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国子监论丛(2017年)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过夜子宿村

子宿村在蒙山以西40千米,为平邑县保太镇的一个村子。因孔子一行从蒙山上下来之后,在此村住过一宿而得名“子宿村”。后来因人口增加,分成东子宿和西子宿两个自然村。公路边有一方形碑,上书“西子宿”三字,碑阴是关于村名的介绍:“相传孔子游山时在此留过宿,晋朝夫(时)期建村后取名子宿。后人口增多,西边的居民称西子宿。西子宿全体村民立,平邑县地名委员会监制,一九七二年七月。”

当地学者孙士纯写有《子宿村名的来由》一文,文中写道:“民国年间,在子宿村东岭原有一座石拱桥,后被毁,由老百姓募资重修石拱桥,在桥一侧立有一米多高的石碑,上刻:‘重修卧龙桥碑’,碑文曰:‘子宿者,何也?昔春秋时,孔子登临蒙山,于此夜住一宿。金声玉振到于今,名曰子宿也。’碑文如此记述子宿村的来由。”

关于此碑,1995年《平邑县志》第二十五编有更详细的描述:“重修卧龙桥碑:位于保太乡子宿村东岭。碑高1.17米,宽0.57米,厚0.17米。传说孔子登东山(蒙山)之时曾宿于此,故今村名之为‘子宿’。村之东岭旧有石桥1座,后被毁。1921年9月,当地群众‘募四方,输资财,求良工,运条石,不数日而桥成也’。碑文记述了该村村名来历、修桥经过及倡导、首事、捐资人名单数额等,由泗滨居士王宝贤撰文,蒙阴居士孙殿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