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民生事业与社会建设的关系
一 民生事业内涵的界定与构成
目前,社会各界对民生的含义和范畴的认识并不统一,有的讲“大民生”,有的讲“小民生”。从较早文献看,“民生”一词首见于《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体现了农业社会统治阶级寄望于百姓勤劳生产、应对不足的思想。1905年8月,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同盟会创立之初,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思想,并指出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便是”。《辞海》将民生释义为“人民的生计”。此外,也有很多人把民生分解为经济民生、政治民生、社会民生、文化民生、生态民生,或者从生存权和发展权的角度去界定民生。可见,不同时期民生具有不同的含义。
我们认为,民生事业是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行动能力基础,即社会成员进行社会行动需要占有一定的资源和机会,也是社会主体的基本权利,具有“社会适应功能”。它通过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机制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要,进而保障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一个现代社会,必须是人的基本权利得到切实保障和满足的社会,必须是人的现代化得到充分体现和保障的社会。对于执政党及其政府来说,“人本”权利是以“民本”思想来推进实现的。
就民生事业的具体构成而言,包括就业、收入分配、消费、住房、交通、社会保障(即所谓的衣、食、住、行、用)等,涉及人民群众基本生存、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等问题,此类型民生事业也可称为“生存型民生”;此外,还包括教育、文化(即科、教、文、卫、体)等,涉及人民群众基本发展、满足精神生活需要等问题,此类型民生事业也可称为“发展型民生”。除此之外,涉及人民群众在法制框架下合理反映民生诉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充分体现公民民主参与民生事业资源配置的机会等问题,此类型民生事业可称为“参与型民生”。实质上,各种类型的民生事业是体现人民群众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的一种机会和过程,具有时代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一般而言,根据社会发展规律,民生事业应由低到高进行建设,即先解决“生存型民生”,再解决“发展型民生”,但是,根据现代社会发展程度,两者可能齐头并进或交叉推进,只是按照不同发展阶段民众需求的不同而有所偏重。同时,“参与型民生”始终嵌入“生存型民生”和“发展型民生”之中。本章重点探讨“生存型民生”,一般由政府为主向社会提供。“发展型民生”由本书下一章节重点讨论。
二 民生事业是社会建设之基础
加强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现代化,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公约数。换言之,民生事业是社会建设的基础。在进入以社会建设为重点的新的历史转折时期,人民群众在满足温饱、总体达到小康的基础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特别是对民生事业有更多新的期待。如今民生事业建设被提上重要日程,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反映了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群众诉求的提升,体现了民生事业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内涵,其目的是造就衣、食、住、行、用有所足,老、弱、病、残有所保,使全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对在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加强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从社会建设的资源性交集看
同社会管理、社会组织、社区、社会体制、社会结构等不同,民生事业与社会事业一样,承载着社会主体行动的基本资源和机会的配置,因而在社会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功能。但是,社会建设的其他各方面也都与民生息息相关,比如,同样会涉及民生事业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涉及社会结构对民生的影响与制约,涉及民生事业的社会管理(如吃得是否安全、健康、放心),等等。
2.从社会建设的主体和对象看
社会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推进社会建设的基本力量同样是人民群众尤其是社会中产阶级这股中坚力量;社会建设的基本对象也是人民群众,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达到社会和谐。因此,基本主体、对象的物质生活需求的满足是社会建设的基础,没有丰衣足食、幸福安康的广大中产阶级,和谐社会和社会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3.从当前中国社会建设的难题看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社会物质极大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改善,全社会总体达到小康,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1世纪以来我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难题,如就业难、创收难、住房难、物价涨、消费高、交通堵、社保低等民生问题,民生资源和机会处于“被给予”与“被垄断”的状态,所有这些都持续困扰着广大的社会中下层群体。这些基本物质生活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广大的社会中下层就无法上升到真正意义上的中产阶层,也就形成不了现代社会结构。因而,全社会着手从民生这一基础工作抓起,就像当年经济建设从农业农村入手一样,等于找到了社会建设的“切入点”。
最后,要强调的是,民生事业仅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等于社会建设本身。另外,民生事业不能被认为仅仅是消耗经济发展成果,而应被认为更是创造经济奇迹和新经济增长点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