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殖民地公职机构简史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章 英国殖民地公职机构的发展——“英国世纪”(1815—1914)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也结束了英法两国延续一个多世纪的争霸,英国在欧洲——乃至在世界上——暂时没有了强劲对手。这个时候英国工业革命正在进行当中,工业飞速发展,到大约1850年时,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了“世界工厂”。学术界有人把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一百年时间称为“英国的世纪”。的确,在这个时期内,英国曾长时段处于世界发展的领先地位,是世界海上霸主,进行了极大的海外殖民扩张。

虽然1783年美国独立对英国殖民扩张是一个沉重打击,英国海外殖民扩张经受了一定挫折,但英国并没有停止海外扩张步伐。就是在北美13块殖民地独立建立美国时,英国还保留了北美北部的大片殖民地——加拿大,并在北美北部不断扩展,形成广阔的英属北美地区。英属北美的延伸扩大,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加拿大。美国独立后,英国殖民扩张重点转移到了亚洲、非洲和澳洲,英国加大了在印度的殖民征服步伐。早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英国就从荷兰手中夺取了锡兰(今斯里兰卡)。到19世纪中叶,英国完成了对印度的征服,整个印度沦入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当时的印度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英国在侵占印度的同时,加强了在亚洲其他地区的扩张。往西,1839年英国占领了亚丁,并逐步加大在中东地区的殖民扩张活动。往东,19世纪英国先后发动了三次侵缅战争,把缅甸纳入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再往东,早在1786年英国就占领了马来亚的槟榔屿,1819年占领了新加坡,并逐步扩大对马来亚的侵占。在东亚地区,英国对中国进行了殖民侵略,1840年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2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割占了中国的香港,并获得一系列侵略权益。在澳洲,英国加大了殖民扩张活动,把澳大利亚、新西兰整个纳入了英帝国。1831年,英国当时的战争和殖民部采纳了爱德华·吉本·威克菲尔德的系统殖民化原则,充分利用所占领土地,扶助对澳大利亚的移民。[1]19世纪,英国还强占了太平洋地区的一些岛国,将其纳入英国殖民统治之下。同时,英国不断加大在非洲的殖民扩张。在列强瓜分非洲的浪潮中,英国占领了大片土地,包括苏丹、肯尼亚、乌干达、中非地区的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西非地区的尼日利亚,等等。到一战前夕,大英帝国约占世界陆地面积的四分之一,这些区域的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大英帝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