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5-04-28 17:23:47
封面
版权信息
内容简介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周易》变易思想与周人新型天命观的确立——以《革》卦为讨论中心
第一节 殷周剧变与“天命不易”观念的失效
第二节 《周易》变易思想与新型天命观的确立
第三节 周人新型天命观与《易传》的诠释特色
第四节 畏命、知命与务德
小结
第二章 周人的王道政治与儒家的王道理想
第一节 王道与王道政治
第二节 儒家视野下的王道政治及其理想化
第三节 理想化的王道政治及其现实困境
第四节 困境下的应对与期待
第三章 《论语》文本与孔子尊王立场
第一节 道、有道与无道问题
第二节 人道视野下的尊王
第三节 尊王的方式及可能性
第四节 关于《论语》升经问题
第四章 孔子论“仁”及其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以“令尹子文三仕”章为例兼及孔子政治哲学
第一节 “令尹子文三仕”章之“知”通解
第二节 “令尹子文三仕”章之忠、清与仁的关系
第三节 “仁”的标准及对历史人物的评判问题
第五章 从重道体到重道用:子学思想在战国时期的转向——基于《管子》四篇的考察兼及孟子政治哲学
第一节 《管子》四篇精气说与道的具象化处理
第二节 《管子》四篇“心”说与识道
第三节 《管子》四篇“名”与礼法思想及孟子政治哲学
第四节 《管子》的学派属性及道用的影响
第六章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及其政治哲学
第一节 性恶论及性趋恶论和性危说
第二节 关于性朴论
第三节 关于性恶心善说
第四节 性朴欲趋恶论:荀子人性论新说
第五节 性朴欲趋恶论与荀子政治哲学
第七章 政治的去道德化努力——韩非对政治的思考兼及儒家政治哲学
第一节 法家如何看待道德
第二节 何为最好的政治
第三节 超道德化与去道德化:道、法两家比较的一个向度
第四节 排除道德,政治是否可能
第五节 关于道德、习惯与法律
第八章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论要
第一节 对先秦儒家政治哲学所持的立场及界定
第二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构成及特点
第三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要解决的问题与理想政治
第四节 先秦儒家政治哲学的不足与未来发展
结语 德性与政治之间:先秦儒家立场、特征及影响
第一节 身与心
第二节 个人与社会
第三节 德性与知识
第四节 人性与政治
第五节 对汉儒的影响
附录一 先秦儒道两家圣人观比较研究
附录二 消解与建构:《韩非子》文本中的孔子形象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