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数字生态企业的发展规律
数字生态企业通过运用特定的经济规律和策略来获得竞争优势。这些经济规律和策略不仅适用于构建平台型业务,而且具有普适性,它们是推动数字生态企业快速增长的基础。
(1)网络正外部效应
网络正外部效应有时被称为边际效用递增。以电话网为例,如果网络中只有一个用户,那么这个网络就失去了意义,因为用户无法达成与人沟通的目的。但是,每增加一个用户,网络就可以提供更多的沟通对象,从而提高网络的效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最后一个加入电话网的用户来说,他从中获得的效用高于先前加入的任何一个用户。同时,新用户的加入也提高了老用户获得的效用,这就是网络正外部效应的含义。
网络正外部效应使得用户众多的网站对新用户更具吸引力,进而吸引更多的新用户。相反,用户少的网站将逐渐失去吸引力,不仅难以吸引新用户,而且原有用户也可能流失。因此,网络经济呈现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最终出现“赢者通吃”的现象。
(2)用户转换成本
用户转换成本与用户锁定效应相关。这是指使用某一商品或服务的用户在更换替代产品时需要付出的代价,这种代价主要是知识学习成本。例如,如果一个用户习惯使用微软公司的Word软件,现在工作需要他改用金山文字处理系统,那么他就必须放弃原先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掌握的微软公司的Word软件,重新学习使用金山文字处理系统。因此,用户通常不愿意更改熟悉的软件,也不愿意进行替换。
转换成本也可能来自社会通用产品对替换行为的限制,如两种软件在技术上不兼容,那么就必须使用社会上通用的产品,使用不常用的软件可能会带来很多困扰。正是这种转换成本的存在,使得“赢家通吃”现象成为可能。
(3)规模经济
在网络经济中,企业提供的数字产品和服务具有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也就是说,这些产品的成本结构非常特殊,初始投资的固定成本高,但随着产量的增加,追加的变动成本却非常低。例如,腾讯耗费巨大的财力、人力构建了微信平台,但是新增一个微信用户所需要的平台运营成本却微乎其微。
随着产品和服务规模的扩大,企业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运营效率等方式来降低成本。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引入更先进的技术、优化物流配送网络等方式来提高运营效率,从而降低单位成本,这将有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4)先发优势
由于网络效应和用户转换成本的存在,如果先行者形成了一定的市场规模,就会带来更快的发展速度和用户规模的激增,从而比其他竞争对手更容易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再者,早期进入者更有机会参与或者影响市场规则的制定,为自身创造有利的竞争条件。
在网络经济中,由于网络效应的存在,当网络用户数量达到某个临界值时,就会吸引更多用户加入。例如,微信在早期用户不多时,并未被大多数人视为主要的即时通信工具。但当身边越来越多的好友开始使用微信,其价值被逐渐放大,潜在用户就更有意愿使用微信了。一旦产生这种突破,网络效应将推动产品价值迅速增长,使得具有先发优势的企业能够更快地占领市场。
(5)新用户价格补贴
吸引新用户直接且有效的方法是提供价格补贴。许多用户不愿意花费时间去尝试使用新平台,这就是所谓的转换惰性。对于那些提供相同功能的新平台,如果无法通过差异化服务吸引用户,那么价格补贴有可能给用户带来转换动力。
对提供新产品或服务的平台来说,价格补贴不仅仅是对现有用户的激励,它的价值在于激活网络效应,让平台快速积累初期用户,并迅速扩大平台规模。例如,拼多多通过“百亿补贴”等营销策略,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消费用户和商家。
(6)多元化策略
多元化策略是指平台扩大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范围,包括相关多元化策略和非相关多元化策略。相关多元化策略是补充已有产品或服务及其互补产品,这能直接触发间接网络效应,通过增加互补产品的种类和数量来提升用户效用。非相关多元化策略则是提供与原有产品或服务无关的新产品或服务。
无论选择哪种多元化策略,平台的业务范围扩展都将基于长尾效应来增加用户对新产品或服务的需求,从而提升平台的盈利能力。另外,平台通过多种服务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也会增强用户对平台的黏性,从而实现锁定用户的目标。