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莱坞电影概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电影艺术水准的提升

电影体制产业化改革的推进,极大地释放了社会思想文化活力。加上“电影戏剧”、“电影诗学”、“纪实美学”等西方电影艺术思潮的影响,华语电影的艺术水准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中国影人对电影的认知,不再停留在过去单一的政治想象而日趋多元化,电影类型意识逐渐明晰,电影创作题材、叙事手法亦日趋多样化,一个多样共生的华语电影生态正在形成。

受法国新浪潮电影流派主将巴赞(André Bazin)的“纪实美学”思潮影响,华语电影还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邻居》《见习律师》《沙鸥》等影片以清晰可辨的纪实风格,直面尖锐的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个体命运及现实社会的反思。另外,在儿童题材、少数民族题材、农村题材方面也有上乘之作。《城南旧事》《三毛从军记》《爱情麻辣烫》等影片还展开了对电影先锋艺术的多元探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暨香港先后掀起了“新电影”的创作浪潮,华语电影的创作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其文化影响力也越来越大。陈凯歌、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先后拍摄了《黄土地》《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英雄》等一批具有东方元素、东方符号的影片,以其浓厚的中华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呈现了颇具艺术韵味的“东方景观”,向世界影坛展示了华语电影的艺术水准、美学品位和东方魅力,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后,华语电影开始受到国际瞩目。在一些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上,海峡两岸暨香港均有影片相继获奖。至1998年,中国影片获国际奖的作品就达300余部(次),获中国政府华表奖和金鸡奖、百花奖三大奖的影片达600余部(次),至于其他地区性的各类奖项,已达近千项。赵实.创造辉煌 攀登高峰——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回顾[J].电影艺术,1999(1):4—12.本文为赵实在第七届金鸡百花电影节“改革开放二十年的中国电影”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2001年,台湾导演李安拍摄的武侠片《卧虎藏龙》凭借着对东方式审美情趣的精准诠释,渲染了鲜明的东方色彩,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成为美国当年最卖座的外语片,创造了华语电影在海外电影市场上的奇迹。此后,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界的优秀人才开始真正参与到国际电影业的激烈竞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