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翰墨鸿影:陈芳烈科学文化随笔
陈芳烈更新时间:2021-03-19 11:01:12
最新章节:如歌岁月 真实人生——喜读苏青诗话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作者在半个世纪的科普创作和编辑工作实践基础上,以科学文化为切入点的自选作品集,分为“文化记忆”“科普随笔”“编创杂谈”三个部分。“文化记忆”部分,收入了作者记录自己人生经历中一些值得记忆的人和事的短文,既有受科普前辈启蒙的感动,又有一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和感悟,与作者的科普创作历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跌宕的笔墨人生。“科普随笔”部分,通过一个个彼此独立而又有相互关联的科普叙事,勾画出人类通信的沧桑巨变,寻觅信息时代风云变幻的足迹,不仅传递了信息技术的历史和知识,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科普内涵的理解,对科学与人文融合等科普创新理念的认识和思考。“编创杂谈”部分,作者站在出版人的立场,以科普创新以及精品打造为主线,以大量的科普策划实践为基础,通过一篇篇短文表达自己对科普作品内涵、特点以及科普图书策划的认识,并对目前科普作品中存在的不科学、同质化等问题提出看法,并融入职业生涯中的一些感悟。
品牌:人邮图书
上架时间:2021-03-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翰墨鸿影:陈芳烈科学文化随笔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如歌岁月 真实人生——喜读苏青诗话
- 甘本祓回来了—《茫茫宇宙觅知音》新版序
- 创新思维的赞歌—“青少年创新思维培养丛书”序
- 青春无悔历万险 白首豪情著华章——评“科学探险家的足迹”丛书
- 又“见”松鹰——读“可怕的微机小子”姐妹篇有感
- 耳听五洲风雷 目送冬去夏至——喜读《环球凉热》
- 高起点 低门槛—《绿色文明》的特色
- 实用性科普读物的可喜探索——评丛书“电信业务使用手册”
- 在光环背后——读《国家荣誉》一书的感想
- 用“问”开启科学殿堂之门
陈芳烈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与鬼为邻:一个驻日中国工程师眼中的日本和日本人
全书描写中国人在日本和日本人来中国的际遇;写作者在日本的工作体验、身在现场,贴身观察日本政坛人物和政治运作以及作者在日生活9年对日本社会、习俗、文化、教育、世相百态的感受记录。文学15.7万字 - 会员
人间流年
知名作家梁晓声散文集,收录梁晓声近年创作的近三十篇散文随笔,语言平实,内容质朴,讲述作者的切身经历。书中内容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立足当下,回忆当年的种种,其中有对过去岁月的追忆,有对普通人故事的记述,也有作者自己的感怀。作家梁晓声以平实的语言描绘了历史的细节,展现了中国多年来的沧桑巨变,贡献了具有前瞻性的建设设想。书中的文字将他的家国情怀一一呈现,带领我们走入老一辈知识分子所讲述的过去。文学11.7万字 - 会员
家记
本书是当代著名作家肖复兴先生的散文集,主要记述父母、姐弟以及儿孙的生活侧面。几代人的亲情,近一个世纪的风云变幻,让一个普通的家,充满人生况味和世事沧桑。不同的时期,肖复兴先生及其家人生活在各处。父母在北京,姐姐在内蒙古,弟弟在青海,自己在东北,儿孙在国外,充分体现出时代影响着一个人的人生轨迹,也形塑着一个人的内在与外在。肖复兴先生的文字朴实动人,血浓于水的绵长亲情跃然纸上,令人体会到家庭生活的温馨文学20.4万字 - 会员
窗前的母亲
本书收录了肖复兴具有代表性的散文作品。作家肖复兴的散文质朴而又多思,饱含真情实感与人生哲思,自成风格。全书共分为“绉纱馄饨”“一片幽情”“窗前的母亲”“父亲和信”四辑,包含了作者的童年回忆,以及关于姐姐、母亲和父亲的记忆,以细腻平实的笔触,缓缓铺陈出对亲人无尽的怀念与深情。语言质朴恬淡,情感真挚厚重,用一桩桩小事勾勒出回忆中亲人朋友的旧时形象,一件件旧物像儿时的蝉鸣一般带着人回到记忆中的过去。文学10.5万字 - 会员
乡愈
本书由“乡之旅”、“亲之疼”、“心之情”、“淳之愈”四部分构成。“乡之旅”,表达对乡村巨变的感怀;“亲之疼”,以原汁原味的心性表达,催人回归亲情本源;“心之情”,感读本源初心;“淳之愈”,抒怀新时代乡情、乡愁对每个人的治愈。文学10.4万字 - 会员
学海拾贝
“地理学人随笔”系列是国内地理学知名学者的散文、随笔集,旨在反映学者以地理资源为基础所进行的人生思考与感悟。本书是该系列中的一本,作者是国内知名地理学者,书中收入其近几年来的随笔,内容包括作者关于人与地理、时间与空间、时间与空间、历史与世界、写作与生活几个方面,阐释了中外先贤和哲人的地理思想,展示了作者对地理学,尤其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些思考。本书主要内容共有四部分。第一部分“地理学海”为作者对地理学文学11.3万字 - 会员
书带集
本书主要为陈从周先生1980年至1985年的讲稿、散文和其他作品,是其第一部随笔散文集。其中包含俞平伯、俞振飞等文人艺匠的鱼雁往来和有关张大千、徐志摩、陆小曼等故旧师友的绵绵追忆。又杂录了苏、扬、泰山等地的寻访游记。将国内外寻迹访古、调查古建筑于园林途中所闻所见,一并顺手写来,自成篇章。文笔平淡清雅,笔墨闲静幽远而含意隽永,处处包含真情实感,朴实动人。文学9.1万字 - 会员
礼法之外:唐五代的情感书写
本书作者从文本、文化两个角度考察这一文学文化现象,一方面分析作品的结构、修辞特点,另一方面考察这种写作兴起的社会原因,通过个案研究去理解情感书写与士人追求政治成功、积累文化资本、塑造自我形象之间的关联,以及这种边缘写作与社会秩序、文学传统之间的紧张关系。文学22.7万字 - 会员
摸索仁道:随笔集
本书是张祥龙先生新近编著的一部随笔集,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期待儒家再临”“贺麟恩师思想阐发及受教追记”“品味人与思”“中华之大美”和“中西比较视域中的哲学与儒家”。该书较全面地记录了作者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一些生活经历和思想上的追求历程,是其与师友一起在大时代中颠簸后的思考,去摸索人生的真理——仁道。阅读这部随笔集,读者能够了解张祥龙先生这一辈人所共同经历的一些事情,对仁道的摸索。或许这些记录和思考文学21.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翰墨鸿影:陈芳烈科学文化随笔
本书是作者在半个世纪的科普创作和编辑工作实践基础上,以科学文化为切入点的自选作品集,分为“文化记忆”“科普随笔”“编创杂谈”三个部分。“文化记忆”部分,收入了作者记录自己人生经历中一些值得记忆的人和事的短文,既有受科普前辈启蒙的感动,又有一些难以忘怀的经历和感悟,与作者的科普创作历程交织在一起,共同构成跌宕的笔墨人生。“科普随笔”部分,通过一个个彼此独立而又有相互关联的科普叙事,勾画出人类通信的沧现当代随笔25.9万字 - 会员
我不是娱记:100位人物访谈录(文化艺术篇)
2000年,小洋楼加入记者队伍。十多年的采访经历,小洋楼见证了娱乐文化圈的变迁,也经历了媒体的巨大变革。本系列选取作者采访过的100位人物,分为“影视篇”“音乐篇和戏剧篇”“文化艺术篇”,三本共六个部分。通过小洋楼的记录,你能看到那些闪光的话语和思想,也能看到近些年来娱乐圈的变迁。也许你儿时的偶像,就在这里被记录。现当代随笔8.4万字 - 会员
分开旅行
我要一个人去完成你许诺过的旅行,我要为我们两个人,去看一看永恒。那一刻我知道,曾以为这一生会有说不完的话给你,但很多话留在心底会更好。爱一个人很难,不爱一个人更难,而最难的是真正离开一个人。我不明白人心,我不明白时间。所以我只有远行。罗马、伦敦、北德、乌兰巴托、拉穆、阿拉格、赫尔辛基、墨尔本、新加坡、得克萨斯、奈良、耶路撒冷、米兰……从一个车站到另一个车站的路上,我开始对人世的离别,深信不疑。当所现当代随笔10.5万字 - 会员
别说你会吃日料
怀石、会席、割烹、料亭……各种高大上的名词傻傻分不清?握寿司、卷寿司、押寿司、散寿司……各色奇形怪状的饭团,你知道怎么吃?怎样判断一枚寿司、一碗鳗鱼饭的优劣?“一汁三菜”又是什么规制?日本饮食文化的细腻,即便以繁琐精致著称于世的法国大餐,也从NouvelleCuisine起深受日本料理的影响。可是,面对一桌子精美小食,是一上来就用刺身、海鲜和天妇罗解馋,还是刚开场就喝汤?……做个有分寸的吃货,才能现当代随笔8.5万字 - 会员
鼻尖下的中国
你会用香气吗?你会用香水吗?实验也证明,在风味品尝中,鼻子嗅觉的作用占80%以上,如没有鼻子的帮助,许多美味都味同嚼蜡。更奇妙的是香气是在我们的神经组织和血液中代谢的,不似酒肉穿肠过而到五谷轮回之地的食物,因此香会长期的留在脑海中。本书从嗅觉的角度来思考中国人的一些事情,如社会、心理、习俗、宗教、文化、医道等方面。现当代随笔8.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