舟山向东转移,驻扎在郊坛北边,与北齐军队对峙。当晚,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狂风拔起树木,平地积水一丈多深,北齐军队昼夜都坐在泥水中,只能悬挂起炊具做饭,而台城以及潮沟以北地区因地势高没有积水,道路干燥,官军得以轮流休息。甲寅日,天气稍有转晴,陈霸先命令各路军队喂饱战马、提前吃饭,天快亮时发起进攻。乙卯日清晨,陈霸先亲自率领帐内部下从莫府山南边出击,吴明彻、沈泰等各路军队首尾一起发动攻击,出兵大战,侯安都从白下领兵从北齐军队后方横向杀出,北齐军队大败,被斩杀俘获数千人,相互践踏而死的人不计其数,活捉了徐嗣徽和他的弟弟徐嗣宗,将他们斩首示众。乘胜追击一直到临沂。江乘、摄山、钟山等地的各路军队也相继取得胜利,俘虏了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等将帅共四十六人。北齐军队中逃到江边的士兵,扎起荻草筏子渡江,在江中心纷纷溺水,尸体漂流到京口,遮蔽江面,铺满江岸。丁巳日,各路军队前往南州,烧毁贼军的舟舰。己未日,在健康街市上斩杀刘归义、徐嗣彦、傅野猪。当天解除戒严。庚申日,萧轨、东方老、王敬宝、李希光、裴英起都被处死。陈霸先上表请求解除自己南徐州刺史之职,将其授予侯安都。七月丙子日,皇帝下诏授予陈霸先中书监、司徒、扬州刺史之职,晋爵为公,增加食邑到五千户,侍中、使持节、都督中外诸军事、将军、尚书令、班剑、鼓吹、甲仗等官职照旧,还赐予油幢皂轮车。当月,侯瑱率领江州归附。陈霸先派遣侯安都镇守上游,平定南中各郡。
八月癸卯日,太府卿何敳、新州刺史华志各自献上一枚玉玺。陈霸先上表将它们送往朝廷,皇帝下诏把玉玺又赐回给陈霸先。当天,皇帝下诏让陈霸先食邑安吉、武康两县,共五千户。九月壬寅日,改年号为太平元年。陈霸先进位为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刺史改为州牧,进封义兴郡公,侍中、司徒、都督、班剑、鼓吹、甲仗、皂轮车等待遇照旧。丁未日,中散大夫王彭上书称本月五日清晨在御道上看到龙的足迹,从大社一直延伸到象阙,长达三四里。庚申日,皇帝下诏追赠陈霸先的父亲为侍中、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封义兴郡公,谥号恭。十月甲戌日,皇帝下令,丞相从现在起入宫问安,可以设置单独的坐榻靠近皇帝的座位。太平二年正月壬寅日,天子在太极东堂接受万国朝拜,给陈霸先增加带剑武士十人,加上之前的共三十人,其余待遇照旧。丁未日,皇帝下诏追赠陈霸先的兄长陈道谈为散骑常侍、使持节、平北将军、南兖州刺史、长城县公,谥号昭烈;弟弟陈休先为侍中、使持节、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武康县侯,谥号忠壮,食邑各二千户。甲寅日,派遣兼侍中谒者仆射陆缮持策书,册封长城县夫人章氏为义兴国夫人。丁卯日,皇帝下诏追赠陈霸先的祖父为侍中、太常卿,谥号孝。追封陈霸先的祖母许氏为吴郡嘉兴县君,谥号敬;母亲张氏为义兴国太夫人,谥号宣。
二月庚午日,萧勃起兵,从广州越过山岭,驻扎在南康,派他的将领欧阳頠、傅泰以及自己的儿子萧孜作为前军,抵达豫章,分别屯守在险要之地,南江州刺史余孝顷起兵响应萧勃,陈霸先命令周文育、侯安都率领众人前去讨伐并平定了叛乱。
八月甲午日,陈霸先进位为太傅,加赐黄钺,可佩剑穿鞋上殿,入朝不用小步快走,朝拜时司仪不直呼其名,还赐给羽葆鼓吹一部,他的侍中、都督、录尚书、镇卫大将军、扬州牧、义兴郡公、班剑、甲仗、油幢皂轮车等待遇照旧。丙申日,又给陈霸先增加前后部羽葆鼓吹。此时,湘州刺史王琳拥兵自重,不接受朝廷命令,陈霸先派遣周文育、侯安都率领众人前去讨伐他。
九月辛丑日,皇帝下诏说:
自开天辟地,宇宙混沌初分,尊崇设立人皇,必定依靠贤能的宰辅。所以贤哲的后代,受命为地方长官,征伐四方;神武的君主,设立大监治理万国。又有像管仲辅佐齐桓公“一匡九合”,因而获得极高的赏赐;也有像晋文公诛杀寺人披、赏赐勃鞮,而得到行宫的尊宠。时世危难时他们能坚守正道,国运昌盛时他们能使国家光辉繁荣,这是千年传承的风尚,是历代帝王不可更改的道理。太傅义兴公,文韬武略兼备,圣明如神,这是上天赋予的品德,能拯救百姓。过去太平时期,早就深受朝廷倚重,远渡沧海,最远到达交州、越州。后来国运不济,前所未闻,国家危亡,战乱纷至。可怜的百姓,就像困在绝境中的囚犯,悠悠上天,似乎看不到尽头。但否极泰来,贤能的辅臣顺应时机,拯救将倾的国家,援助溺水的百姓,披荆斩棘,历经艰难险阻,在中途谋划,一举歼灭众多贼寇。到了平定石头城、姑熟的时候,贼寇死伤惨重,一旦指挥,天下就清平安定。因此,您光大了先辈的武功,辅佐京都,雪洗了三位先皇的深仇,铲除了天地人之间的大恶。尧的台辅、禹的佐臣,都比不上您;殷代的贤相、周代的太师,也难以与您相比。再加上国家处于艰难之际,荆楚地区崩溃,天地似乎失去护佑,皇帝流离失所,五胡肆意侵扰,竞相图谋华夏,天下局势如棋盘般错综复杂,却无人匡救,权臣抗命,废黜幼主,幼主只能顾影自怜,甘心忍受屈辱。低头屈膝,却求告无门;想逃避罪责,却无处容身。而您神兵突然到来,很快就平定了祸乱,使我这孱弱小主,再次承受天命。这功绩伟大崇高,无法用言语称赞。再加上您秉持忠义,诛杀叛逆,震慑了东部的贼寇,消除了稽山的灾气,在番禺、蠡泽,以及北部边境、西郊等地,歼灭贼寇,一个不留。这关系到百姓的生死存亡,国家的兴衰安危。于是您兼用刑罚与礼教,变革有章法,内外太平,远近安宁统一,使得日月生辉,天象呈现祥瑞,百姓安居乐业,心怀仁义诚信,宏大的功勋覆盖大地,高尚的道德感通上天。从伏羲、神农、炎帝、太昊以来,那些无为而治的时代,圣人拯救万物,也没有像您这样的。按照礼制,具备完备的典章策命,齐桓公、晋文公曾受此礼遇;协助治理阴阳,萧何、曹参也当仁不让。从未有人功勋高于天下,而赏赐却比伊尹、周公还少的,所有的人和神灵,都在期待,实在是因为您谦逊自守,以谦逊为怀,导致赏赐拖延,实在令人叹息。怎能因您的高尚品德,而长久废弃朝廷的赏赐,应该告诫司勋,恭敬地晋升您的尊荣典制。况且舜帝圣明,只任用贤能,对有盛德的人的祭祀不能忘记,公侯的家族必定会复兴。所以殷代嘉奖亶甫,让他继承后稷的官职,尧任命羲和,让他们继承重黎的职位。何况您本是皇室宗亲,更应该分封诸侯。现在晋升您为相国,总理百官,封十郡为陈公,备办九锡之礼,赐予玺绂、远游冠、绿綟绶,地位在诸侯王之上,镇卫大将军、扬州牧的职位照旧。
策书说:
伟大啊,乾元,凭借日月呈现天地正道;至极啊,坤元,依靠山川承载万物。所以唯有天最为伟大,能与天匹配的是钦明之人;唯有王者建立国家,辅佐他的是圣明之人。因此,周文王、周武王的辅佐者姜子牙,在磻溪得到蕴含玉璜的吉兆;尧、舜的臣子,荣河中出现刻有金版的祥瑞。更何况您拥有得一的宏大姿态,安定国家于艰难厄运之中,在碣石拯救乱世,在昆岑扑灭战火,指挥才能超越韦贤、彭越,功业胜过齐桓公、晋文公,神功施行却不居功自傲,圣道推行却不求声名。现在将授予您典章策命,请恭敬地聆听我的命令:
昔日上天不善,给我们国家带来祸乱,法网疏漏让元凶逃脱,强大的胡人在国内肆虐,茫茫宇宙,黎民百姓惊恐不安,普天下的人,万中无一能幸免。太清年间国运衰微,帝王驾崩之痛已深,皇位艰难,平阳那样的灾祸相继而来。上宰顺应天命,拯救万千百姓,在滇池之南整军练武,在桂岭之北扬起军旗,使坠落的日月星辰重新高悬,在纷飞的战火中使四海安宁,在中原屠杀猰窳般的恶贼,在蒙汜斩杀鲸鲵般的元凶。使国家安宁,开启中兴大业。这是您对皇家的巨大功劳。后来上天并未停止降祸,夷狄丑类接连进犯,南方动荡不安,西京被荡平倾覆,众多胡人势力强盛,趁着战乱,扶持藩王,窃取国家大权,宰相昏庸懦弱,还引入敌寇,皇室既已被放逐于桐宫般的困境,又面临着汉阁被谋危的局面。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如同赘旒般飘摇,中原动荡,国脉几乎断绝。您毅然奋起,匡救本朝,恢复莒国般光复齐都,平定王室的战乱。我因此得以重掌皇位,再次登上皇位,汲取汉光武帝的风范谋略,歌颂周宣王的雅颂功绩。这又是您对皇家的再造之恩。您开始处理政务、被任用之初,三川五岭之地,无不受到您的关注治理,神秘的地方都安宁平静。孙冏、卢子雄挑起事端,越地蛮夷制造灾祸,藩部危险,眼看就要沦陷灭亡。您赤旗所指之处,贼寇的堡垒纷纷打开,白羽一挥,凶徒便粉身碎骨。若不是您的神武,南方藩国早就灭亡了。这又是您的功劳。
大同末年,边防政务废弛,李贲疯狂迷乱,窃取我国的交州、爱州,竟敢自称大号,骄横放纵超过尉他,占据相连的州郡,雄豪之势比梁硕还盛。您英明的谋略如闪电风行,驾驭楼船,直接跨越沧海,新昌、典澈,历经艰难,苏历、嘉宁的贼寇尸体都被堆成京观。三山的獠人洞穴,八角的蛮夷聚居地,遥远的水乡,悠远的火山之国,是马援未曾到达,陶璜未曾听闻的地方,都畏惧我朝的威严,争相到边境向朝廷朝拜,向天府进贡财物,向鸿胪寺呈献降表。这又是您的功劳。自从敌寇侵犯长江,宫闱遭受屈辱,您枕戈尝胆,提剑痛心,气势冲上云霄,心神飞向宫廷。而番禺的地方长官,本是各少数民族之人,相互勾结,心怀恶意。您凭借这份忠诚,趁机剿灭平定,擒获沛令来祭鼓,平定新野后据鞍而治。这又是您的功劳。
世道刚开始变得艰难时,四方多难,那些功臣门第中桀骜狡黠之辈,在衡山、九嶷山一带作乱,战火迫近城池,他们纠集的部众中还有夷人和獠人。您因为国家有盗贼、边境有警报,凡是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顾念同盟情谊,诛杀那些丑类,他们无不如鱼惊鸟散,被捆绑着、首级高悬。南方的百姓,得以重新休养生息。这又是您的功劳。
您率军长驱直入岭峤,一心想着京都,沿途的酋豪,相继成为阻碍,蔡路养作为首领,完全占据大郡,收容逃亡之人,正谋划着叛乱,即便有百楼之固也无需一战,云梯都难以窥探其虚实,万弩齐发,高城也难以抵挡。而您龙骧虎步,叱咤风云,山岭中没有坚固的城池能阻挡您,原野上没有强大的军阵可与您抗衡,在灨石清除贼寇的凶气,在雩都消灭灾异的戾气。这又是您的功劳。
李迁仕凶恶奸邪,屯兵占据大皋,他的部众如同马腾的乞活军,流民像杜弢的人马一样多,他们辗转战斗,从北到南,多年来难以被诛灭,实在是强劲的敌手。您稳坐军中指挥,运用兵略,遥施奇谋,手下的义勇之士同心协力,勇猛的将士奋力拼杀,攻势如雷霆奔袭、闪电袭击,山谷安静,山野空旷,各个郡县再没有犬吠的惊扰,民间祠庙也没有了狐鸣般的盗匪。这又是您的功劳。
朝廷的军队讨伐贼寇,抵达沦波时,物资储备匮乏,士兵面带饥色。您回师蠡泽,在巴丘囤积粮食,百姓歌颂粮食的丰饶,众多百姓提着酒浆迎接,军民转运粮草,不曾有像经过砥柱那样的艰难,船只首尾相望,就像在转运敖仓的粮食,士兵们身披犀牛皮甲、头戴贝饰头盔,蔑视雷霆,高大的舰船和层楼,仿佛能触摸到云霄,所以使得三军勇猛精锐,百战无前,凭借这些兵粮,最终消灭了凶逆。这又是您的功劳。
至于那些非凡的谋略超越世俗,正义之师云集,湓城的守将猜疑离心,耽误了军事战略。您一心想着共同辅佐朝廷,深知军队取胜在于团结,虽面临着如鹄塞般的猜忌,却能像在鸿门之会那样应对自如,就像晋侯在白水发誓,如同萧王推心置腹,委屈自己行礼结盟,人和神都为之感动哽咽,所以能让水军并进,远近之人齐心。这又是您的功劳。
姑熟是险要之地,如同崤函般凭借险阻,贼寇占据着关梁,大盗倚仗着城门锁钥。您一声令下,三支雄师一起奋勇出击,敌军的左右两翼,如沙土般崩溃,穿着木甲的贼寇在中原被歼灭,身着毡裘的敌人投入江水,杂乱众多,数以万计,鄂坂的关隘得以打开,平坦的大道不再阻塞。这又是您的功劳。
义军大队人马,都聚集到京城,叛逆的凶徒,还屯驻在皇都。像那有山河环绕为屏障,固若金汤的地方,疏凿龙首山来护卫宫殿,削平华山来修筑城墙,各种贼寇凭借着这些险要,拥兵自重。您扭转这艰难局势,对抗敌人的严密包围,没过一个早晨,就使敌人片甲不留,军队阵容严整肃穆,国家政事得以整治,人们重新看到了衣冠制度,百姓又能瞻望礼乐教化,楚人挤满道路,争着一睹叶公般的您,汉地的老人满怀悲痛后,都为有您这样的司隶而欢呼。这又是您的功劳。
国内的祸乱刚刚平定,诸侯出关,外郡烽火传警,鲜卑侵犯边塞,来的无不是匈奴的且渠、当户,以及匈奴的显贵名王,他们的冀地战马遍布淮南,胡笳声在徐北响起。您的水军和步军,横亘原野、遍布江面,歼灭那些敌寇,如同消灭大猪一般,敌人无不被挂在树上,战车没有遗漏,遇到泥泞就返回,回去的马匹全都死了。这又是您的功劳。
您克服消除祸难,为皇室辛勤操劳,然而孙宁之流,却引发了狄人的野心,伊水、洛水之间,都被敌虏戍守,虽然金陵有王气,石头城天险森严,但白天被敌尘笼罩,夜晚胡鼓喧天。您谋划已定,布下八阵,举起灵旗,抽出金仆箭,将敌寇全部俘虏,让他们全都返回高高的城墙内,不像李广那样将敌人全部诛杀,而是像庞元那样全部赦免。这又是您的功劳。
任约叛逆离散,恶声不改,戎羯贪婪,狼心依旧,他们的穹庐毡幕,在北阙下扎营,乌孙的天马,指向东都列成军阵。您指挥军队左右包抄,如簸箕张开、翅膀舒展,扫除这灾星,驱逐那些猃狁,像长狄那样的种族被埋在国门之外,梳着椎髻的敌酋在军市被烹杀,就像投入秦坑中沸水翻涌,堵塞濉水使其不再流动。这又是您的功劳。
一个宰相居于朝中,却自行毁坏国家,五湖地区的小守,妄图共同作恶。您星夜兼程,身着戎装、手持兵器,即将挥动玉斧般的权威,敲响金钲以示警戒,那些贼寇首领震惊畏惧,急忙请求受死,您点燃棺材彰显宽容,焚毁信件安抚他们不安的心。这又是您的功劳。
贼首杜龛凶恶蛮横,在太湖一带肆虐,拥兵残忍,凭借灾乱作恶,自混沌洪荒以来,那些有文字记载的残暴行径,都比不上他的残酷。您虽然祖籍在汝颍,世代寓居东南,那是孕育圣哲、人才辈出的地方,您顾念家乡,公私都义愤填膺,凭借卓越的英姿,秉承谋略,诛杀这个大恶人,就像烹煮小鱼一样容易。这又是您的功劳。
国家长久处于战乱离散,盗贼众多,浙东的凶悍贼首,联合军队造反,岂止是千兵、五校、白雀、黄龙这些叛乱而已!您因为中军无人统领,选拔亲信贤能,贼寇走投无路,如冰消融,在刑溏,您像大禹一样展示大威,在雷门,您像勾践一样严厉杀戮,英明的谋划、圣贤的事迹,不同时代却同样的风范。这又是您的功劳。
同姓的有扈氏,顽固凶暴不臣服,凭借着宗族盟誓,妄图危害社稷,在汇泽炫耀兵力,声势震动京师,驱使南蛮,自称为东帝。您在朝堂上谋划军事,在宴席间决定胜负,像寇恂、贾复、樊哙、滕公那样,乘船顺流而下,一下子就将其消灭,无需交付法官处置,万里江山得以澄清,不用像马援那样辛劳。这又是您的功劳。
豫章的贼寇,凭借山林湖泽,修缮兵器、聚集部众,历经多年,结交盟友,势力蔓延到交州、广州。就像擒获吕嘉、击杀吴濞一样,朝廷命令您回师,征讨那些不恭敬的贼寇,将他们的连营全部拔除,擒获贼党,在匡山展示圣武,在蠡水回师。这又是您的功劳。
天下分裂,如瓜剖豆分,那些窃取帝王之位的人,占据一州一县。您武功威名远扬,文德教化也得到宣扬,一封书信就能让声名传播久远,从苍茫的日出之地,到遥远的无声之处,北至丈夫国,南到女子国,无不屈膝膜拜,请求归属、叩关请降。这又是您的功劳。
京师祸乱多年,寒来暑往,宫殿的双阙高低不平,九门空旷寂寥。哪里还能看到秦宫的辉煌,鲁殿也早已不复存在!五都的官员、百官公卿,穿着胡服、系着缦缨,都成了戎狄风俗,头戴高冠、脚穿厚履的华夏之风少见了,宋微子作《麦穟》之歌,周大夫发《黍离》之叹,与此时相比,都算不上悲伤。您天不亮就起床处理政务,很晚才吃饭,兴建宫殿,远近瞩目,恢复郊祀、学校、宗庙、社稷的典制,六符十等的规章,重现太始年间的风流,再睹永平年间的旧事。这又是您的功劳。
您有拯救天下的功勋,又有高尚的品德,凝神体悟大道,德行与天相合,以百姓之心为心,顺应万事而成大业,以有一人不是唐虞时的百姓为耻,让天下生灵都能生活在太平安乐之境,高尚的品德不彰显为德,以无为而治,就像夏长万物、春生百谷,彰显仁爱而潜藏功用,以忠信为珍宝,风雨按时而至,以仁惠为根基,不践踏百姓的牛羊,大功告成、天下安定,演奏《咸池》《云门》之乐,使君上安定、百姓治理,礼仪兼具文采与质朴,选拔山林中的贤才,使街巷都有贤士,朝廷多君子,民间无遗贤,粮食像水火一样丰饶,工商业者比猗顿还富足。因此,上天不藏珍宝,大地呈现祥瑞,清露彩云,早晨聚集辉映,山车泽马,驾车闲游,这些既在图书记载中光彩夺目,也在史书中繁盛地记载着。您的高功超过天象,积德冠绝嵩山、华山,实在是难以用言语称赞。
我又听说,前代君王治理天下,重赏尊崇贤能,设立藩王,统领诸侯,《二南》的教化崇高卓绝,疆土广阔,宏大的东海之滨,齐国受封土地,巍峨的泰山脚下,鲁国得以封侯;还有尽力辅佐王室使郑国复国,辅佐周室东迁,召伯得到隆重的任命,河阳之礼完备;何况您经营天下,岂止是有断鳌足立四极的功劳,拯救苍生,不只是开凿龙门之险;然而论功行赏,却寂然无闻,这就是我垂衣拱手临朝,心怀惭愧不安的原因。
现在授予您相国之位,将南豫州的陈留、南丹阳、宣城,扬州的吴兴、东阳、新安、新宁,南徐州的义兴,江州的鄱阳、临川十郡,封您为陈公。赐予您这片青色的土地,用白茅包裹,划定您的封国,建立国家社稷。昔日周公旦、召公奭分陕而治,都担任太保太师之职,晋、郑等诸侯,都成为卿士,兼管朝廷内外事务,从礼仪上实在是合适的。现在命令使持节兼太尉王通授予您相国印绶、陈公玺绂。使持节兼司空王玚授予您陈公的封地,金兽符第一至第五的左半,竹使符第一至第十的左半。相国的俸禄超过三公,职权总管百官,地位在朝臣之首,礼仪因事而变。让相国总管百官,去除录尚书的称号,上交之前所授的假节侍中貂蝉、中书监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绶、义兴公印策,镇卫大将军、扬州牧的职位照旧。又加赐您九锡之礼,请恭敬地聆听后面的命令:
因为您以礼为国家的根本,以法律为治理的准则,四维得以树立,八柄治理之术有章可循,因此赐给您大车、兵车各一辆,黑色公马八匹。
因为您轻视珍宝、重视谷物,分封爵位以待农人,仓库富足,百姓知晓荣辱,因此赐给您衮冕之服,以及红色的鞋子。
因为您调理阴阳,协调风雅,天地人三才皆降祥瑞,万国同享和谐,因此赐给您轩县之乐,六佾之舞。
因为您宣扬王道,弘扬风化教育,光辉所照之处,四方必通,因此赐给您朱红色的大门居住。
因为您能区分善恶,褒奖德行、举荐贤能,使贤士满朝,山林无人隐居,因此赐给您纳陛以便登殿。
因为您在朝堂上庄重威严,是世人的楷模,抵御外敌,统治八方,因此赐给您三百名武贲之士。
因为您执行严明的刑罚,期望达到刑措不用的境界,对貌似恭敬而心怀不轨者绝不赦免,对触犯法纪者必定诛杀,因此赐给您斧、钺各一把。
因为您英明的谋略、远大的气量,跨越嵩山沧海,统一天下的制度文化,囊括宇宙,因此赐给您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十张、黑色的箭一千支。
因为您秉持天经地义之道,贯通天地幽明,如同春露秋霜般按时祭祀,恭敬地供奉祭品,因此赐给您秬鬯美酒一卣,以及玉制的酒勺。
陈国设置丞相以下官员,一概遵循旧制。去吧,恭敬地遵循我的命令,能够辅佐上天,大力建设国家,使大业兴盛,以光大我高祖美好的天命!
十月戊辰日,晋升陈霸先为陈王,把扬州的会稽、临海、永嘉、建安,南徐州的晋陵、信义,江州的寻阳、豫章、安成、庐陵加上之前的封地,一共二十郡,增封给陈国。陈霸先的相国、扬州牧、镇卫大将军等职位依旧不变。又特许陈王的冕冠有十二旒,可树立天子旌旗,出入时要警戒清道,乘坐金根车,由六匹马驾驭,配备五时副车,设置旄头、云罕等仪仗,享用八佾乐舞,在宫殿设置钟虡。王妃、王子、王女的爵位名号,以及陈王府的百官设置,全部依照旧有的典章制度。辛未日,梁帝将皇位禅让给陈霸先,下诏说:
五行运转,新的开始取代旧的;三种正朔交替,统治百姓的,都是圣贤之人。他们能规划天地,治理宇宙,庇佑百姓,弘扬伟大的功业。革除黑暗,迎来光明,历代都是如此,众多帝王都遵循这个法则。梁朝德行衰微,祸乱频发,从太清年间开始,就被长蛇般的灾祸困扰,到了承圣末年,又遭遇封豕般的劫难。到了天成年间,皇位再次被窃取,日月星辰失色,宗庙无人祭祀,生灵涂炭,国家命运衰微,我朝武、元二帝的基业,摇摇欲坠,每当想到国家处于艰难时期,我便日夜忧惧。相国陈王,受命于天,如山川降神,与天地同德,与日月同辉,拯救国家于危难,解救百姓于水火,在东边诛灭叛逆,在北方歼灭外敌,威名震慑四海,仁德泽被万国,恢复崩坏的礼乐,复兴断绝的礼仪,修缮儒馆,边境安宁,功劳堪比舜帝,功绩如同大禹,伟大得难以言表。如今有白环来献,岂止是皇虞之世才有的祥瑞;素雉来贡,也不只是隆周时的景象。山川大地贡献珍宝,烟云呈现祥瑞,甘露醴泉,早晚凝结喷涌,嘉禾朱草,在郊外生长。您的道德光照千古,功勋感通上天,光明的上天,日月生辉,天象显示出改朝换代的迹象,图谶表明了朝代更替,百姓的诉讼有了归宿,人们的歌颂有了对象,天命所归,已经十分明显。我虽平庸渺小,对古代之事了解不多,但长久考察朝代的兴衰,时间已久,怎敢忘记历代的遗训,以及人和神的愿望呢?现在我便退位,前往别宫,恭敬地将皇位禅让给陈,一切依照唐、虞、宋、齐时的旧例。
策书说:
陈王啊!遥想上古时期,人类刚刚诞生,在骊连氏、栗陆氏之前,容成氏、大庭氏的时代,人们结绳记事、描摹鸟迹,那时的历史模糊不清,所以难以详细知晓。从伏羲、神农、轩辕、少昊这些君主,到陶唐氏、有虞氏的帝王,有的垂衣拱手便能统治四海,有的无为而治使百姓安居乐业,他们在位时如同驾驭朽烂的绳索般谨慎,退位时如同脱掉破旧的鞋子般洒脱。一旦遇到许由这样的人,就能舍弃帝位;偶然碰到善卷,就会让出王位。由此可知,帝王之位与玄扈山、璇玑玉衡并无必然关联,并非因为尊贵才拥有;金根车、玉辂,只是表示君临天下的象征。到后来帝王南巡河渚,东沉刻璧祭天,等到精力衰竭,年老疲惫,便会仰头而笑,将帝位传给贤能之人,欣然作歌,选拔有才能的人授予大位,这些遗风余烈,在图书中清晰记载。汉、魏时期因袭这种做法,成为既定的史实。宋、齐的皇位授受,又弘扬了这种道义。我朝高祖顺应天命,掌握大权,统治天下,历经三位帝王的光辉传承,祖宗圣明。然而到了国家遭遇厄运之时,强敌肆意侵犯,西都失去控制,夷狄纷纷入侵,到了天成年间,帝位被轻易篡夺,百姓惊恐不安,国家的统治摇摇欲坠。只有您圣明如神,聪明睿智、文德昭著,与天地一同运转,与四时协调有序,上天赐予您智勇,人间造就您的雄杰,您天庭饱满、额骨隆起,身姿不凡、举止威严。当初您奋起勤王,如闪电般平定番禺,像浮云消散般扫平彭蠡,铲除元凶,安定京城。后来王贺、帝弘之事发生,您如同伊尹、霍光一般行事,保护幼主。震泽、会稽一带心怀叛逆,獯羯等丑虏三次扰乱皇都,您只需派遣偏师,两地叛乱便自行平定,讨伐猃狁,六戎全部被歼灭。岭南叛乱,湘、郢勾结,贼帅被擒,首恶的首级被传送,因此能使百官各司其职,四方和睦,无不臣服,无论多远的地方都能到达,上达苍天,下至深泉,蛟龙、游鱼都出现,百姓歌颂归附。更何况长彗横天,已经预示了改朝换代的征兆;日月亏蚀,确实表明了更换姓氏的符命。所以当初您始创义师时,紫云闪耀光彩;刚开始尊奉主上时,黄龙背负舟船。远方的楛矢、素翚,翻山越岭而来;白环、玉玦,因仰慕您的德行而到达。安定国家、养育百姓,本就顺应万物的意愿;顺应天命统治天下,实在是众望所归。国运长短没有固定期限,帝王并非出自一族,昔日木德衰落,我梁朝承接了天命,如今天命又聚集在明哲之人身上。我遵循前代的典制,广泛询问众人的意见,王公卿尹,都表示归附,我恭敬地顺从人和神的愿望,将帝位授予您。四海困穷,梁朝的天禄已经终结,您要公正地秉持中道,遵循前代的法式,以满足天下人的期望。祭祀上帝,接受大礼,永远稳固大业,这难道不是盛事吗!
此外,玺书还说:
君子能自我彰显光明的德行,通达之人能顺应天道毫不违背,所以他们无论进退都亨通顺利,动静皆大吉大利。我虽然蒙昧孤陋,但也希望能敬仰并追随他们的高尚德行。为什么这么说呢?天地人三才分开,九州大地各有区分,人们的性情相互背离,于是战乱与离散纷起。因此设立管理者,推举圣贤之人。权力的授受在于时机的到来,帝王原本就并非出自同一个家族。若众人都认可某人,帝王就该委屈自己顺应万民的心意;若天意已另有所归,帝王就该恭敬地遵从天地神灵的命令。当百姓歌颂向往某人时,他就应奋起担当;当精力耗尽时,就该洒脱地退位离去。过去在唐尧、虞舜之时,他们洞察天道,推举众多贤能之人,将帝位授予圣明睿智的人。虽然时代特质和文化不同,制度的沿革也有差异,但历代都沿袭这种做法,这种风气从未改变。我大梁也是通过在太室考察功绩,在贰宫接待宾客,正月初一,在文祖庙接受帝位传承。
然而,国运并非总是太平,世道也不会永远安稳。山川倾倒,河海翻腾,那些目光如电、吼声如雷的猛禽,爪牙如钩锯的猛兽,吞噬生灵,毫无节制。两位先帝英明圣哲,却相继离世,四方夷狄贪婪狡诈,争相侵犯中原。称帝称王的人,个个心怀不轨,以至于一民尺土,都不再属于梁地。我生不逢时,自幼就遭遇忧患,只能仰仗大臣辅佐,艰难地度过岁月。与周成王、汉惠帝相比,我实在难以企及,只因我尚显幼稚蒙昧,必然会导致国家颠覆。倘若当时没有圣哲之人,世间也没有艰难困苦,我也应当隐居于沧洲,像泰伯一样主动让位。
而陈王您顺应天命,脱颖而出,开启图箓,掌握天命。您的本性和道德高深莫测,难以言表,而您的美好功绩早已惠及万物。您的德行如同上天覆盖万物,您的圣明可比太阳照耀四方。您成就了如同大禹使天下重归太平一般,将梁元帝扶上皇位;又像周公辅佐幼主成就周朝大业一样,培育扶持幼主。您在伊水、洛水流域消灭陆浑之戎,在镐京歼灭骊戎;迅速讨伐大小二震的勇猛贼寇,以及东南两越的强劲敌人,神机妙算,无一遗漏。
于是您效法尧舜,遵循文王、武王的典章制度,使音乐与天地和谐共鸣,礼仪与天地相得益彰。您以雷霆之威鼓舞百姓,以风雨之润滋养万物,仁德惠及芦苇,诚信遍及豚鱼。监狱因此空虚,刑具不再使用。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和睦融洽。天下太平,人们歌颂太平盛世,公正无私。自然就有紫盖如云飞升,黄龙破水而出,您东征西讨,威名映照着山川大地。祥瑞的光辉暖暖地照耀着城郊,甘甜的露水纷纷洒落在庭院园林。
车辙马迹所到之处,谁不遵从?沙漠流沙之地,谁不感怀您的恩德?吉祥的图谶从远方传来,不止是赤伏符那样预示天命的征兆;神灵的旨意昭然若揭,又何止是黄星出现显示的吉兆。您天庭饱满、双目有神,圣贤的外表已然彰显;手握旄节、执掌斧钺,君主的仪态如此伟岸。而且,自从岁月失去正常秩序,正月不再安宁,枉矢星在夜间飞逝,天弧星在清晨闪耀,长久以来,夷羊出现在牧野,如今正是蛟龙出泉的时机。改朝换代的征兆全都显现,万象更新的符命一同汇聚。我因此敬慕您如同尧、舜、勋、华,多次考虑禅让之事。
昔日木德衰微,我的高祖接受天命建立梁朝。如今火德已尽,天命归于您。我恭敬地将火德之运,传给您陈氏。远有前代圣王的借鉴,近有群臣的共同谋划,神明欣然认可,天下百姓同心归附。现在派遣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尚书左仆射平乐亭侯王通,兼太尉司徒左长史王玚,奉送皇帝玺绶。这禅让帝位的大礼,完全依照唐尧、虞舜时的旧例进行。陈王您应及时登上皇位,安抚养育天下百姓,光大宏伟的谋略,以承接上天的美好使命!
当天,梁帝退居别宫。陈高祖再三谦让,群臣坚决请求,他才最终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