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吃摊到品牌火锅
平凡的出身是“海底捞”成功经验的第一个可移植的因素。“海底捞”几乎经历了从几千元、几万元、几百万元直到数十亿元产值的所有阶段。“海底捞”的经历就像是一座企业创业发展金字塔,无论你的企业规模有多大,都能从“海底捞”找到一段适合自己的经验。
“海底捞”,在很多人眼里是一家爆炸式发展的企业,在这家企业创立的最初几年,几乎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
“海底捞”的董事长张勇创业之初,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品牌概念,当时的“海底捞”不过是只有几张桌子、几把椅子的路边麻辣烫小吃摊。但随着不断的摸索,“海底捞”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底捞”服务文化,而这,也成为“海底捞”成功的保障。
张勇创业之初,对于整个麻辣烫市场几乎没有什么了解,连最基本的底料制作、食材腌制都不了解,一切都只能从书本上生搬硬套。
创业之初的“海底捞”根本就谈不上什么特色,在麻辣烫遍地的四川,张勇的创业之路举步维艰。顾客不满意它平淡的味道,生意也十分冷淡。为了生存,张勇不断钻研麻辣烫配方,想从口味上打败竞争对手,但是效果甚微。
但是有一天,一批客人改变了张勇的做法,而这,也成为“海底捞”成功的第一个契机。
有一天晚上,临近收摊的时候,几个客人来张勇的小摊吃饭。由于临近收摊,客人要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卖完了,但是客人走的时候还是对张勇说“味道很好,下次有机会还来”。
这让张勇很兴奋,觉得自己钻研的麻辣烫配方有了成果。但是当兴高采烈的张勇细细品尝自己的底料时,觉得和之前的差别并不大,这让张勇很困惑。
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张勇都在期待那些客人重新光临自己的小摊。终于在一个晚上,这些人又来到张勇的小摊吃饭,张勇迫不及待地向他们询问觉得自己的麻辣烫味道很好的原因。
几个客人都有点不好意思,他们对张勇说,其实觉得麻辣烫的味道一般,但是服务却很热情。那么晚,小摊也没什么东西卖了,但是张勇还是那么卖力气,这让他们感觉很好。
这件事让张勇感触很深。从这天起,张勇每天出摊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别人要什么就应该快一点,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对待客人要用谦虚、友好的态度。”
张勇还不仅停留于此,在张勇的麻辣烫小摊,无论客人有什么需求,张勇都会不厌其烦地尽力满足他们。张勇帮客人带孩子、为客人擦鞋、拎包……这些看似和生意没什么关系的事情,却让张勇的生意越来越好。
来张勇小摊的客人越来越多,张勇的收入也越来越高。5年以后,在四川简阳,第一家“海底捞”店面诞生了,从这时开始,张勇“服务高于一切”的经营理念也开始成形。1999年开始,张勇的“海底捞”品牌开始走向全国。
在西安,张勇秉承“服务高于一切”的核心理念,让“海底捞”在短短两个月内声名鹊起;2002年张勇在郑州经八路开办了第一家分店,到了9年后的2011年,“海底捞”在郑州的分店已经达到了7家。
从2004年到2013年的9年间,“海底捞”以平均每年3家店面的速度在北京发展了28家店面。更为重要的是,“海底捞”在北京的扩张颠覆了餐饮服务“标准化、单一化”的模式,在北京一炮而红。
“海底捞”经历了19个春秋的风风雨雨,经过不断探索在全国发展了90多家直营分店,拥有员工近2万人,年营业额超过30亿元。
“海底捞”用不到20年的时间,实现了从小吃摊到品牌火锅的华丽变身。而其中的秘密就是张勇在摆小吃摊的时候悟出的那两个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