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苏沈良方》现代研究概述
《苏沈良方》自明至清流传有序,尽管篇幅不大,所涉及的范围却极为广泛,内容包括医方、医论、本草、灸法、养生及炼丹等,在医学理论、药物辨析、治疗方案等方面均有论述。书中所记载的药方皆经临床验证,简便易行,内容详备。一些单方验方在后世不少医书中都有记载,特别是卷六所载秋石一药的“阳炼法”“阴炼法”,据考证是世界上现存最早采用皂苷法提取性激素结晶的记载,是制药化学的一大成就。自20世纪50年代起,国内陆续出版了几种《苏沈良方》点校本,或有文献记述了关于《苏沈良方》的研究和评价,抑或在临床疾病研究中撷采某方专治其病。具体内容综述如下:
1.方从苏轼、沈括
现传《苏沈良方》收载了包括苏轼与沈括搜集的医论、方药,但是在篇章中没有标明作者所属。胡道静 1以《六醴斋医书》本和《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研究了《沈氏良方》的成书年代在1088年到1095年,《苏沈良方》的成熟时期在南宋初年,以及《苏沈良方》版本的三个系统,并根据《东坡志林》《梦溪笔谈》《博济方》《东坡集》等著作对全书二百三十五篇的87%内容做出归属的初步区分和精细考订。薛凤奎 2集历代文献记载,从版本流传、政治观点、人物交集等历史角度讨论了《沈氏良方》与《苏沈良方》的渊源,认为《苏沈良方》是后人增益改题之本,其核心是《沈氏良方》。陈玉琢 1根据苏轼与沈括的政治观点、居住地点、书中内容、成书年代以及《苏沈良方》卷数等,认为《苏沈良方》非苏轼、沈括亲手合著,而是宋人搜集合编而成的。李淑慧 2在胡道静先生区分与考证《苏沈良方》基础上,沿用原考订方法从各方论所记载的内容、成书来源,以及两人不同的写作风格和特点,依据《苏沈良方》中各方论所记载的史实、不同来源分清作者,区分苏轼方、沈括方;针对胡文未断的十八则、未证的二十三则、有误的四则方论,进行了进一步区分和考证 3。史华 4从文献学角度对《苏沈良方》的作者、成书年代及版本流传进行考订和梳理;研究全书内容分类、各方来源及其医药学成就;总结、概括《苏沈良方》的医药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并对《苏沈良方》中苏轼与沈括的方论进行剥离区分。梁昆生 5对《苏沈良方》中通过对比苏轼、沈括他书记载中的文字对比,考证所属苏、沈方论。
1 胡道静.《苏沈内翰良方》楚蜀判——分析本书每个方、论所属的作者:“沈方”抑为“苏方”[J].社会科学战线,1980(3):195-209.
2 薛凤奎.沈括《沈氏良方》考略[J].江西中医药,1983(4):17-18.
1 陈玉琢.《苏沈良方》考[J].江苏中医杂志,1987(6):28-29.
2 李淑慧.《苏沈良方》作者区分新考[J].中医文献杂志,2010(3):15-19.
3 李淑慧.《苏沈良方》作者区分新考(续完)[J].中医文献杂志,2010(4):19-21.
4 史华.《苏沈良方》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5 梁昆生.《苏沈良方》中苏轼撰述考[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7(2):52-56.
有关《苏沈良方》所载方剂归属于何人一直悬而未决,胡道静、薛凤奎、陈玉琢等对此做了相关考证和分析,让后人对苏轼方和沈括方的归属有了大致了解,但是直到目前,没有任何人能够将苏轼方和沈括方完全分开。区分并考证《苏沈良方》的方论,特别是在研究苏、沈两人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重现《沈氏良方》和《苏沈良方》的实际面貌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不仅与当时文化背景,也与后世文献收载有关。因此,可根据各方论所记载的内容本身进行考证,还可依据写作风格、后世医书中对这些方论的转引来区分沈括方与苏轼方。
2.历史文化推演
《苏沈良方》载入方药的同时,记述了宋代史料信息,体现了历史文化特点。易素梅 6从《苏沈良方》的成书,苏、沈原著所占比重,苏沈对医学认知的差异,方药收载来源等方面,探讨了宋代士人群体的特点和对医方的使用,以及宋代士人热衷于搜集、记录、传递医方对于医学发展的影响。杨存钟 1鉴别了沈括著述和苏轼杂说部分,阐述了通过《苏沈良方》看儒法两家世界观上的对立,儒家因循守旧和法家革新精神,以及现代中西医结合在中医药发展中的影响与促进。各时代对于《苏沈良方》的研究体现了各时期的文化特色,古代医学著作不仅提供了对于某个时代可供研究的史料,同时在自证中辨析了各时期历史文化特点。
6 易素梅.宋代的士人与医方——以《苏沈内翰良方》为中心的考察[J].人文杂志,2016(11):86-96.
1 杨存钟.从《苏沈良方》看儒法两家在医药学上的对立[J].北京医学院学报,1975(3):143-146.
3.方药特点研究
《苏沈良方》涉及内科杂病以及五官科、外科、儿科、妇科疾病的治疗方药,于疾病后多附验案,对本草性味、采集、配伍、剂型等论述尤为精辟。汪晓蓉等 2通过统计《苏沈良方》中制散方与煮散方的数量,分析煮散方的服用量、煎煮方法、煎煮液量、中药种类、服用方法、主治病症,总结宋代煮散方的应用情况和特点,进一步说明在宋代,制散为中药材主要应用方式,煮散治疗病种广泛,煮散剂作为分散的固体剂型,可减少传统汤药的用量,同时减少药物费用,取药快捷,煎煮时间缩短。姚玉婷等 3研究了源于宋代《苏沈良方》的“九宝散”的流传,以及在方义、主治证候等方面的变化。武跃进等 4介绍了《苏沈良方》中所载简便易用的养生说、采药说及医方治法等内容。祝大卫 5研究了《苏沈良方》中“苏合香丸”的来历、特点和使用宜忌。郑炜 6通过研究《沈氏良方》的著述时间、地点和背景,阐述与陈玉琢所述“《苏沈良方》考”内容不同之见解。
2 汪晓蓉,朱向东.《苏沈良方》中制散方与煮散方临床应用研究[J].北京中医药,2016(6):582-585.
3 姚玉婷,严道南.“苏沉九宝汤”名实考[J].中医文献杂志,2014(4):27-28.
4 武跃进,孙屏.从《苏沈良方》看沈括的养生说、采药说及其它[J].吉林中医药,1999(6):53-54.
5 祝大卫.《苏沈良方》与“苏合香丸”[J].医古文知识,1999(2):31-32.
6 郑炜.再论沈括与《良方》——兼与陈玉琢“《苏沈良方》考”商榷[J].中医药学报,1987(6):62,24,38.
4.炼制秋石贡献
《苏沈良方》关于炼制秋石的方法描述得非常细致。英国科技史学家李约瑟认为这表明“在十至十六世纪之间,中国的医药化学家以中国传统理论为指导,从大量的尿中成功地制备了较为纯净的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混合制剂”。这一见解轰动了整个世界科学史界。提炼秋石的方法包括“阴炼法”“阳炼法”,人们将《苏沈良方》从尿中提炼秋石的记载视为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提取性激素的记载。这种用秋石制成的丸药具有滋补作用,多治“虚劳冷疾”。20世纪80年代,杨存钟等分别撰文对《苏沈良方》的这一成就加以肯定。而对于“秋石”是否含有甾体类性激素这一问题,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异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张秉伦、叶青等则通过实验,认为“秋石”中不含性激素 1。无论“秋石”中是否含有甾体类性激素,《苏沈良方》是已知最早记录“秋石”炼制法的著作,这一点毋庸置疑。而“秋石”在治疗虚劳冷疾方面有显著疗效,也是现代临床实际验证的,因此《苏沈良方》的这一成就依旧值得肯定。
1 张秉伦,高志强,叶青.中国古代五种“秋石方”的模拟实验及研究[J].自然科学史研究,2004,23(1):1-15.孙毅霖.中国古代秋石提炼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1(4):10-14.
5.养生文化阐扬
《苏沈良方》记载了养生法和医药文化等内容。李经纬 2、孙中堂 3、崔秀汉 4等在医学史的著述中简要介绍了《苏沈良方》的每卷内容和版本情况。魏振装等 5编著《中医脐疗》,汇集了古今脐疗的主要内容,并对各种疗法以病分类,从药物、用法、疗效等方面叙述,在熨法中记载了《苏沈良方》的葱熨法。金明弼 6编《常见病证中医文献专辑·痹痿专辑》,记载了古代文献中对痹、痿两病的认识和研究,其中就有《苏沈良方》中的《苍耳说》和沉香天麻煎丸、煮肝散。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7主编《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辑录了《苏沈良方》的炮制药物及炮制方法、内容。陈可冀等 8论述了养生与老年病,并附《苏沈良方》文献节选。时振声等 1论述了我国粥食疗法源流、制法和功效,记载了《苏沈良方》谷子煎法(粥)的组成、制作与用法、功效、说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 2在口齿病研究中记载了《苏沈良方》治眼齿条文。万芳 3选辑了小儿咳喘诸方,其中收录《苏沈良方》卷十治小儿热嗽方。严世芸 4在《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中以较有影响的医家著作为代表,探索了当时中医学术的发展概况,记载了养生特色。
2 李经纬,林昭庚.中国医学通史(古代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3 孙中堂.中医内科史略[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4.
4 崔秀汉.中国医史医籍述要[M].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3.
5 魏振装,王宜新,季新,等.中医脐疗[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2.
6 金明弼.常见病证中医文献专辑:痹痿专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7 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M].北京: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1973.
8 陈可冀,周文家.中国传统老年医学文献精华[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7.
1 时振声,陈树权,江海身,等.宫廷颐养与食疗粥谱[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1988.
2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传统医学研究中心.口齿病[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89.
3 万芳.小儿咳喘方治选粹[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
4 严世芸.宋代医家学术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中医学院出版社,1993.
贾维诚 5著《三百种医籍录》,论述了《苏沈良方》的内容提要、作者简介、历代经籍艺文志及私家书目著录辑要。潘宝余 6在《东坡趣话》中研究了苏轼与沈括的关系。杨莹洁 7在《读苏沈良方记》中记录了《苏沈良方》的特色,以及苏沈相关历史事件。陈文锦 8在文章中研究了《苏沈良方》和惠民药局;于智敏 9解读了《苏沈良方》中“治病五难”;薛愚等
有文章研究了《苏沈良方》和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中的药议,说明《苏沈良方》非合著而成,对所用药物进行对比。

5 贾维诚.三百种医籍录[M].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6 潘宝余.东坡趣话[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7 杨莹洁.洁庐医学丛谈[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8 陈文锦.西湖文物[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2.
9 于智敏.智说中医[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6.著作校注现状
《苏沈良方》治法简便,对临床颇有参考价值,近年来以多种形式、围绕多方面内容重编出版。伊广谦
在点校中底本选用范行准先生栖芬室珍藏之明嘉靖刻本,补入沈括原序、清程永培跋文,同时参考了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武英殿刻活字本,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修敬堂刻《六醴斋医书》本,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大兴施禹泉刻本,以及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苏轼文集》中有关医药杂说部分。


曾枣庄等 1点校《三苏全书》,汇集了三苏父子现存的全部著述及佚作,收入了《苏沈良方》八卷加《苏沈良方拾遗》上下。该版本以殿珍本八卷和聚珍本《拾遗》两卷为底本,以《知不足斋丛书》十卷本和《丛书集成初编》八卷本为校本,除在正文前收入了十卷本和八卷本共有的沈括原序外,还收入了十卷本的无名氏序、林灵素序、程永培跋、鲍廷博跋和八卷本的《四库全书》本提要、殿珍本提要,与历代各书目所载《苏沈良方》条一并列在《附录》中,资料可谓详备。
1 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杨俊杰、王振国 2则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并补入丛书集成初编本(八卷本)所附载《苏沈良方拾遗》,以清同治十年辛未(1871)八卷刻本、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修敬堂刻程永培辑《六醴斋医书十种》十卷本、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武强贺氏刻本及《丛书集成初编》八卷本为校本进行校注。该版本也同时收入了十卷本的各篇序、跋和八卷本的《四库全书》本提要。
2(宋)沈括,苏轼.苏沈良方[M].杨俊杰,王振国,点校.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1989年,段光周 3等以《知不足斋丛书》本为底本,以程永培《六醴斋医书》本为校本,对《苏沈内翰良方》进行校点和注释,出版了《苏沈内翰良方校释》一书,对今人研究《苏沈良方》也很有帮助。
3 段光周,胡天成等.苏沈内翰良方校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2012年,成莉 4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的明嘉靖刻本为底本,以清乾隆五十九年甲寅(1794)修敬堂《六醴斋医书十种》的《苏沈内翰良方》为校本进行点校。
4(宋)沈括,苏轼.苏沈良方[M].成莉,校.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
《苏沈良方》是一部极富特色的小型医方集,在后世流传中得到广泛关注,如宋人张杲的《医说》、刘
的《幼幼新书》等,都可见引用《苏沈良方》的内容。明代的《本草纲目》也将《苏沈良方》列为重要的参考资料。20世纪以来所出版的著作或对《苏沈良方》的特色、史料进行简单考证,或基于几个版本对《苏沈良方》进行点校注释,重加出版,目前尚未有对《苏沈良方》进行全面剖析、进行综合研究的相关著述,其后续研究仍有很大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